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筆談

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多少人與事,盡在筆談中。
個人資料
正文

但丁和他的《神曲》

(2008-05-23 12:58:49) 下一個

傅光明: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在文學館聽講座。今天我為大家請來的主講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意大利文學會會長,獲得過意大利共和國爵士榮譽勳章的呂同六先生。大家歡迎!

我們知道但丁是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詩人,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的夢幻文學的寫作形式,他的精神和藝術思想,對他以後的非常多的不同國度的作家們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影響,包括深深影響著許多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大作家們。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然是《神曲》。今天就請呂先生為我們演講《但丁和他的神曲》。大家歡迎!

呂同六:上午好!感謝大家放棄星期日的休息來聽講座。對於我來說,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談談但丁的《神曲》,和大家進行一番交流,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們大家都聽說過但丁的《神曲》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經典著作。但丁的《神曲》可以說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和文藝複興時期文學這兩個歐洲文學高峰之間承上啟下的偉大的作品。在但丁身上,既體現了中世紀的文化思想,又昭示了文藝複興時期最初的光芒。

我們都知道但丁和《神曲》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其重要的承上起下的繼往開來的地位,但是我們很多人可能因為很多原因沒有一睹過但丁的《神曲》的風采。其實這部作品,在問世七百多年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和普通讀者的熱愛。據拉法格回憶,馬克思經常要閱讀《神曲》。在我們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以說五四運動以來,所有的傑出的文學家,文化界著名人士都對但丁懷有深深的敬意。他們或者寫文章讚賞但丁的偉大的精神,或者對《神曲》進行評論,甚至自己親手動筆進行翻譯,像胡適、郭沫若、茅盾、魯迅、巴金、老舍都曾經對《神曲》情有獨鍾。三十年代的一位著名的新月派詩人王獨清還動手翻譯了但丁最早的一部抒情詩集《新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巴金老人被關進了牛棚,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遭受了種種折磨。巴金就認為他所在的牛棚就好像但丁《神曲》裏描寫的地獄。巴金每天在牛棚裏默默地背誦《神曲》裏的詩句,把《神曲》的詩句作為支持自己度過那個黑暗歲月的精神力量。在打倒四人幫以後,巴金在他的很多文章中一再提到這段難忘的經曆,提到但丁《神曲》對他起到的啟示和鼓舞的作用。對於巴金後來一直倡導的說真話,但丁《神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麽,我們很多人知道但丁《神曲》的重要,知道它的傑出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但是我們沒有讀過它,或者開個頭,覺得很難讀下去。這是什麽原因呢?我覺得可能有這樣兩個緣故:第一個原因,但丁《神曲》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到中世紀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一樣的作品。它裏麵包含著曆史、哲學、政治學、神學、宗教、文化藝術和文學典故,所使用的象征、比喻、隱喻比比皆是,因此增加了閱讀的難度。第二個原因,《神曲》是一部用詩體寫成的巨著。它用的詩體叫三韻句,就是每三行是一個詩節,每三行隔行押韻,連環押韻,一押到底。全詩一共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全部用三韻句作連續押韻,從第一行一直押到第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我們知道英國有一個大詩人雪萊。雪萊寫過一首著名的長詩《西風頌》。在《西風頌》裏,有我們很熟悉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的《西風頌》也是受了但丁的影響用三韻句寫的,也是隔行連環押韻,一押到底。《西風頌》隻有七十行,而《神曲》是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每一行嚴格地用十一個音節,這樣一個完美的嚴謹的藝術形式,要用漢語表達出來難度極其大。我曾在一篇文章裏說過,唐詩裏有這樣兩句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我認為,“譯《神曲》難,難於上青天”。意大利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美學家克羅齊曾經說過,詩是沒有辦法被翻譯的。把一部文學藝術的傑作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是不可能的。要麽你很忠實於原著,但是譯出來失去原著的韻味,他認為是“拙劣的忠實”;要麽你的譯文很好,但你脫離了原文,不忠實原文,他把這叫做“美麗的不忠實”。所以翻譯詩歌的人總是處在這樣兩難的境地,要麽你翻譯出來的作品是“拙劣的忠實”,要麽是“美麗的不忠實”。但丁本人也認為詩歌是不能被翻譯的。他說,要把詩歌翻譯出來,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就必然失去原著的和諧和完美。基於這樣的原因,《神曲》有很多種譯本,但是都很難接近原著完美的藝術形式,很難達到等值。所以我們閱讀《神曲》就感到很大的困難,讀不下去。我想這些構成閱讀的困難,從另一麵看來,這對我們又是一種挑戰,或者說是一種誘惑,一種刺激,可以引發我們對《神曲》的興趣,到底它是一部什麽樣的作品,會刺激我們的求知欲,激發我們的好奇心,煥發出我們要補充自己學業上的空白。我們閱讀《神曲》要抱著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首先不要把《神曲》作為一消費性的文化快餐式的作品去讀。打比方說我們去吃飯,我們要品嚐中國烹調的美味,你不能吃快餐,麥當勞是文化快餐,你一定要到風味餐館慢慢地品味。正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是我們真有雅興的話,抱平和心,坐在茶館裏喝一杯中國的好茶,慢慢地品味。第一道品不出味道來,第二道茶水,你慢慢地就品出滋味來了。我們抱著這種品味中國的綠茶、龍井茶這樣的心態去慢慢地閱讀《神曲》,你可以體味到它的詩情,它的詩意,它的詩美,可以獲得一種審美的享受,也可以獲得很多智力上的啟迪。那麽《神曲》是一部巨著,今天我就不麵麵俱到地講,我換一個角度談談,我們怎麽來走近《神曲》,怎麽來欣賞《神曲》,怎麽用現代人的眼光,現代人的思維讀這部古典名著,而不是用給大學生、研究生講課那種學院式的方式講《神曲》。

