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花開花落(之十)

(2008-08-17 18:13:42) 下一個

 

十九

 

而當時列寧希望和格魯吉亞保持和平,再加上暴動屢遭失敗,都使布爾什維克不願妄動。結果是南奧塞梯人不得不逃過邊境,直到蘇聯紅軍在俄羅斯全境內,徹底打敗了白軍,開始結集在北奧塞梯,在1921年對格魯吉亞發動了戰爭。在蘇聯紅軍向南推進中,奧塞梯人不斷加入戰鬥,最終於2月徹底打敗了格魯吉亞軍隊,與4月成立了格魯吉亞蘇維埃。新政府決定成立南奧塞梯自治區,令奧塞梯族,奧格混血人民,和一些完全是格魯吉亞族的村鎮由奧塞梯人自治,並給了茨欣瓦利這個奧塞梯人占少數的城市作為首府。

雖然當時的戰鬥和之後的報複行動很殘酷,格魯吉亞人對一些村鎮采取了三光政策,導致了超過5千奧塞梯人死亡,占總人口的8%。但和阿布哈茲的深遠的曆史原因不同,格魯吉亞和奧塞梯兩族之後基本上做到了和睦共處,而在自治區學校內可以使用和教授自己的奧塞梯語,基本上做到了相安無事。但隨著格魯吉亞民族主義興起,恐懼萬分的奧塞梯人開始把這段曆史搬了出來,指責當年格魯吉亞人搞種族屠殺。而格魯吉亞人就反駁說,死人的數字被誇大了,雖然當年殺你們殺得很厲害,但是你們先開殺的,而且你們是俄羅斯用來搞亂格魯吉亞的工具。

吵吵嚷嚷之間,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先是19893月,數千阿布哈茲人走上街頭,要求從格魯吉亞退出去。然後就是格魯吉亞尋求獨立勢力,以莫斯科支持阿布哈茲人為借口,於4月走上街頭,要求格魯吉亞政府鎮壓要求脫離的阿布哈茲勢力,但同時要求從蘇聯獨立出來。這個抗議活動在9日到達高潮,導致格魯吉亞政府完全癱瘓,當地警察不再聽命,而是同情示威者。萬般無奈,莫斯科隻好通過住高加索的蘇軍來執行維持社會次序的任務。當時雖然蘇軍乘坐坦克和裝甲車進入市中心,但蘇軍士兵並未荷槍實彈,隻是手拿警棍和鐵鍬(美國當年在洛杉磯平亂可是真槍實彈),圍住示威者,步步進逼,但就流出一條路,讓示威者後退。在這之前,沒有一位格魯吉亞政客站出來企圖化解局勢,隻有格魯吉亞東正教主教勸告示威者撤離,但沒有人願意聽他的廢話。

結果虎狼之師的蘇軍士兵不知道什麽叫做適可為止(這也是為啥警察在這方麵是專家),結果就有20名年輕少女和老年婦女在清場的過程中喪失。其中一位16歲少女被大鐵鍬拍腦的過程,還被反對派錄了下來,到處播放。其他十九位死者的臉也有傷痕,被格魯吉亞電視台大肆播放,指責蘇軍過度暴力。其他的男人們雖然有人受傷,就沒有死亡。結果就是全格魯吉亞開始了罷工,罷課和罷市,以及40天的悼念日,雖然政府宣布了全國戒嚴,但抗議活動就沒有停止。

首先軍隊則聲稱,大部分死者是在慌亂中,被人群踐踏而死。於是一位蘇聯國會議員索巴查克(此公後來出任了聖彼得堡市長,提拔和任用了一位英才普京做他的副手,並幫助葉利欽起草了新俄羅斯聯邦憲法,後來又收了一位學生梅德韋傑夫)領導了事件的調查,這位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同路人,最後得出蘇軍過度殘暴的結論,並將責任人士交給了司法部門審判。

 

二十

 

 

這一結果造成了蘇共中的強硬派實勢,並令政府難以使用軍隊來應付國內的騷亂。本來莫斯科一口咬定是示威者先動手,但是5月上台的戈爾巴喬夫,以最高領導人名義,為整個事件承擔責任,並宣布格魯吉亞民族主義分子毫無過錯,把怪罪的矛頭直指隻不過是奉命行事的軍隊,並導致後來蘇聯軍隊對國家分裂毫不關心。

這一事件也導致了格魯吉亞政府的集體辭職,使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在政府裏占據了重要位置。而在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開放政策下,自由主義在本來官方控製的媒體裏受到了鼓勵,於是在幾個月後,格魯吉亞最高會議在11月正式譴責了1921年蘇聯對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的占領和兼並。而毫不示弱的奧塞梯人,則宣布自己成立蘇維埃奧塞梯共和國,要求格魯吉亞把其地位從自治區提高。格魯吉亞的反擊是,宣布格魯吉亞語為整個格魯吉亞的官方語言,要求強製執行,並宣布不得成立任何地區性的政黨,以避免奧塞梯民族主義者控製整個局勢。

在整個蘇聯風雨飄搖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新政決定在19902月放棄一黨政治,開始允許各共和國進行多黨民主選舉,使各加盟共和國裏的民族主義者紛紛上台。結果是各共和國開始與中央政府進行法律戰爭,宣布中央法律凡是和地方法律抵觸,即為無效。並在當地經濟中增加控製,拒絕向中央政府交稅。而過去由中央計劃委員會製定的物質調配方案,完全在各地坐大的局麵下失效,使整個國家經濟的供應和需求網崩潰,造成了經濟的蕭條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度艱難,使人民對蘇聯政治體製的不滿更加增大。在開始民主選舉後的一個月,立陶宛和愛沙尼亞首先宣布獨立,開始了蘇聯崩潰的過程。而格魯吉亞的選舉在10月進行,結果是反對派領袖甘沙胡迪亞的圓桌同盟當選。他趁機在19913月掀起了全民公投運動,得到了接近98%人民支持獨立,並在49號上次鎮壓的兩周年之際,宣布獨立,並以當日為格魯吉亞國家團結日,作為一個公眾假日。

甘沙胡迪亞則在蘇聯正式崩潰後,發動了將蘇軍基地趕出去的運動。但他的鐵腕手法開始了惹怒其民族主義陣營裏的舊同僚,加上蘇軍留下的大量軍火,格魯吉亞裏的各派勢力紛紛組織自己的民兵武裝(就像伊拉克一樣),改文鬥為武鬥,並為了爭權奪利而開始了火並。反對派成功的在12月發動了武裝政變,將甘沙胡迪亞和他的武裝支持者,包圍在政府大樓,但他就成功的在19921月,隻身逃出了重圍到車臣。

新政府缺乏得力的領導人,於是邀請已經因為蘇聯解體而失業的外交部長,被稱為“高加索之狐”的謝瓦德那澤,回來主持大局,成為格魯吉亞的總統。在這段時間裏,格魯吉亞政府也派出軍隊和民兵,於19928月去阿布哈茲鎮壓分裂主義勢力。剛開始格魯吉亞的戰績還不錯,但是從北高加索地區,大量的阿布哈茲人的兄弟民族,組成民兵加入反格魯吉亞的戰場,很快將戰局逆轉過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愛恨中國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