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忍的博客

授權所有媒體轉載,無須征得本人同意
正文

李光耀與吳作棟的分歧--獅城政論(2)

(2008-06-22 10:04:44) 下一個

    今年2月2日,李光耀提出新加坡必須在今後兩屆大選內找到下一代領導人,不然就會有麻煩。2月4日,吳作棟在中東訪問時接受記者采訪,雖然也附和李光耀的觀點,應該盡快組建下一代的團隊,但是加上了自已的主張:新加坡內閣目前有可以接替李顯龍總理的人選,雖然這些人選跟李顯龍的年齡隻相差3到4歲,但是有必要的話,這些人可以接替幾年。吳作棟甚至明確提出在李顯龍65歲時可以退位,讓過渡者接班。
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stories/singaporelocalnews/view/326858/1/.html

3月29日,李顯龍改組內閣,這一次改組原班人馬幾乎不變,隻是增加了一個新部長尚穆根,從後排座議員一口氣跳過了五級升為律政部長,而且還再兼內政部的第二部長。這種快速提升,在新加坡政壇已經二十多年未出現過。

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李顯龍找來了海峽時報與聯合早報作專訪。李顯龍提出新的領導人要經過三次選舉的考驗才能接班,這就把接班人的問題,推到自已69歲之後了。至於在現任的內閣裏,有沒有人可以接班呢?李顯龍說:如果明天一輛巴士壓過我,是的,現在內閣裏有人可以接替我。
http://app.mfa.gov.sg/pr/read_content.asp?View,9703,

這裏很明顯可以看出,在接班人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上,吳作棟與李顯龍的觀點有分歧。吳作棟本人是在63歲交班的,也希望李顯龍在65歲時交班給現有內閣中的成員,而李顯龍則否定了這一點,除非有一輛巴士壓過他。

再回頭來看NKF事件,這個事件起源於2004年4月19日的一篇海峽時報的報道,海峽時報隸屬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公司主席是新加坡副總理陳慶炎。在1990年李光耀交班前,陳慶炎是第一候選人,吳作棟是第二候選人,據李光耀的說法,內閣部長們選了吳作棟。

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正式交班給李顯龍,2005年7月法庭開審,立即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在這個醜聞中首當其衝是吳作棟的夫人,她是NKF的名譽讚助人,吳作棟後來公開出麵為其妻道歉。其次是衛生部長許文遠。許在1992-1995年任吳作棟的機要秘書,2003年由吳作棟任命為衛生部長並成功對抗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發。
具體的案件經過在網上有很多資料:
http://news.epochtimes.com/gb/5/12/27/n1168156.htm

筆者在新加坡這麽多年,從來沒有看到有人談論吳作棟與李光耀父子的分歧,新加坡反對黨在攻擊政府時,也總是將他們兩方同時攻擊。的確,如果從曆史來看,吳作棟是李光耀的親信,甚至是李顯龍進入政壇的引路人。1982年國防部長和人民行動黨助理秘書長吳作棟,邀請李顯龍在1984年12月的大選中角逐國會議席。

但是隻要看一下馬來西亞的現任首相阿都拉與前任馬哈蒂爾的分裂,就知道政治權力鬥爭中,沒有什麽關係是永恒。

毛澤東說過:凡有人群的地方就分左中右。隻要是搞政治的,就會出現立場與觀點的分歧。毛澤東給自已的觀點作了最殘酷的示範。劉少奇是中國第一個喊出毛主席萬歲的口號,那是1945年中共的七大會議,毛澤東統治的陝北邊區麵積還不到全中國的十分之一。林彪從井崗山起就是毛澤東的親信。二個人都被毛澤東親自挑選為自已的接班人,而結果二個人的死亡場景比其他任何一位中共元老都慘烈。

吳作棟與李家父子的政治分歧,肯定不會發展成毛澤東與劉少奇林彪這樣的政治慘劇,甚至不太可能會鬧到馬哈蒂爾與阿都拉那樣的公開分裂。

就是在美國民主黨內部,也會出現希拉莉與奧巴馬這樣激烈的權力爭鬥。政治本身就是處理分歧的藝術,所以吳作棟與李光耀父子有分歧是很正常的,永遠都是“親密的革命戰友”那才不正常,總有一天會撕破臉麵大打出手。

其實就是李家內部,也可能爆出爭議,2007年,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公開批評新加坡政府在生物工程上的巨額投資,浪費了人民的資產,引起政府官員的激烈反駁,李顯龍不得不站出來表示支持自已下屬的工作。

當年吳作棟在台上時,曾經多次提出反對黨的勢力太弱,可以在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內部成立一個派別,扮演反對黨的角色。很多人對此提法不以為然。現在看來,吳作棟對自已的提議是相當認真的,也許他自已最終會扮演這樣一個角色?

無論事態如何發展,新加坡無疑在政治上必須走向更加開放,否則,在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也會給新加坡的前途帶來不確定的因素。筆者以為,新加坡最迫切的問題,不是由現任領導去尋找第四代的領導,而是要改革現有的政治架構,讓新的政治人才能夠在新體製下自已走上台麵。

目前的反對黨過於弱小,從來不敢去觸及真正影響國家前途的重大事宜。筆者認為,現行的政策有二大錯誤是必須在今後十幾年內糾正的:

1: 龐大軍備
過於龐大的軍費開支,這個400多萬人口的城市,去年軍費預算高達160億新元。而新加坡的男性全部要服二年兵役,再加十年預備役,在預備役期間,每年要回軍營訓練一個月,這給新加坡男性的工作事業帶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小型企業,要求每一個員工都能獨擋一麵,兵役製使得小企業老板不願意雇傭中青年男性。另外,中青年男性如果要自已創業,也麵對同樣的困境。
從新加坡的國際環境來看,印尼已是民主國家,馬來西亞也迅速走向多黨製,白礁的領土爭議已經解決,現代化戰爭的形式也轉為高科技,少兵員,再維持這樣龐大的現役軍人與後備役軍人,實在看不出有什麽意義。在本月有兩名青年軍人死於軍訓中,再次突顯了新加坡軍事體製給社會帶來的高貴成本。

2: 政客經商
新加坡政府掌控了巨大的財力,這些政聯企業的前景是令人憂慮的。一方麵是投資的效率。從去年新加坡GIC與淡馬錫的幾項投資來看,損失巨大,隻是完全沒有公開這些資訊。

另一方麵是這些龐大的商業機構,改變了政府官員的價值取向。經商與政治完全是兩回事,商業發展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部分,政府的總理,資政,部長親自領導這些商業投資公司,整個思維意識變成唯利是圖的商人,這對國家的長期發展是有害的。拿破侖有一句名言:“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政客經商,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要出問題的。

從現代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實例,比如榜鵝區的組屋開發,現在建好的全部都是遠離地鐵站的,地鐵站周圍雜草叢生,空置了將近十年了。顯然政府的目標是要將地鐵周圍的地段賣個好價錢。從企業贏利角度,這可能正確的,但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這完全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