但丁生活在十三世紀,一二六五年出生,一三二一年去世,相當於我們國家元初這段時期。他的生平我不想仔細講,我就講對他生活和創作最有影響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他對一位名叫比阿特麗斯的女子的愛。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具體說是五月一日,他和一群小朋友玩,見到另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比阿特麗斯。他第一次見到比阿特麗斯心中就油然地萌發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後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裏也感覺了震動。”我們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怎麽會對一個小女孩產生這種愛慕之情呢?應當說,在當時中世紀末期和文藝複興時期,像但丁,像另外的一位寫《十日談》的大作家薄迦丘,大詩人彼特拉克,他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位愛慕的女子。他們對這些女子的愛並不是一種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精神的愛,就像基督徒對聖母的虔誠的愛。他們把鍾愛的女子當成崇拜的偶像,這種愛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能夠洗滌他們的靈魂,使他們的心智得到一種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們變得更純潔更高尚。但丁就是從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第一眼,就產生了這種精神上的強烈的愛慕之情。八年以後,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薩(他的故鄉)街頭,具體說是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又一次見到了比阿特麗斯。他的心再次劇烈地跳動,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衝擊。關於第二次但丁在佛羅倫薩舊橋見到比阿特麗斯,有很多畫家畫了畫。(展開畫)這就是但丁的肖像,這是佛羅倫薩,這是有名的阿爾諾河,這是舊橋,但丁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比阿特麗斯穿著淺色的長裙,深褐色的襯衣,手上拿著一枝美麗的玫瑰花。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但丁一下驚呆了,都不知道怎樣開口,她給他留下了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這幅畫非常有名,去佛羅倫薩旅遊的話,在很多報亭裏都可以買到根據這幅畫製作的明信片《但丁與比阿特麗斯相遇》。後來,比阿特麗斯嫁了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他把自己對比阿特麗斯表示哀悼懷念的詩歌和散文串聯起來寫了一部散文和抒情詩相揉合的作品叫《新生》。很長時間,但丁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但後來他終於明白,這樣下去他隻會更消沉,沉迷於對比阿特麗斯的懷念和悲哀,這實際上也是和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不相稱的。他感到要振作起來,決定開始認真寫作。他要從感情的世界跳躍到哲學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去探索意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複興的道路,他要把自己創作的成果作為奉獻給他鍾愛的女子比阿特麗斯的禮物。所以他開始寫作《神曲》。如果沒有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這種愛使他的精神得到升華,使他的情操得到陶冶,沒有比阿特麗斯的愛對他的刺激,使他決心走上探索個性和意大利複興和完善的道路,他是不可能寫出《神曲》的。比阿特麗斯對但丁一生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也正因為如此,但丁遊曆地獄煉獄是由一位古羅馬的詩人維吉爾作向導,但丁尊稱他為自己的導師,智慧的海洋。維吉爾引導但丁遊覽地獄煉獄,但是維吉爾是受比阿特麗斯的派遣來引導他,遊曆完地獄煉獄以後到了天堂,就是比阿特麗斯引導他遊九重天。從《神曲》這樣安排也可以看出,比阿特麗斯對但丁的一生的思想精神的深深的影響。這是一件事。

另外一件對但丁的生活和創作有影響的事情就是:但丁他不是書齋裏的學者。他的一生自始至終是迎著時代的風暴,用他的筆去進行戰鬥。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但丁就積極地參於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我們知道當時意大利是歐洲經濟最發達,金融業最昌盛的國家,當時佛羅倫薩的絲綢作坊多如牛毛,佛羅倫薩的銀行是最有實力的,連英國王室都向佛羅倫薩的銀行借貸。佛羅倫薩和意大利是歐洲文藝複興的發源地,是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的國家,但同時,當時的意大利政治很動亂,分裂成一個個城邦,每個城邦有郡主,各個城邦之間世俗的政權和教權之間,市民階級和封建君權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佛羅倫薩最早建立了共和政權,但丁始終為維護佛羅倫薩的共和政權而鬥爭,因此也得罪了教皇。當時在意大利,教權淩駕於皇權之上,皇帝加冕要得到教皇的批準。曆史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中世紀有一個皇帝,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第四,他當時想反抗,他要加冕當皇帝得不到教皇的批準,就自己加冕當了皇帝。教皇大怒,發兵討伐,打敗了亨利第四。亨利第四被迫在意大利北方的一個城市,布雷薩內,在雪地裏跪了三天三夜請求教皇寬恕。可見當時教權的厲害,教權駕淩皇權之上。但丁積極地參與維護佛羅倫薩共和政權的鬥爭,得罪了當時教皇彭尼八世。他有次外出,教皇就唆使人對但丁進行審判,判了但丁徒刑和罰金,而且要他自己認錯才可以回到佛羅倫薩。但丁很硬氣,堅決不肯懺悔認罪,教皇又唆使人第二次對但丁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但丁死刑,永遠不準回佛羅倫薩。從此但丁就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從意大利的一個城邦到另一個城邦,投靠郡主,得到他們的庇護,才能夠繼續寫作《神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丁後來在《神曲》裏用這樣兩句詩來形容:“登別人的樓梯多麽艱難,吃別人家的麵包多麽辛酸。”表現了他當時漂泊不定的生活。正是這樣將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但丁更深刻直接地接觸了解了意大利動蕩的現實,對意大利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了真切直接的了解。他把這些認識都傾注到了他的作品《神曲》中。

