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南亞之行3--班加羅爾-東方矽穀

(2008-04-29 14:25:10) 下一個

班加羅爾--東方矽穀

標題是否應該有個問號?

Wikipedia: Bangalore 是印度第三大人口城市和第五大市區。第一次聽到Bangalore是大約34年前,然後它突然間就成了在公司的日常用語。那時需要召幾個developer,召了好幾個星期都召不上來。最後終於有人接受了offer但幾天後又消失了。據說Bangalore當時是實實在在的方市場。當時MSFT IBM,和大的金融公司都在大舉進駐。好的developer常常有幾個offer 他們會都接受然後挨個作幾天,不感興趣就不再出現了。在過去34年間,公司把多數的call center, data center 都轉移到或在Bangalore新建起來了。如今公司在當地有3個辦公樓, 兩三千人。出於需要,一部分雇員還要過著黑白顛倒的日子,因為他們覆蓋北美和歐洲的工作小時。

過去幾年幾乎每個月都聽說有人去Bangalore。那邊的人也經常來紐約培訓,開會。我的產品升級項目每周至少得和Bangalore電話會議兩三次。而每周隻有4個早晨可以用來和Bangalore通話。所以我終於有機會了!

這張照片是在飛機落地前拍下的--綿延廣大的Bangalore!


對這個城市的印象,從機場開始, 也從機場結束.  機場很小也很破舊,沒有給我走錯或找不到指定的行李傳送帶的機會
--因為隻有一個。 取了行李往出口走也不會走錯,也隻有一個。後來從機場離開,又發現行李scanner也隻有一個,幾個航班的旅客不分等級排成一百米的一條隊。我差一點點就趕不上航班了,差一點點就得了心髒病。

來之前,在Bangalore的同事為我定了car service。車和司機會全程跟我五天並把我送回機場。 這種待遇是公司給每一個來Bangalore出差的員工的。後來才知道這裏的TAXI 其實是一種叫auto-rickshaw的四麵通風的車,方向盤是自行車車把的樣子。所有的轎車都是car service 我知道應該在機場找寫有我名字的紙牌。 門打開的一刹那,看到好壯觀的一幕--至少幾十個高舉的牌子和牌子上的名字。 全部都是接car service的。機場裏沒有等auto-rickshaw 的地方。我的司機是個三十左右的男子,膚色很深,眉間點了一個紅點兒。 後來知道代表他今天禱告過了。他說話輕聲細語的,很有禮貌。問了他幾個關於Bangalore的問題,他都很實事求是地微笑著回答了。

Yellow cab


出了機場,車子就一頭紮進了Bangalore著名的交通狀況裏。各種車擠在一起--卡車,小汽車,摩托車,還有這裏的yellow cab-- auto-rickshaw。來之前已經打了"預防針",深知這裏的交通狀況,以為和紐約有一拚, 可沒想到拚過了。這裏的摩托車多如牛毛,司機說它的數量比人多。它們把所有的縫隙都擠得滿滿的,車道形同虛設。機場其實很靠近市中心,所以很小。新的機場據說將在四月投入使用,但在20公裏以外的城市外圍。這樣的交通狀況又沒有高速,不知道從新機場要多少時候才能開進城。

由塵土飛揚又擁擠的街道終於轉入oberoi 的院子,感覺一下子清涼了。oberoi Bangalore幾家五星級酒店之一。最著名的是它的巨大的後花園,花木流水之間有餐館掩映其中。酒店是通過公司AMEX的旅行服務訂的,每晚要$500多。一開始擔心老板不批,發了個Email給他問"is it ok?"。老板兩年前去過,訂的也是這一家。 他說價格比他去的時候便宜了一些,考慮到美元貶值,這個價格很不錯, 而且並沒有幾家酒店可以選擇。那揍是它了。oberoi 的各項服務很有五星的標準,隻是價格比以前住過的酒店都貴很多! 也許是因為沒有競爭吧。像80年代初的中國大城市,也隻有那麽幾家涉外飯店的時候。

Oberoi



在Bangalore五天,每天的日程滿滿的--和不同的組開會和在不同的餐館吃午飯。 晚上抽空去shopping和在城市裏觀光。走了走shopping mall, 市政府和高等法院的大街,市裏的夏宮。這些顯然是城市的門臉兒,花園都打理得很好。 Bangalore在二月的氣候很宜人,每天15-30度的樣子。整個城市的感覺樹很多,隻是大多數都灰頭土臉的,因為塵土很多。出了還好的幾個區域,市容全麵打折。 還有注意到的一點的是外國人很少。由於女子一般都穿傳統的SareeKurtas,我的西裝裙很顯眼。

