第四篇
金元帝國衰亡
談縱橫兮缺良策,摹丹青兮硯半方。
博群論兮心無羈,坐靜默兮駒過牆。
三十一
在看一下美國GDP中大約超過70%的是消費,那就知道美國經濟的問題出在哪裏了,就是實體經濟空心化,和虛擬經濟變成了巨無霸。當貨幣創造的主要功能依賴於由債券化的符號來支撐經濟活動,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就非常深遠。
在過去,當你發行過量的貨幣,而無法提供足夠的商品,在現有的價格水平上,來中和多餘的貨幣,其結果就是通貨膨脹。這恐怕就是新古典經濟學對貨幣理論的供需觀點。所以控製貨幣發行,就可以壓製通脹,增加貨幣發行,來解決通縮,就把實物生產中的簡單的供需理論,用到了完全不同的金融活動中了。
當經濟活動,被分割成了實物經濟和虛擬經濟,主客易位,作為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業,就和實體經濟分化,並導致了實體經濟為金融業服務的趨勢。其結果就是本末倒置,本來股票和債券的發行,是為了更有效和低成本的向銀行儲蓄為基礎的信貸之外的社會,來籌募生產資金,現在就成了為了支持股票和債券一級和二級投機市場的逐利行為,而設立一個實體經濟的假象。一個例子,就是所有尾巴上帶有的COM字頭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上市(一級投機)和之後根據各種未來預期股價提前實現(抹去時間 因素)的二級市場炒作。在這個背景下,一個公司的概念,和未來發展預期報告,就比這個公司實際上的經濟運作要重要得多。雖然說,在應運而生的幾千家公司裏,隻有少數的變成了雅虎和穀歌,但在金融業上的經濟利潤已經實現了。
現在出現的房地產危機幾乎就是同樣的路數,但其中的玩法就比股票要衍生出來更多的金融產品,所以爆炸起來的危害力就大得多。這中間的奧秘在於符號貨幣的變化,如何向實體經濟滲透的例子。
比如說俺將村子裏的雞場放上了互聯網,叫做myEgg.com。結果就是上市了,俺還雇了100個軟件工程師,寫了個銷售係統在網上大賣。當風險投資家們,上市投行(比如說高盛)一鼓作氣,把俺的股票一上市就捧到了100元,炒成了5億元的市值。除了大夥兒全部在紙麵上成了百萬富翁,這些創造出來的貨幣,有一大部分是通過以員工工資和獎金的方式,流進實體經濟的。每個星期俺公司請員工用餐時,大家也就毫不客氣的一人先點了一大碗魚翅漱口。這些錢其實就通過以消費的方式,進了實體經濟。員工們可能就賣了些股票,你買房,他買車,等到股市一跌,大家就是捶胸頓足,呼天搶地,後悔自己為啥不在某個高位,把它出光,但就沒有其他的什麽後遺症。
換到房子這事上就大不同了。賣掉房子的人,當然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連買房子的人,也開始從房子的淨資產值(市價減除你的貸款額)裏,拿一部分去抵押貸款,用來消費。美國經濟學家的解釋是,反正美國人都會有用信用卡消費,這種辦法反而讓老百姓用較低的利息去消費,是好事。這個問題就像是你拿著一個股票,以當時的高市價去貸款。當然你會覺得股票會跌,但是房子不會跌,所以這個貸款是安全,那你就真正要開眼界了。
另一個問題就是,當你的房子裏的淨資產是來源於你20%甚至更多的頭款,和之後的多年供款,那麽你借錢的抵押相對來講,還是有些實在,而不是房價盲目暴漲的結果。可是當無頭款貸款,或者長期利用淨資產抵押貸款,來消費,就使房屋用有人,在經濟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抗拒風險的能力降低。
三十二
其實這個隱含的一個很要命的問題,就是不在依賴於提高人們的工資水平增長,來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質素。而是依賴於所謂的資本價值這些符號因素(如房地產和股票)來支撐經濟發展。當然當這些資產重估(尤其是高估,通過股市的不斷攀升,和樓價的不斷上漲,特別是次級貸款的發放),其創造出來的貨幣也會部分流入消費領域,因此帶來了對基本消費品的升值壓力。
如果這個需求,你無法應自身的供應能力去消化,就會帶來基本消費品的漲價而帶來的全麵性通貨膨脹。這就等於你把所有的東西後麵加幾個零,毫無任何的經濟意義。隻有把基本消費品的通脹壓力化解,讓通脹可以控製住,而同時你的資本價格大幅攀升,就會形成大家稱為“黃金經濟”(Goldilocks Economy):你資本價格的上漲,不是被解釋成為經濟信貸的增加,即欠債的增加,而是財富的增加。而低廉的基本消費品價格,就帶來了你實際生活的好處。當然象加州矽穀地區,你花了50萬買了套房子,還要去公共浴室洗澡,就不算在通貨膨脹的欄目裏。
如何可以把基本消費品價格壓下來,就成為這個遊戲的最關鍵要點。從中國和亞洲的其他地方進口廉價消費品,是美國這幾年的主要解套方法。大家都知道,要控製住低價,就要控製住成本。中國,印度和一大堆東亞國家的貧窮和巨大的農村人口,解決了勞動力低價的問題。這些國家犧牲環境,忽視勞工權益,實行低土地租用政策,也是一個出路。從這裏可以理解為什麽勞工待遇比中國要差的印度,從來不會被西方輿論用人權的幌子去攻擊,和為什麽中國提高勞工待遇的新勞動法,不會減少西方輿論對中國的攻擊。