下麵我就講講《神曲》裏麵寫的地獄、煉獄、天堂的結構,然後選擇幾點來供大家領會,最後我選其中的兩個故事,分別用圖片和朗誦的錄音和大家一起鑒賞一下,領略但丁《神曲》的藝術魅力。但丁寫的《神曲》用了中世紀慣用的夢幻作品的形態,他自己是主人公,寫了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怎麽去漫遊地獄、煉獄和天堂。開首的第一句詩是“在人生旅程的中途”,也就是一三○○年,根據當時的教義和中世紀的習俗,認為人的壽命是七十歲,但丁當時三十五歲,所以他說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有一天他突然在一個幽暗的森林裏迷路了,迎麵有三頭野獸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分別是狼、獅子和豹,他於是大聲呼救。這個時候,維吉爾受比阿特麗斯的委托領他走出黑暗的森林,並作為向導帶他遊曆地獄和煉獄。

但丁筆下的地獄像個漏鬥。但丁從幽暗的森林走出來,經過一個走廊,一條波濤滾滾陰森恐怖的地獄河,有老頭劃了一隻小船,把維吉爾和他帶到地獄的第一圈。第一圈聚集了一批古代的詩人和哲學家,像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蘇格拉底,因為他們生活在耶穌誕生之前,所以他們沒有接受宗教的洗禮,他們是異教徒,在地獄的第一圈等待審判。下到地獄的第二圈,碰到很多鬼魂,他們生前貪色,死後在這裏接受懲罰,狂風吹著他們撞擊石崖。第三圈是貪食的鬼魂,他們站在冰冷的瓢潑大雨中淋著雨接受懲罰。第四圈是貪婪的人,一種是吝嗇,一種是揮霍無度,貪婪的兩種形式。這裏的鬼魂抱著大石頭互相撞擊。第五圈是生前喜歡憤怒的鬼魂,他們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裏。過了地獄第五圈之後,要從一個城門進去,城門上站了三個女妖,頭上纏著蛇,非常恐怖,她們是複仇女神。進了城,到了第六圈。第六圈都是邪教徒,他們生前已經生活在基督誕生之後,但是他們不信基督。對他們的懲罰是在烈火中燃燒,火燒火烤。

經過一大片斷崖懸壁,到了第七圈,遇到了一批鬼魂,他們生前施行暴力。施行暴力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別人施行暴力,傷害殺害別人,一種是對自己施加暴力,自殺,還有一種是對自然施加暴力,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破壞生態平衡。這三種施加暴力的鬼魂被浸在沸騰的血湖裏接受懲罰。到了第八圈,生前犯有欺詐罪的鬼魂在這裏接受懲罰。但丁給欺詐罪列舉了十種形態,剛才暴力是三種,而欺詐有十種。有誘奸婦女的,阿諛奉承的,買賣官職的,有以預言為名胡說八道的,有貪官汙吏,有偽君子兩麵派,有盜賊,還有縱容別人犯罪的,挑撥離間的,還有蒙騙造假的。這十種鬼魂都在第八圈,第八圈分十層,分別接受懲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但丁就把在世的教皇彭尼八世也打進這層地獄接受酷刑,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裏,朝上的兩隻腳都被點了火。這裏有一幅插圖。經過地獄第八圈以後,有一個非常高而陡峭的絕壁,但丁維吉爾遇到了撒旦。在西方文學裏,撒旦經常出現,是邪惡的象征,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各種文學作品裏對撒旦的描寫。但丁對撒旦的描寫非常出色,獨出心裁。他描寫的撒旦是一個龐大的怪物,有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白色,一個黑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地揮動,刮起狂風,把撒旦所在的湖水吹得結成了冰;它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踏著汗毛往下走。在這兒就進入了地獄的最底層第九圈,這一層都是罪大惡極的鬼魂在受刑,一共有三個。一個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另外兩個是謀殺古羅馬皇帝凱撒的叛徒,卡西奧和布魯托。這三個生前犯有叛逆罪的鬼魂就被撒旦用三個嘴巴咬著,這裏也有一幅插圖。

現在我給大家看一幅當代意大利畫家尹切爾蒂畫的撒旦的形象,這位畫家一生也很坎坷,他曾經參加過反法西斯鬥爭,身體一直很糟糕,但他始終以但丁《神曲》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作為他一生的事業,畫了很多這樣的畫,其中有一幅就是地獄中的撒旦。這畫很有意思,這個撒旦也有三個頭,紅的、黃的、黑的。有意思的是,每個腦袋的眼睛是大炮,牙齒是刺刀,手爪是導彈,兩個角是發射核武器的裝置。這是現代人思維中的撒旦的形象,它的邪惡的體現,是用大炮、刺刀、核武器武裝起來的惡魔,而這裏有一個小小的影影綽綽的人,現代人就生活在這個龐大的惡魔的陰影下。這裏很多黃的是什麽呢?這是金錢。就是說現在的邪惡是用金錢支撐著的,是用金錢驅動的。這就是一位現代畫家,用現代人的思維來觀察,來思考,最後對撒旦的形象進行了再創作。

但丁認為叛逆、背叛是人最重的罪惡,所以犯叛逆罪的被打入了地獄第九層。遊曆完地獄以後,維吉爾就帶領但丁到了煉獄。地獄裏是陰暗、淒慘、恐怖的氛圍,煉獄裏同樣也是生前犯有各種過錯的鬼魂,犯了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財、貪食、貪色,但他們的過錯較地獄的鬼魂輕。地獄的鬼魂永世不得翻身,煉獄裏的鬼魂經過煉獄之火的洗禮有望得到新生,所以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裏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在這裏,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比如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吧,在這裏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裏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隻要他們虔誠地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從地獄到煉獄,維吉爾的使命就結束了,隻聽仙樂繚繞,一片片的祥雲飄過來,比阿特麗斯出現了,她帶領但丁遊覽天堂,經過九重天,一直到上帝麵前,《神曲》結束了。這就是《神曲》的結構。