City Hall and Indian police



Summer Palace in Bangalore


Wedding


Guests at the wedding


ISKCON, The Intl Society for Krishna Consciousness, at night

公司的同事都很熱情友好,吃飯的時候也會問我中國那些地方好玩。感覺上他們都對中國知道的極少,覺得中國和印度的發展程度差不多。他們都很為印度感到驕傲,對比過去,他們很相信他們的國家的進步。但他們也知道自己城市髒亂的局麵,懂得自嘲這一點讓我很有同感。因為作為中國人,我也為中國的進步感到驕傲, 但有時深知問題所在,也隻能嘻皮笑臉一下。

With Indian team at lunch



Bangalore之行讓我知道了中國和印度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印度建國在1948年,中國1949年。都在同時期有被入侵的曆史。這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都麵臨極富和赤貧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環境汙染和衛生問題,以及淪為世界工廠的可能性。如今Bangalore 飯店的情況是中國二十年前飯店的情況。公園門票差異也是如此--我還記得小時候,外國人的門票要比國人貴幾倍,雖然現在沒有了--這次去Mysore的宮殿,發現陪我的印度同事和司機20盧比,我100!

雖然目前中國是比印度在GDP,城市建設,人口控製等方麵要強,但有一樣中國比不上印度。在西方人眼裏,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中國的負麵新聞比正麵的多得多。最近看各種關於Darfur, 西藏,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報導,也義憤填膺過了,也哭過了,也為愛國同胞的言論和行動激動過了。然後意識到,中國樹立國際形象的路還很長。自由民主的概念應該是堅持自己的信仰同時容忍不同的聲音。想要統一思想,對異己打擊,煽動民族情緒是和自由民主的概念背道而馳的。

舉個例子說。美國的主流媒體號召民眾了解伊斯蘭教,同時剛剛把梵帝岡教皇訪美的意義全方位上升到精神和政治的領域。即使是對年青人,也把見到教皇描繪成天底下最酷的事。在同等層麵上中國有責任讓外界了解西藏,對外界打開西藏的曆史, 現狀和北京對她的支援和保護。指責Dalailiar在西方得不到共鳴。中國隻能耐心堅決地闡述自己的立場。美國也許是世界上被批評的最多的國家,美國和美國人麵對批評的邏輯也應該是我們麵對批評的邏輯--不怕批評。

另一個中國和印度的極大不同,是中國的發展是自上而下的而印度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印度模式的好處是它的活力。中國模式的好處是它的有效。Bangalore的城市發展太快了,但公共交通幾乎不存在。在公司工作的同事說公司有車接他們上下班。否則天天都得到。城市輕軌剛剛開始動工,給本來已經不堪重負的道路情況雪上加霜。據說輕軌會在2010年建成。

再拿高速公路的建設來說吧,如今中國是擁有高速裏程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印度幾乎沒有高速路。Bangalore 150公裏以外有印度最大的皇家宮殿。宮殿很值得看--豪華程度和工藝造詣讓我歎為觀止。 巴黎的梵爾賽宮也許可以媲美, 北京的紫禁城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隻是參觀的時候忍不住想到了圓明園。

Mysore Palace




很難想象這樣的一顆明珠沒有任何高速的連接。我們早上
7點出發,晚上趕回來用了差不多4個小時,我差點兒誤了夜裏11:30 的飛機。

從Bangalore出來下一站是上海。航班降落在寬敞,明亮,整潔,擁擠但有序的浦東機場。17條中國公民入境的海關通道在辦公,入境隻用了不到5分鍾。坐上出租車,迎麵而來的是機場高速的指示牌--"迎賓大道"。有一秒鍾,我的眼睛濕潤了。心裏突然覺得好驕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Piranh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iyise的評論: Thanks for reading my blog. Bangalore hotels usually have quite some veriaties of restaurants. It's an experience visiting India. You should go :)
jiyise 回複 悄悄話 有很多事情要去印度,遲遲不敢下決心,因為不喜歡他們的食品.謝謝你的文摘,也許要向你討教點經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