這裏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就是原材料,尤其是能源價格必須受到控製。和中國和印度似乎無止境的剩餘勞動力相比,不可替代的能源消耗確實是一個瓶頸。這樣看來,美國軍隊在世界能源地區的操作,其內涵因素就呼之欲出了。第二個問題,就是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生產消費品的奴工國家,就必須把自己對這些產品的消費控製住,從而不會同美國消費者爭食。
因此一個致力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中國政府,變成西方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幾乎就是一個必然。從美國和西歐的角度來講,如果中國政府堅持以出口廉價消費品為導向,保持中國工人的工資水平低下,不是以提高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執政目標,而是類似於印度,菲律賓,阿根廷之類的國家,產生少數為西方利益服務的政治和經濟精英,但就令大多數的人民不能享受任何經濟發展的果實。在中國也不缺乏這樣的勢力,希望中國其他地區的人民繼續過苦日子,接受超低工資,以保證沿海的出口企業對西方出口,有價格上的競爭力,基本上都是這個路子。
在能源上控製低價的失敗,可以從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僵局,和美國同主要產油國家的關係惡化,比如和俄羅斯,伊朗,沙特,委內瑞拉等等,看出來一個崩潰的來臨。
另外一個失敗,是威脅中國政府放棄貨幣管製和資本賬戶的管製的努力,雖然在中國政府裏受到了國際轉軌派的大力配合,但隻得到了小步驟的改變,而未能徹底衝破中國的防火壁壘。有人或許會問,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難道不是在推高運往美國的基本消費品的價格嗎?
其實不是,因為中國外貿企業在這些消費品出口上,並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隻能被美國和歐洲的大進口商定價,但就可以利用台商和港商,以向越南遷廠的威脅,向中國政府討價還價,來阻止勞動力工資增長,和出口退稅,能源補貼,優惠貸款等等好處,來補償被美國壓價的損失。
中國廉價策略走到頭了.
淺見,各位莫笑。
兩者都是事實。因為所謂美國並不是鐵板一塊,是由許多政治經濟觀點相左相反的利益團體所組成。希望中國提供廉價消費品的包括了消費者、消費品製造商和零售商、經濟專家、財務金融業者等等。要求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的並不是同一批人,而是包括了工會、政客、農民、大型設備出口商等等。前後兩組人在這方麵的利益是矛盾的。是互相鬥爭的。一般來說,後一組人人數未必比前一組多,但在政治上的聲音卻不成比例的大。
樓主似乎因為要展開美國有一個大鴻圖的這一個主軸,把美國各利益集團描述成一個接近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格調的單獨決策中心,發出各種互相矛盾的信息是因為隱藏著更精密更壯闊的大計謀。
因此,為了強行解釋得通謀求便宜消費品和人民幣升值得矛盾要求,樓主於是就說人民幣升值並不會影響價格因為可以壓價。這個說法是同事實有出入的。一是壓價並不是因為要求人民幣升值才出現的行為。二是如果壓價可以任意行得通的話,那麽原來人民幣二十元出口價的服裝馬上就能降到二分錢甚至二厘錢。常識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中國加工廠經過二三十年的殘酷競爭,基本都已經在最低利潤空間上操作,隻能薄利多銷生存。任何成本增長和銷售價格下降都隻能倒閉。
事實上最近沿海地區,特別是廣東工廠大規模倒閉就是因為人民幣升值。供方相對求方減少一定造成價格上揚。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原理。另外,中國叫做世界工廠的理由並不單單是中國生產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消費品成品,也是因為中國生產了大部分的消費品原材料和半成品。印度、越南、柬埔寨、肯亞、約旦、孟加拉、洪都拉斯等等所謂中國代替產地的廉價消費品出產國,他們原材料大多數都要從中國進口。
美國和西方要求人民幣升值一定會令他們的消費漲價。這是毫無疑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