我們看到這裏,可以感覺到《神曲》講的好像是很抽象的、虛無縹緲的事情,在地獄、煉獄與天堂裏的遊曆好像距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仔細閱讀就感到不盡然。《神曲》有強烈的現實性與時代性,他描寫的東西對我們並不遙遠、陌生。在地獄與煉獄裏,他描寫的人間的種種醜惡、邪惡,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都可以遇到,而且是屢見不鮮,像貪色、荒淫無恥、公款吃喝、嫉妒、欺詐、買賣官職、唆使人犯罪、造假、兩麵派、阿諛奉承、叛逆等等。這些醜惡現象,現實中仍有,盡管時間過去了七百多年,《神曲》裏的這些人物好像並不是中世紀的人物,而就是我們周圍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人物。但丁對所有邪惡的描寫中,分析得最透徹、周密的,是對犯欺詐罪的鬼魂的行為的描繪和揭露。我們可以從這幅圖裏看出,地獄九圈,每一圈都代表一種邪惡,隻是到了第七圈,描寫暴力時才分成三層,而描寫欺詐的第八圈有十層。但丁把欺詐做了非常細致的解剖與批判。從《神曲》的篇幅來講,地獄一共三十三歌,從第十七歌到第三十一歌都是寫欺詐,也就是說寫欺詐實際上占了地獄篇幅的百分之四十。所以我們就覺得,但丁對邪惡的觀察極其深刻尖銳,對罪惡的剖析非常仔細,而且毫不留情。跟那些犯暴力罪的鬼魂相比,犯欺詐罪的更可惡,罪惡更嚴重。因為犯暴力罪是明目張膽的,可以看得出來,甚至有的可以防衛,可以抗爭。但是欺詐不一樣,欺詐是防不勝防,因為它是用心智而不是用肉體來施暴,它更陰險更狠毒,所以但丁覺得比暴力罪更重,要接受更重的懲罰。回顧現實,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講的欺詐的種種表現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但丁描寫的邪惡也不僅僅是中世紀的邪惡,也是我們時代的邪惡,他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意願,一種心態,就是對邪惡的憎恨,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性完善的期盼。這種心意是共同的,是不分時代不分國界的,對我們今天來講尤其有現實意義。所以但丁《神曲》的時代精神很強,很深刻,對我們來講是很親切的。我們閱讀《神曲》可以產生種種聯想,而不是說我們去讀一部遙遠陌生的文學作品。

《神曲》裏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但丁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很多方麵。比如說對教權至上的批判,對以神為本的批判,對教會的批判,對禁欲主義的批判,對蒙昧主義的批判,他對知識美德的歌頌,他對世人參與現實生活、投身現實生活的鼓勵,這些都是人文主義的表現。比方說他對教權主義的批判,當時教權是在皇權之上,在世俗政權之上,剛才我舉了亨利第四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時教權怎麽駕淩於世俗政權之上。當時教會提出“日月說”,教權是太陽,皇權也就是世俗政權,是月亮。因為有了太陽,月亮才有光亮,月亮依附於太陽。但丁針鋒相對地提出他的“兩個太陽說”。他說有兩個太陽,教權是一個太陽,皇權也是一個太陽,隻是他們分工不同,教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精神的世界,皇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現實的世界,他們起著不同的領導作用。教權和政權互不幹預,平等共存,政教分離。他提出兩個太陽的觀點來批駁教會的日月觀點。那麽現在我來講一點,可能大家看評論但丁的文章裏麵接觸得比較少,就是但丁提出的“自由意誌說”。但丁說,人受到上帝的種種恩賜,但是上帝對人最大的恩賜是什麽呢?上帝對人的最大恩賜是賦予人自由意誌。但丁是這麽來闡明這個思想的,人究其本性來講,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各種各樣的追求,各種各樣的愛。但丁認為這些都是自然的,是人的本性的表現,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上帝賦予了人自由意誌,人有了這個自由意誌,可用這個自由意誌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調節自己的願望。那麽那些在地獄、煉獄裏接受懲罰的鬼魂,就是在生前沒有運用上帝賜予的自由意誌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調節自己的願望與行為,所以犯下了種種罪孽。而人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要以人為本,就是要能夠掌握自由意誌,掌握理性調節自己。而這一點,我覺得講得很好,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既不是聽命於上帝,這是宿命論,或者是要把希望寄托於未來,不是說人對自己的本能本性無能為力,而是可以主宰自己。這個學說是但丁提出來的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如果他們能運用這個自由意誌,對自己約束一下,也不至於走向墮落,他們是動用權力、金錢來幹種種醜惡的事情。這個自由意誌說,對於我們完善自己的個性,把握自己的命運,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很有價值的觀點。

下麵我來講一個夢,然後一個悲劇故事,最後講一個英雄傳說。先講一個夢,也可以說是倒敘了吧。在但丁出生以前,但丁的媽媽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夢。這個夢後來有種種解釋,但丁之後的一個意大利作家薄迦丘,在《但丁傳》也做了解釋。但丁的母親懷孕臨近分娩的時候,有一天夢見自己在高高的月桂樹下,周圍是一片翠綠的草坪,看到一個小孩兒爬上桂樹吃果子,還去摘桂樹葉子,又喝清澈的泉水。但是,這個小孩忽然摔下來,變成了一個牧羊人,再一眨眼這個牧羊人又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孔雀。但丁的母親吃了一驚就醒來了。沒過多久,她生下了但丁。薄迦丘解釋,這棵高高的桂樹就是指古典詩人。我們知道在古時,優秀的詩人被稱為桂冠詩人。用桂樹的葉子做成桂冠進行加冕叫桂冠詩人。這個小孩在樹下喝泉水。泉水意味著哲學思想,薄迦丘解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要喝點水,同樣人在吸收精神食糧的時候,要同時接受一些哲學思想,那些知識才能消化,變成精神上的營養。小孩爬上樹摘果子,是說但丁將來會吸取古典詩人的思想和藝術的精華。這孩子變了牧羊人是說,長大了的但丁就是一個不但能寫而且帶領人們前進求索的人物。變成孔雀,象征著但丁後來創作的《神曲》。因為孔雀是非常漂亮的,有美麗無比的羽毛,有翎眼,有輕盈的步履,高貴的神態,《神曲》有精妙的構思,嚴謹的結構,優美的文辭和韻律。這樣一部美妙無比的文學作品就像孔雀。就像孔雀天使般的羽毛,《神曲》有一百歌,就像孔雀一百隻翎眼;《神曲》的風格是高雅的、明快的,就像孔雀輕盈的步履;《神曲》典雅,流芳百世,就像孔雀的肉體芳香四溢,不會腐爛,是永恒的。薄迦丘把但丁母親的夢做了這樣一番解釋。

