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迮莊中學
(2009-01-01 08:54:25)
下一個
一九三三年夏天,父親從如皋師範畢業回到了家鄉,在鞠廈小學擔任校長。鞠廈小學所在地鞠廈村位於我們老家盧橋村南邊不到兩華裏。那年代,如師畢業生在鄉間可算是大知識分子了。
如皋師範是一九零二年由如皋名人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創辦的,沙元炳與清朝末代狀元張謇為同榜進士。如皋師範建校伊始,就立“貴全”為教育宗旨,以“真實”為校訓,以“沈篤醇和”為校風,旨在“養成愛國誌氣、良善性情、強健體魄、諳練小學教法之師範生”。
鞠廈小學是一所公立小學,父親是由當時的國民政府分配去當校長的。父親的前任對學校的工作不負責任,學校管理得很不好。有一次縣裏的督學到學校督察,居然找不到校長,所以縣裏用父親替換下那位校長。鞠廈小學當時是一所初級小學,隻有一、二、三、四年級。學校的教室很緊張,不同的年級的學生往往需要擠在一間教室裏上課。我們老家地處海安、如皋和泰興三縣交界處,交通不便比較落後。父親認為要改變家鄉的落後狀況必須從教育做起,他投入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到學校的工作上。
首先要解決的是校舍問題。鞠廈小學本來就是用一個大廟的多餘房產建成的,父親想把大廟裏的一個拜菩薩的大殿改建成教室,這個想法遭到很多鄉親的反對,阻力非常大。父親反複向鄉親們解釋,要改變家鄉的落後狀況不能靠求神拜佛,要靠教育,靠知識文化。父親甚至采取了極端方式,組織一批小學生把泥菩薩砸了扔進河裏,這才解決了校舍問題。父親注意提高學校教育的實用性,在正常的教學外,學校開設了珠算課和毛筆字課。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掌握了珠算的基本技能,還能寫出一手端正的毛筆字。學生回家能幫助家裏算算賬,過年過節時能寫寫對聯。鄉親們看到了教育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漸漸理解了父親當初的做法。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有了很大發展,有七間教室,數百學生。我的三叔就是在鞠廈小學念的初小。
三八年三月十九日,日本人攻陷如皋城,如皋民眾建立遊擊武裝抗擊日寇,父親加入了季愷組織的遊擊隊。不久,這支遊擊隊被何克謙的國民黨江蘇省保安四旅(何四旅)打散,父親回到鞠廈小學繼續擔任校長。何四旅當時在蘇中地區臭名昭著,他們不打日本人,專門打擊當地的抗日遊擊武裝。
三九年,何四旅不顧數百名學生麵臨失學的困境,要強占鞠廈小學建立一所中學。父親和學校的教師堅決抵製,他們一度想上告南京淪陷後遷駐淮陰的江蘇省政府。何四旅的人大白天去鞠廈小學繳了父親的槍,那把槍是父親離開季愷遊擊隊時季愷送給他防身用的。何四旅的人這樣做等於是向父親發出死亡威脅。父親的好友勸他放棄上告的念頭,因為省政府主席韓德勤根本就是和何克謙一個鼻孔出氣,強行反抗隻會招來殺身之禍。父親強咽下這口氣,在迮莊村的家族祠堂裏召開家族大會,商討對策。結果族人一致同意在迮莊一個大廟的廟產土地上新蓋一所小學,迮莊村在我們老家盧橋村北邊約一華裏。我爺爺那時已去世,父親在家男孩裏是老大,鄉親們尊稱他為“大先生”,家裏的事裏裏外外由大先生說了算。父親以身作則,讓人把家裏祖塋上的幾十棵粗到一人都抱不過來的柏樹砍了做建築材料。就這樣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蓋了三排大瓦房,在迮莊建立了一所新的完全小學(含五、六年級),迮莊小學。這個學校的規模和規格都超過了鞠廈小學,父親擔任了迮莊小學的校長。迮莊小學沒有政府的資助,全靠學生學費和募捐款支付學校開支。
四零年七月新四軍東進,攻下黃橋,殲滅何克謙兩個團的兩千多人,人心大快。同年十月黃橋戰役後,新四軍建立了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迮莊小學歸共產黨建立的民主政府管轄。四一年三月,如西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時任縣文教科督學的曹衍正經常來迮莊小學督察。他和父親一見如故,相識恨晚,他們結下莫逆之交。後來在曹衍正的引導介紹下,父親參加了新四軍並入了黨。八一年父親去世時,在南通地區副專員位置上離休的曹衍正作挽聯“反頑愛國斐聲鄉裏,噩耗傳來袍澤同悲”相悼。
