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花開花落(之四十七)

(2008-09-30 11:20:57) 下一個

 

九十三

 

本來提高消費也不是什麽錯,人民要過好日子,當然希望可以多買點消費品。但是問題在於你買消費品的錢,必須從你的收入裏支出,靠信用卡的高利貸消費,隻會增加信用卡公司的利潤,卻加大了人民的生活負擔。最好的應付方法應該是提高人民的工資收入,然後可以讓人民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儲蓄率的情況下,開心的花錢。

不過由美國企業界發起的貿易全球化運動,就讓一些行業到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去尋找廉價成本,其中包括比較寬鬆的環境保護條例,比較友好的政府政策,和比較低廉的勞工。這些包括轉移到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業和轉移到印度的一些如會計,軟件,法律和售後服務的服務業。而無法轉移國外的服務業,就由來自於墨西哥和其他中美國家的非法移民代替,導致大量美國人失業,而政府又缺乏職業轉換和再培訓計劃,就使這些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概60%美國總人口,出現惡化情況。

格林斯潘為首腦的華爾街利益集團(記住美國聯儲局是私人擁有,但掛政府牌子的私人機構)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當世界各國如日本和中國,大力購買美國長期國庫券,造成10年期國債利率低廉,因此造成30年房貸利率低的同時,降低美國聯儲局的短期利率,導致大量的3-5年的短期浮動利率房貸大量出現,從而帶來房地產價格的非理性增長。那麽失去了工資增長支撐的民眾,就可以用增加的房價來進行低息貸款消費,刺激美國經濟的發展。

而這個不斷借錢消費,不斷把房價推高的重複過程,要做到一樣,就像那些老鼠會一樣,不斷要有新買家過來支撐房價。雖然說其中很多的買家是買來投資和炒賣的,但你必須有大量的買房來住的買家,才可以把這個市給撐下去。於是當所有合乎購房條件的人們被清理幹淨以後,根本無法擔負房貸,收入過低(包括一些拿政府福利的人民),和信用極差的最後一個基層,就被招募來為房產市場撐市,這樣就產生了次級房貸。

但是向這些最底層推銷房貸的公司和銀行當然心知肚明,知道他們在幹嘛。如果你要讓這些經紀和貸款銀行,承受這些房貸的還款風險,他們肯定不會這麽幹。那麽這場大貓膩就玩不下去了,就必須把這些房貸的還款風險轉嫁出去。這就產生了房屋抵押債券,就是把一個房貸的金額,以房產作為抵押,以債券的名義買出去。那麽這樣就將美國超過80%的房貸,由美國政府支持的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賣了這些債券出去給所有的投資者,包括像中國銀行這樣的大客戶。

當然這個忽悠遊戲,必須能夠玩得合乎金融市場的信用原則。於是你需要標準普爾和摩迪這些信用公司,將這些債券標個好的三A級,可以讓大家放心投資。玩到這裏,資本主義金融和經濟運行的一個最基本的支柱,信用就徹底給破壞了。一個失去了信用的金融體係,就是行屍走肉,離死期真是不遠了。

 

 

九十四

 

 

那麽這時,被世界著名的保守投資家巴菲特稱為“金融市場的大規模殺傷武器”――信用違約合同,就開始粉墨登場了,扮演了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金融係統,一手清光的世紀終結者的角色。

在1994年,一幫摩根大通的精英們在佛羅裏達州度假,思考一個和銀行業一樣古老的問題:那就是用什麽辦法,可以在你銀行向外貸款的時候,隻吃貸款的利息,又不用為這些貸款承擔風險?當時的摩根大通放出了幾百億美元的貸款,到許多大公司和外國政府,而按照聯邦法律的要求,不得不預留足夠的銀行儲備金,來擔保這些貸款。如果能夠想出一個辦法,把這些貸款的風險轉嫁出去,就可以把這些儲蓄金解放出來,用於各種投資,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投機活動。

解決的方法就是一種保險政策。即由第三方來承擔這個貸款違約的風險,然後貸款的銀行隻要交納定期支付的保險金,就像大家平時用的各種事故保險。這樣的話,摩根大通就把這個風險,從其帳戶中移出去了,可以把那些捆住的資金釋放出來,因此這種方法就叫Credit Default Swap.其實這種類似的行為,曾經被一些銀行用來對衝因為利率變化,或者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期貨價格波動引發的損失。但隻是在摩根大通的手上,這種想法才正式的成為一個真正流行和可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

摩根大通很快就雇用了一批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和計算機專才,設計了一套複雜的交易平台,使這個產品成為了華爾街最熱門的可以避免風險,但又可以保證回報率的最佳投資方法。當時負責這項交易的人們,把這個計劃比做了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雖然說他們的原意是表明他們找到了銀行業長期未能解決的轉嫁風險問題,就像是核計劃一樣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但是諷刺的是,這個計劃和曼哈頓計劃一樣,為人類創造出來的惡魔,在10餘年後,會摧毀美國經濟。

這個信用違約合同交易是一個兩個金融機構之間的私下交易,不受監管。在199712月,摩根大通將300餘筆不同,貸給如國際商用,福特汽車,沃爾瑪等大公司,高達97億美元的貸款,分解成一個個小的單位,然後把其中最高風險的10%的貸款,裝扮成一個叫做“餐館(Bistro--Broad Index Securitized Trust Offering)的指數,買給不明就裏的投資人。由於這些“人才”的忽悠成功,從這裏出來的精英們很快就高就於其他的銀行和對衝基金,將這個忽悠方法發揚光大,將銀行的風險向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轉移。結果就是到了2000年,這個市場就增長到了1千億美金,然後到2004年,就到了64千億美金,而在現在的困境下,這個數字是62萬億美金,到最近下降到55萬億。這就是美國經濟現在麵臨的經濟原子彈,一旦爆發,可以摧毀整個美國,導致所有金融機構的清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