但丁《神曲》裏描寫了一個非常動人的愛情悲劇,保羅與弗朗西斯卡。這在但丁《神曲·地獄》第五歌裏描寫到,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地獄的第二圈。維吉爾與但丁遊到地獄第二圈看到一群生前犯貪色罪的鬼魂,在狂風中飄蕩,撞擊山崖。其中有一對鬼魂向但丁飄蕩過來,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悲慘遭遇。男的叫保羅,出生在貴族世家,女的叫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東部的海濱城市裏米尼,所以也有人叫她弗朗西斯卡·達裏米尼,就是裏米尼的弗朗西斯卡。保羅的家庭考慮政治上的利益,就和弗朗西斯卡的家族聯姻,把弗朗西斯卡娶過來,給保羅的哥哥做妻子。弗朗西斯卡和保羅的哥哥沒有感情,是一場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政治聯姻,完全是政治利益驅動的結合。也有一種說法,說保羅的哥哥其醜無比,弗朗西斯卡很美麗,出於這種原因兩人沒有感情,而保羅年輕英俊,愛好廣泛。所以弗朗西斯卡嫁給保羅哥哥後,常常和保羅談心,一起閱讀文學作品。我們知道,十三世紀,法國的騎士小說在意大利非常流行,而騎士小說裏很多是寫愛情故事的。有一天,保羅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閱讀一部法國的騎士小說,他們讀著讀著就被小說裏描寫的愛情故事所激動與感染,兩人萌發出愛的火花。這件事給保羅的哥哥發現了,保羅的哥哥就把兩人殺害了。在地獄裏,他們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愛情悲劇。但丁聽了以後,非常感動,當場暈倒了。這裏反映了但丁作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新世紀的第一位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他一方麵認為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犯了貪色罪,所以把他們安排在地獄裏受刑,同時又為他們所遭遇的愛情悲劇所感動以至暈倒,體現了他對禁欲主義的批判。

這個愛情悲劇在但丁描寫之後,在世界廣泛流傳,後來有很多的藝術家、音樂家以這個愛情悲劇為題材進行再創作。像我們大家知道的俄羅斯的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譜寫了一首幻想曲,名叫《裏米尼的弗朗西斯卡》。我們有機會在電台播的時候可以聽一聽,或者買音樂CD來聽聽。意大利有個大文學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鄧南遮,他是一位詩人、小說家,寫了一部詩劇叫《保羅與弗朗西斯卡》。十八世紀一位意大利詩人佩裏克也寫了一部同名詩劇。音樂家們以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為題材創作了很多流傳至今的音樂作品。在造型藝術領域,更多的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都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藝術珍品。我們現在挑幾幅來看看。這幅畫是法國作家安戈爾畫的,描寫保羅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閱讀一部法國騎士小說,讀著讀著他們因激動而不能自已,這本小說也掉到了地上。而這時,保羅的哥哥,一個很醜陋的男人躲在他們後麵窺視這一切,有的說當場把他們殺死了,有的說後來把他們殺死了。這幅畫非常有名。這一幅畫是由法國畫家多雷畫的,他給《神曲》作了一百三十多幅插圖,他畫了保羅與弗朗西斯卡兩人在地獄,他們擁抱在一起,在狂風中飄蕩。他把地獄陰暗恐怖淒慘的氛圍淡化了,利用很強烈的光影手法,表現了這對愛人之間純潔高尚的愛情,這一對戀人非常純潔非常可愛,這是多雷的木刻。法國的大雕塑家羅丹,我們都知道他曾經創作過《地獄之門》,他也給但丁的《神曲》作了很多插圖。他作為一個傑出的雕塑家,給《神曲》畫的都是素描。他把背景都去掉了,就用淡淡幾筆畫了保羅和弗朗西斯卡擁抱在一起,非常簡潔。這是一個匈牙利的畫家蘭約士,他把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的故事移植到匈牙利。所以現在我們在這幅畫上看到的是匈牙利的鄉村戀人,他們的神態,服飾充滿了匈牙利的民族色彩,匈牙利鄉村很寧靜的氛圍,鄉土氣息,完全沒有地獄裏黑暗恐怖的氣氛,這是匈牙利作家的再創作。這一幅是意大利當代畫家撒蘇的油畫作品,從保羅與弗西斯卡的發型、身材、形態看出,完全是現代人,不像中世紀的人,而且色彩完全改變了。我想或許是畫家撒蘇用紅色更好地襯托這對戀人熾熱的感情,或者是這對戀人的感情感染了周圍的環境,這也是一幅別出心裁的畫。以但丁《神曲》裏的故事、描寫的場景、人物為題材創作的插圖或進行藝術再創作的畫家很多很多,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風格都有,把這些作品都匯集起來,可以說是一部世界繪畫史。現在,但丁去世的那個城市叫拉韋納,那裏有個但丁中心,陳列了很多以但丁《神曲》內容作插圖或進行再創作的作品,而且每兩年在拉韋納舉行一次國際的藝術雙年展,有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以但丁《神曲》為內容,每兩年有個不同的主題進行創作,去參加拉韋納的雙年展。中國藝術家也多次去參加過,其中有一年中央美術學院的雕塑係張德蒂教授去參加,獲得了意大利總統授予的特別獎。(示圖)這就是張教授的《但丁與比阿特麗斯》,這個青銅雕塑吸收了敦煌藝術的特點,這是但丁與比阿特麗斯少年的時候,很有中國特色。中國藝術家也參與到對《神曲》進行藝術的再創作和藝術的闡釋。今天張教授也來到了我們的現場,大家有興趣可以散會後和她交流交流,聽聽她的感受。