四二年父親離開迮莊小學,參加了新四軍,擔任如西縣文教科長。同年,我二叔從如西濱江中學的簡師班畢業,繼任迮莊小學校長。除了在四三年裏離開了一段時間外,二叔擔任迮莊小學校長直到四六年初他調至泰縣任督學。一年後二叔英勇犧牲,時年二十五歲。
從抗戰後期到四六年的上半年,蘇中地區的教育事業是很興旺的。四六年下半年,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在“七戰七捷”後戰略轉移至山東,蘇中地區為國民黨所控製。國民黨把這一地區作為“清剿實驗區”,國共在這一地區的鬥爭尤為殘酷慘烈,我二叔就是在這場鬥爭中犧牲的。這段時間裏蘇中老根據地的教育事業遭到極大摧殘,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校都停了課。迮莊小學曾在毗鄰的一個大廟裏開過課,留下一些反蔣標語,國民黨的軍隊一把火將整個大廟燒了。
四七年下半年,解放戰爭形勢發生轉折,共產黨重新控製了蘇中大部分地區,這個地區的教育事業又迅速恢複發展起來。我們老家這時劃歸泰縣。父親有一篇回憶文章《老區泰縣的民辦小學》談到那時泰縣民辦小學恢複發展的情況。這篇文章登載在《老解放區教育工作回憶錄》一書中。
四八年五月,當時擔任泰縣一中黨支部書記的三叔開始籌劃恢複泰縣一中的任務。泰縣一中曾是蘇中三分區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中學。戰亂中泰縣一中的校舍全部損毀,縣政府決定利用迮莊小學的校舍恢複泰縣一中。在父親和三叔的努力下,泰縣一中順利恢複,迮莊小學也順利遷出。恢複後的泰縣一中改名為泰縣中學,這就是後來遠近聞名的迮莊中學。這裏還有一個插曲:三叔本來是作為武工隊長要帶領一支武工隊去薑堰開辟新區,出發前一天,組織上臨時決定讓他留下完成恢複泰縣一中的任務。結果不久這支十八人的武工隊在一次戰鬥中全軍覆沒,隻有一個小通訊員僥幸逃脫。在三叔的革命生涯中曾數次碰到這種九死一生的情形。
四八年後,蘇中地區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青年學子紛紛參軍參幹,投身解放戰爭的洪流中。泰縣中學為陳毅粟裕的三野和各級地方政府輸送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
全國解放後,我們老家劃歸海安縣,泰縣中學改名為海安縣迮莊初級中學。學校持續為新中國建設輸送人才。
五八年,迮莊中學建立了高中部,成為南通地區第一批農村完全中學,學校改名為海安縣迮莊中學。
六一年,迮莊中學五八年進校的第一批高中生畢業,參加高考。這一年國家正處於三年大饑荒時期,高校緊縮,全國僅錄取大學生十幾萬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迮莊中學的考生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有數人考上南京大學,分布在數學、地質、中文等係科。
文革前,經常有從迮莊中學考上南京高校的學生來我家作客、拜訪,表達對我父親的感激和崇敬之意。正是由於早年我父親、二叔、三叔他們一批有識之士艱苦卓絕的努力,才使得在我們老家那帶相對落後的地區有了一所完全中學,產生出了一批批能服務於社會的優秀人才,棟梁之才。
“幾十年來,海安縣迮莊中學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輸送到全國各條戰線,許多人成為領導骨幹,一些人進入了省部級行列。
原省委書記沈達人、原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周澤、原副省長、人大副主任戴為然、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維先後為海安縣迮莊中學題詞。”(《百度百科》)
二零零八年,改革開放三十年,計劃生育也實行了三十年。農村的生育率下降,學齡兒童、青年大為減少,老家那一帶的學校生源嚴重不足,海安縣決定撤並迮莊中學。三叔做了許多工作希望能保住迮莊中學,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這是一所具有革命傳統的學校。結果,一切努力都沒能奏效。
