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竹齋話

也就是將些瑣碎的事,呈獻給大家。
個人資料
正文

集體主義對個體精神 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

(2016-09-30 03:49:10) 下一個

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

(—秋天裏的感悟)

上麵的英文,是我十多年前給國內一所學校做講座時用的題目。

 

寫文章有起承轉合,起首,得破題。幾十年前寫博士論文時, 也有Definitions of Terms 這一章節。

 

Collectivism 相當於漢語的集體主義,這大概都能接受。不過, Individualism, 譯成個人主義,覺得有待商榷。有個朋友,一直從事理論研究, 前不久轉發了一篇文字, 也用了個人主義這麽個譯法。我當即就發了個短信, 提出疑議。當今中國大陸, 個人主義一般歸入自由主義, 自私自利, 唯利是圖等貶義詞範疇。而, Individualism, 其含義則全然不同。它表達的是西方社會立為基石的人本精神,提倡以人為本,尊重作為個體的個人的存在。竊以為, 譯成人本精神或個體精神更為恰當。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還請各位方家斧正。

 

由此, 本文的題目漢譯,應該是 《集體主義  個體精神》。

 

東方曆史文化哲學裏, 一般都強調先大義而後小我,而西方的, 則反之。 見微而知著, 光從姓氏的順序上就可以窺見一斑。東方人把姓氏放在首位, 而將真正表示具體個體的名字, 放在其後,西方則先名後姓。這樣的例子很多,有的是約定俗成,有的是可有可無,而有的, 則引人沉思,得提出質疑。有必要廓清是非真偽,以防禍心妄誕。 比如說先國後家,先大我後小我,先集體後個人,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大河有水小河滿, 鍋裏有了碗裏才能有, 等等等等。

 

先談談有國才有家。人類發展史上,肯定是先有家,幾經發展,再慢慢衍生出現代意義上的國;在當代中國,57年後,千千萬萬家庭沒了,國當然還在;59-60時,萬萬千千的家沒了,那個國,依然在。是那個國, 毀了千千萬萬的家!!故而,有家不一定有國,有家不一定需要國;當需要得到保護時,在何方?!有國不一定有家,“國”往往是敗家的禍根。

 

毛氏在60年代初寫過一首,其中有“千村霹靂人遺矢,萬戶蕭蘇鬼唱歌”,說是血吸蟲禍害所致。其實, 那是他在為他的暴政所造成的餓殍遍野作寫照。

 

大河有水小河滿,是反自然的謬傳。隻有小河有水,注入大河,大河才能有水;合乎自然的說法, 應該是:小河有水大河滿。如果說國家是大河,百姓是小河,那麽,應該是百姓有則國家有,小河富則大河富。而不是相反。

 

至於大我與小我,集體與個人,都與上麵二例大同小異。

 

還有,國家是個比較抽象同時又十分具體的存在。國家不等於執政的那夥人,國家不等同其地理方域內的文明,文化,曆史,語言,文字,以及一切與之相關聯的具體和抽象的存在。至於國家與政府的關係,有人打個比方,國家就是個社區,居民是社區的主人,而政府是物業。主人可以廢除物業,而不是相反。

 

國家絕對不等同政府,或者某個政體。有人說,祖國要過生日了,什麽什麽的。更有一首紅歌,叫《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人們對政治立場的選擇,本來無可厚非,他人無庸置喙。你愛你的黨,也許你本身對道德是非公理並不在意,也許與你本身利益悠關,也許你......那都不要緊,隻要你在選擇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選擇,隻要你的選擇不損害他人的利益,那都不要緊,你有你的選擇,正如別人也有別人的選擇一樣。問題是,你能解釋一下,中國的生日究竟是在哪一天。需要給一個以理服人的解釋。你能嗎?!你肯定不能!!那麽,你就是在忽悠,在欺騙,你就是一個,說淡一點,思維混沌的人,說濃一點,你是別有用心(這可能是文革時代專用言語)。

 

十月份了,請大家一道來注意,這等渾人騙子到底有多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