下麵我再講一個英雄傳說,在《神曲》裏也是一個重點。在《神曲·地獄》第二十六歌,但丁描寫了一個人物尤利西斯,過去我們翻譯成奧德賽。尤利西斯是希臘人,當時希臘人和特洛伊人打仗,希臘人把特洛伊城圍困了整整九年,攻打不下來。後來尤利西斯想了一個計策,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馬,他和他的同伴藏在木馬裏。希臘人假裝打敗撤退,把木馬留了下來,特洛伊人把木馬當戰利品拉到城裏。到晚上尤利西斯就和他的同伴從木馬裏跳出來,占領了特洛伊城。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特洛伊木馬計。但丁把尤利西斯放在地獄第八圈接受懲罰,因為他搞陰謀詭計犯了欺詐罪,但同時但丁又把尤利西斯作為一個英雄人物大加頌楊,這部分在《神曲》裏占了更大的比重。但丁描寫在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尤利西斯本來應該凱旋回家,他家裏有年老的父親,美貌的妻子。妻子等了他很多年,在尤利西斯打仗的時候,不斷有人登門對他妻子進行騷擾,但是他的妻子一直忠於丈夫,始終忠誠耐心地等待著他。他還有一個兒子。尤利西斯本應在戰爭結束後回去,和父親妻子兒子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盡管他打了很長時間的仗,但他沒有回去,而是打造了一條小船,邀集了幾位同伴,一起出發,要去探索太陽背後沒有人知道的世界。他們劃著這條小船出發,經過了西班牙、摩洛哥,在海上飄流了很多年,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古代和中世紀,一般認為直布羅陀海峽就是天涯海角。古希臘的傳說裏,海格立斯曾經到了直布羅陀海峽,在那裏立了一塊界碑,寫上“天涯海角”,就是說到了天的盡頭,不能再往前走。但是尤利西斯和同伴們還是繼續往前走。這時,尤利西斯已經從一個英俊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年老體邁的老人,有的同伴想打退堂鼓,他堅持繼續前進,繼續探索未知世界,他慷慨激昂地講了一番話,中心意思就是人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要追求美德和知識。在他的鼓勵下,他的同伴們駕著小船繼續向前走。

但丁描寫了尤利西斯這段神奇的經曆,這個故事,尤其是尤利西斯鼓勵同伴時講的話,特別是其中的兩行詩“人生來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一直流傳下來。這兩行詩也體現了但丁的人文主義思想,對我們今天也不乏啟迪意義。這個故事很有名,我先把這一段念一下,然後播放我錄的一段音,是由意大利著名的朗誦家塞蒙蒂朗誦的。他對《神曲》極有研究,已經錄了《神曲》的所有詩篇,他經常舉行詩歌朗誦會,在會上選擇《神曲》裏的一歌,先講他對這一歌的理解,然後他朗誦這一作品,錄成磁帶發行。在但丁去世的地方拉韋納,每年都要舉行但丁詩歌的朗誦會,一九九八年九月在拉韋納的一座教堂裏,但丁生前常去的教堂,舉行了《神曲》朗誦會,用中文和意大利文朗誦,其中就朗誦了地獄二十六歌,就是今天我們一會兒要聽的。拉韋納教堂裏也經常舉行但丁詩歌的朗誦會,經常有電台、電視台錄音、轉播,媒體采訪,教堂裏人滿為患。這說明但丁今天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我現在先用中文把這一段念一下,念得不好請大家諒解,我采用的譯本是北大一位老教授田德望用散文體譯的,尤利西斯對他的同伴講的一段話:“對我的兒子的摯愛,對年老父親的孝心,以及會使巴蒂洛佩(他的妻子)喜悅的應有的恩愛,都不能戰勝我渴望閱曆世界,體驗人類的罪惡和美德的熱情。我僅僅撐著一隻船,帶著那夥沒有離棄我的同伴啟航,駛向又深又遼闊的大海,直到西班牙,直到摩洛哥。兩邊的海岸我都看到了,還看到了沙丁島,和被這個海環繞的其它的島嶼。當我們來到海格立斯豎立的界碑,為了不讓人繼續前進的那道狹窄的海峽時,我和我的同伴們都已經老邁遲鈍。‘啊,弟兄們啊!’我說,‘你們經曆千萬種危險,到達了西方。現在,我們殘餘的生命已經這樣短促,你們不要不利用它去認識太陽背後無人的世界。細想你們的來源吧!你們生來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我用這段簡短的講話,促使我的夥伴們那樣渴望出發,即使我隨後想阻止他們,都再也阻止不住。清晨時分,調轉了船尾,我們就把我們的槳當作翅膀,作飛一般的瘋狂航行!”現在我們聽一下意大利著名朗誦藝術家塞蒙蒂用意大利語朗誦的這一段。(放錄音)。

盡管轉錄和再次播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我們可以聽出塞蒙蒂的朗誦音色很優美,同時充滿了一種內在的激情。這樣一段傳奇色彩的經曆,他用了一種平和的、內心的激情來朗誦,而不是像我們聽到有些朗誦有很多表演的成分,有一種戲劇演出的成分,甚至借助手勢和肢體語言來表達,好像不那樣,朗誦就沒有力量,就不能打動人似的。他的這個朗誦完全靠一種內在的節奏,內在的感情,很平和地表達尤利西斯當時的心態,他的剛強的、堅貞不屈的品格,聽了以後很舒服,能夠感受到原著的節奏美,韻律美。