迮莊中學於二零零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撤並,從這天起,“迮莊中學”成為一個曆史名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迮莊中學也許會被人們漸漸淡忘,但這所學校在蘇中地區這幾十年來教育事業上所起的作用,對國家、對社會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下麵是父親的回憶文章
老區泰縣的民辦小學
一九四六年的春天,蘇皖邊區在淮陰召開了宣教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對教育工作提出了發展民辦教育事業的方針。這就是發動群眾,興辦學校,普及教育;主要是發展民辦小學,普及小學教育。這個方針是符合當時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和群眾的要求的,所以一經提倡和宣傳貫徹,在宣教大會之後不久,許多地方,象一分區的如皋、泰縣一帶農村,都創辦起民辦小學來。
就在這年七月,國民黨反動派向解放區發動進攻。處於解放戰爭前線的如、泰地區,教育事業受到敵人的嚴重摧殘。這一新興的民辦教育事業也暫時陷入停頓。一九四七年秋,戰爭形勢勝利轉變,局麵打開;再經過土改複查運動的影響推動,解放區的教育事業又迅速地恢複發展起來。特別是民辦教育事業,獲得了很大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當時泰縣就是民辦小學發展迅速和辦理較好的地區之一。由於我曾有機會到該縣做過一些調查,對那裏的民辦小學還保留著較為深刻的印象。
在一九四八年春季的幾個月中,泰縣全縣辦起民辦小學三百五十九所,入學兒童達到一萬四千九百多人;象原來基礎較好的蘆橋區,九十一個村子就辦了七十一所民辦小學,辦學的村子占百分之七十八(當時曾提出村村辦學的口號),可以說小學教育達到相當普及的程度。不但是中心區辦了很多民辦小學,就是新恢複區和邊區也辦了民辦小學。民辦小學課本上有《小紅上學》一課,孩子們到處傳誦著《小紅上學》的課文。有一個時候,人們常常是這樣:如果一處什麽地方的敵人給趕跑了,地區恢複了,就說那個地區“小紅上學”了。一時傳為美談。
當時這些迅速發展起來的民辦小學,辦學形式和規模大小都很不一致。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四種學校”。所謂兩大類型,是指辦學形式上的分散辦學和集中辦學。分散辦學的類型,都是一些單班小學。這裏又有兩種學校:一種是比較簡陋的、類似“包館製”私塾的民小;一種是師資、設備都較好的單班小學。這類學校為數最多,分布最廣。辦好這類分散的民小有積極意義。特別是那些簡陋的民小,大多辦在居住分散的小村上,學生隻有十幾人、二三十人,看來很不像樣,但有它的優點:首先,它使用新教材,堅持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內容;其次,它比較的簡易好辦,很能適應農村分散情況,便於群眾子女就近入學,普及教育。因此當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都非常重視發展和扶植這類民辦小學。集中辦學的類型,也有兩種學校,就是兩三班小集中的學校和四班以上大集中的學校。這類學校一般都辦在較大的村莊上,為數不多,每鄉不過幾所。它們大多是原來的公辦小學,師資、設備條件較好,在恢複初期也是民辦的。對於這類學校,是加強領導,認真辦好,作為提高的榜樣;並且要求它們協助縣、區對周圍的單班民小進行輔導。
民辦小學的師資從哪裏來?這有兩個來源:一部分是原有公辦小學的教師。他們經過解放戰爭和土改運動的鍛煉,思想立場和工作能力都較好,這是發展民辦教育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部分是農民群眾自己選拔的新教師。這些新教師大多是貧苦農民出身的知識分子和進步塾師。他們的文化、業務水平不高,但工作積極熱情、肯幹、生活作風艱苦樸素,能密切聯係群眾,很受群眾歡迎。民辦小學教師的任用,一般都經過“民選”。其具體過程是由校委會物色人選提名,經家長評議決定後,再報請區、縣政府審批委聘。有的地方選拔不出適合的教師時,由區政府幫助推薦。推薦的教師,須征得校委會和家長的同意再任用。這種教師任用辦法的好處是可以密切師群關係,有利於解決辦學上的各種實際問題,特別是經費和教師生活問題,也有利於群眾對學校工作進行監督。政府很重視對教師的培養和幫助。教師都參加教聯組織學習進修,並且強調新老教師團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民辦小學經費的解決辦法,主要是依靠輪飯(即教師由學生家庭輪流供膳)和收學糧。