下麵我再提示一下,我們閱讀《神曲》時還可以有另一個切入點,就是可以去欣賞《神曲》裏很多名句格言,這些名句格言充滿了哲學思想,是但丁對他自己的閱曆,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高度精確的概括。比方說剛才我們聽的這段裏有兩句名詩,“人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比方說,但丁描寫的在地獄的門口的兩行詩,“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裏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馬克思在他的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裏曾經非常恰當地引用過這兩句詩,他在該書的《序言》裏這麽寫,“我的見解,不管人們對它怎樣評論,不管它多麽不符合統治階級的自私的偏見,卻是我多年誠實探討的結果。但是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裏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這是馬克思把但丁在地獄門上寫的兩句詩借鑒過來,用來告誡要攀登科學高峰的人,要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要有這樣一種品格,堅韌不撥,不受輿論偏見的幹擾。同樣在但丁的《地獄》裏有這樣兩句詩:“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這兩句詩馬克思也非常欣賞,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裏引用這兩句,並加以發揮,進一步闡述,“任何科學批評的意見我都是歡迎的,而對於我從來就不讓步的輿論的偏見,我仍然遵守偉大的佛羅倫薩詩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這對於我們來講也可以作為一個人生的格言,當我們做某一件事,你認為正確的時候,而遇到種種流言蜚語,種種輿論的偏見,那麽這個時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但丁在《神曲》裏還有這樣兩句,“人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在不幸的時候回憶幸福的時光。”但丁這兩句詩也很有名,英美很多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引用過,因為這非常的深刻。我們在經曆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有人受到迫害,被打成牛鬼蛇神,這個時候回憶從前的家庭、工作、朋友,非常痛苦。人在淪為“非人”的時候,回憶作為一個“人”能夠正常地生活,獲得應有的愉悅的時候,是最大的痛苦。我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有的外國文學作品都不能被閱讀了,當然也包括但丁的《神曲》。但是,但丁的《神曲》在那個特定的時代,通過一種特定的方式得到了流傳。因為在文革中,我們都要學習馬恩著作、馬恩選集。在這些書裏,就有很多外國文學典故。後來我曾做過一些研究,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四卷裏,引用到的古希臘羅馬神話、《聖經》典故、外國文學作品典故,一共有二百四十七處,也可能我的統計不太精確。除了引用典故之外,還有很多場合,提到了一些外國作家的姓名和作品。《神曲》中有五處引用了但丁的詩句,剛才我已經列舉了,還有幾處引到但丁的名字。通過這些,我們從某種程度上接觸到了外國文學作品。更早一點,五十年代中期我讀大學時,正是號召向科學進軍,報上宣傳也常常引用馬克思引述的《神曲·地獄》裏的詩句。這些詩就通過這樣的方式流傳,並被人們接受。這說明再怎麽對文化進行禁錮封殺,但是文學作品的思想和藝術魅力還是以各種方式,或是公開,或是地下,流傳開了。我在意大利訪問時,一家意大利報紙請我寫一篇文章,介紹意大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我就講了這些故事,我們怎麽通過馬恩著作接觸但丁的詩句。我在文章中寫道,這些詩句在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啟示,今天在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時,也對我們有啟迪和鼓勵的作用。後來,這篇文章發表時,這家報紙的編輯就給我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標題“但丁的詩句幫助中國人進行新的長征”。

下麵我想講一講但丁《神曲》在中國的傳播中做出了很多貢獻的翻譯家,我們要感謝他們。我簡單地提一下。最早一位把《神曲》完整地翻譯過來的是王維克先生。王先生是學理工出身的,他學法文,在上海南京一些高校、中學教過書。據說,他曾經教過華羅庚先生。他後來從事文學翻譯,他從法文翻譯了《神曲》。在三十年代出版,以後一直不斷再版,是中國第一部從法文翻譯的《神曲》全譯本,也是流傳最廣的譯本。他在《神曲》的傳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想接著談一談的是田德望先生,一位北京大學的已故教授,他是第一個從意大利語原文翻譯《神曲》的。田德望先生三十年代就到意大利留學攻讀《神曲》,而且在清華大學西洋語言文學係念書的時候,也聽過外籍教師講授的《神曲》。他從青年時代就立誌把《神曲》介紹過來,但是回國之後,由於抗戰,解放戰爭,解放後的種種原因,他的宿願一直沒有實現。他在北京大學西語係教德語。一直到一九八二年七十三歲退休。這個時候是一般人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的時候,田德望先生卻下決心從原文開始翻譯《神曲》。沒過幾年,他患了癌症,動了手術,接受化療,在重病的情況下他繼續他的事業。不幸癌症再次發作,他又動了第二次手術,但他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一支筆。因為是泌尿係統的癌症,動了手術他不能在椅子上坐很久,每天隻能工作兩小時,年事已高,戴老花眼鏡也看不清外文字,隻得再加放大鏡。他整整工作了十八年,從一九八二年一直工作到二○○○年,花了十八年時間把《神曲》全部翻譯出來。他八月份翻譯完《神曲》的《天堂》篇,翻譯完了以後,老先生突然覺得他沒有事情幹了,失去了精神寄托,不知道幹什麽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價值,心情鬱悶煩躁,十月份就去世了。田德望老先生把自己的生命和《神曲》融合在一起,他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心血和生命力都投入到翻譯中去,和《神曲》合二為一了。《神曲》翻完了,他肉體的生命也終結了,而在《神曲》的中譯本裏,鳳凰涅槃一樣,他的生命獲得了新生。他和《神曲》一起流傳下來,他本人到了天堂和但丁繼續靈魂的對話。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事跡。生前他的生活也非常清貧,作為北大的教授,沒有像現在的一些大腕那樣浪有虛名,也不受媒體的關注,他十八年默默地,堅韌地從事這項有意義的事業,直到生命的終結。所以我們今天閱讀《神曲》的中譯本,無論是王維克先生最早的譯本,還是現在流傳最廣的田德望先生的譯本,我們都表示對他們的由衷的深深的敬意,是他們帶我們走近《神曲》,走近但丁,他們功不可沒。

今天我把自己對閱讀《神曲》的一些體會,一些見解跟大家交流,沒有對《神曲》和但丁作全麵的講解。最後,對大家的光臨表示感謝。(鼓掌!)