輪飯帶收一部分學糧的做法比較普遍,適用於分散的民小,但有一種“連家館”的民小,教師在家吃飯,就全收學糧;集中式的民小,由於學生分布較廣,教師人數較多,不便輪飯,一般也是全收學糧。輪飯帶收學糧的,每個學生每月交一至三斤,教師每月(除膳)可得薪給糧三十至五十斤。不輪飯收學糧的,每個學生每月交三至五斤,教師每月(連膳)可得薪給糧八十至一百七十斤。這樣做,教師生活可以基本上保持當地中農生活的水平,也大體上適合群眾的負擔能力。有的地方還采取積肥、生產換工等辦法,解決學校一部分經費問題。此外,政府還撥出一部分經費來支持民辦教育事業,這叫做“民辦公助”。這項公助費,主要用於對群眾生活困難地區的民小、班級多和由高級班的民小的補助,一部分用於對優秀教師的獎勵。
民辦小學都必須使用政府編印的課本,這是一條原則。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方麵,各類學校可以按照不同情況,有較大的靈活性。例如那些簡陋的單班民小,一般隻設語文一門課程,或者再教一點珠算;至於條件較好的學校,課程設置就比較完備一些,但也隻設語文、算術(包括珠算)、常識(高小為社會、自然)等三五門課,貫徹精簡的原則。體育、音樂、美術等科教學結合課外活動進行,不列入正課。課外活動有民主生活、生產勞作、文娛等項。在教學與活動的安排上,強調多教學少活動,重視教學效果。為此,特規定了各類學校每周語文、算術等主科的教學進度和作業次數。一二年級就開始“寫仿”,練習寫字。群眾一般都希望子女在學校能多讀書寫字,這些做法群眾是歡迎的,成為民辦小學在群眾中生根立足和堅持鞏固的重要條件。
為使教學適應農村生產情況,民辦小學實行春季始業的學年製。從農曆正月至六月為上學期,七月至十二月為下學期,全年假期不超過七十天,包括寒暑假、紀念節日、農忙等。教學與生產安排的原則是:大忙(放假)服從生產,以生產為主,適當照顧教學;小忙(一般不放假)以教學為主,適當照顧生產;冬春季農閑時期集中進行教學。星期日仍保留,一般學校休假或休假半日。有些偏僻農村的單班民小,群眾不習慣星期日製度,就不休假,讓學生到校複習功課、做作業和練習寫字,不授新課。
民辦小學在行政上歸縣、區教育部門領導,其基層民主管理機構是校務委員會。校委會由學校所在地的鄉村幹部和家長代表組成,人數從七八人至十幾人不等,多數成員是學生家長。它的主要職責是根據政府辦學的方針、政策,組織發動群眾辦學,具體解決辦學中的各種問題,如動員兒童入學,選聘教師,籌辦校舍、設備,評議經費等,並對學校工作提出建議,進行經常的管理監督。經驗證明,校委會是貫徹群眾路線辦學的很好的組織形式,對當前民辦小學的發展和鞏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三百多所民辦小學的發展和鞏固,該縣曾經進行過大量的、深入細致的實際工作,他們取得了什麽經驗呢?有一份總結報告中他們這樣寫道:
“一、必須深入進行調查研究。這就是對當時當地群眾的覺悟程度、經濟生活水平、辦學情緒和意見、自然環境等,都要作詳細的調查了解,正確地估計情況,決定我們的辦學方針(按:這裏所說的方針,是指辦學的具體要求。)
二、啟發群眾的辦學積極性。群眾的文化要求基本上都有的,但不等於每個地方的群眾對辦學都有了積極性,或者對我們過去辦的學校還有意見,必須去加以動員啟發。
三、我們的工作方法必須與群眾的要求相適應。例如辦學口號、方式和教學內容等,都要從實際出發,適時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做法,逐漸地把大多數群眾的真正意見集中起來,使他們和我們的辦學意圖引向結合。
四、在群眾覺悟程度尚未達到行動起來的水平時,我們必須適當等待,再去調研,再去啟發,切不可性急,命令包辦。
五、方式方法可以靈活,原則問題不可遷就。比如,兩個緊鄰的村子,群眾願意合辦一校,就不必機械於村村辦學;群眾不喜歡孩子多跳舞活動,我們就可以少做活動,但如果他們要教古書、體罰兒童,那就得給以耐心說服,不能隨便遵行。”
從這些樸實的描述中,可以體會到他們最主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
--《老解放區教育工作回憶錄》
謝謝孩孩孩的媽瞎寫寫推薦。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5&postID=1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