問:請問呂老師,但丁《神曲》對現實人生的激勵意義是什麽?對文學創作有什麽指導價值?謝謝。

答:關於《神曲》的現實意義,我剛才也涉及到了一些。我想但丁寫的《神曲》講的是中世紀向文藝複興過渡時期的社會生活,是一幅全景圖,但是我們要仔細看一看領悟一下的話,也可以說但丁描述的也是我們現代人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的全景圖,有利於我們既認識中世紀文藝複興這一段時期,也有利於我們思考當今的現實意義。第二,但丁《神曲》的哲理思想,他的人文主義精神,對我們今天尤其具有現實意義。今天因為時間關係,關於但丁《神曲》人文主義的體現沒有很充分地展開,但是他所表達的人文主義思想,對我們今天要以人為本,再進一步說,現在提出來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都是有很多現實的參照價值。因為人文主義並不是一個曆史的概念、地理的概念,而是貫徹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我們申辦成功北京二○○八年奧運會,我覺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於我們提出了人文奧運的觀念。人文奧運這個詞,在我們官方的翻譯當中譯成了人民的奧運,實際上,薩馬蘭奇和奧林匹克憲章裏都講得很清楚,奧林匹克憲章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人文主義。所謂古典人文主義,就是指以意大利文藝複興為開端的西方人文主義。我們今天籌備奧運會,要搞人文奧運,到底怎麽做,是僅僅局限於一些實事,還是從根本上把以人為本的思想,人文精神貫徹到我們日常的教育、宣傳和實踐中去。我們今天對人文主義,對以人為本的思想的認識還遠遠不夠,不充分不全麵,甚至沒有很好地抓住本質。讀《神曲》從這個角度講也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另外對我們創作的啟示,我覺得《神曲》在結構上,在對種種形色色的奇形怪狀的神奇的景象、場景、人物的描寫上,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在細節的刻畫上,在詩歌的韻律上,它所做出的貢獻,都是今天的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借鑒的。

問:謝謝呂老師的辛勤勞動。作為一個年輕人,我想您給我們一點建議,我們如何在以後的工作中學習和閱讀?給我們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嗎?

答:現在年輕人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不像我們年輕的時候,文化生活比較單一,像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裏連收音機也沒有,就是靠閱讀文學作品。現在不一樣了,文化生活極其豐富多元。對閱讀很難提供一個很好的方法。今天最重要的是對文學作品要有一個認識,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沒有過時,值得我們去讀。另外,我們在選擇閱讀作品時,不要太受時尚的幹擾。現在的一些作品,在問世以前,問世以後有大量的炒作。實際上,我們如果有獨立的見解,可以看出炒作的成分很多,作品並不很好。現在對古典的文學作品沒有什麽炒作,評論文章也很少,好像古典的作文已經過時了,也沒有很多時間去閱讀,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東西是值得閱讀的,因為是人類幾千年文明所積累的精品,人類的智慧,人類文明的精華都濃縮在這些作品裏。我們讀的話,無論是從思想上,藝術上,做人上,都可以得到很大啟示。如果我們首先有這個認識,我們就會想辦法擠出時間,或者排除一些時尚的東西,前衛的東西,靜下心來閱讀這些作品。隻要有這個心態,不需要什麽方法,靜下心去讀就夠了。

問:請問呂老師,您也翻譯過《神曲》對嗎?您是什麽期間翻譯的?您和田老師的譯本在特點上有哪些不同?另外,我還想問,您認為但丁是主張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謝謝。

答:我很遺憾我沒有翻譯《神曲》的全部著作。有出版社曾經約稿,我說等我晚年擺脫各種事務之後,我很想譯,想嚐試用詩體來譯,想把晚年全部交給它,但是現在看起來是力不從心了。我零星地翻譯過一些詩篇,我自己寫的文章裏都引用我自己用詩體翻譯的《神曲》詩句,另外我也斷斷續續地翻譯過一些但丁的單篇詩,發表在一些刊物上,後收入一些集子裏。沒有翻譯過《神曲》是我最大的遺憾,可能是難以彌補的一個遺憾。關於但丁認為人本善還是人本惡,這個我覺得很難用一句話概括。我覺得隻能這樣說,但丁認為人本性上是可以善的,是可以排除惡的侵蝕的,關鍵是你自己要把握自己。

傅光明:像維吉爾和比阿特麗斯帶領但丁遊曆了地獄煉獄和天堂一樣,呂先生導引我們在但丁和他的《神曲》的精神世界裏做了一番遨遊。在但丁的思想當中,他是主張人是天生富有理性和自由意誌的,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有道德責任,因為真正使人高貴的是理性。剛才呂先生不止一次地引用了但丁的那句詩句,說得是多好啊!“人生來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詩人是渴望一個沒有黑暗和罪惡的世界,也許它隻在藝術裏,那麽讓我們一起接受比阿特麗斯的召引,去深入藝術的天堂。偉大的但丁,偉大的《神曲》,偉大的人文精神,在今天依然有它強烈的現實意義和現實價值,其實它離我們並不遙遠,隻是不知道我們能否真的走近它。今天的演講到這兒了。呂先生也是身患重病,正在接受治療,他像他的前輩田德望教授那樣,把他的身心賦予了他所熱愛的但丁《神曲》和意大利文學。[錄音整理:餘頻]

中國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