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mijiaba的博客

不要製造民族仇恨,反對製造民族仇恨。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相互對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諒解。
個人資料
正文

當代藏傳佛教在國外(二)

(2008-04-26 00:43:53) 下一個
二、外國人對外介紹藏族和藏族佛教的曆史和現狀

    (一)早期基督教傳教士的工作
    公元1145年(我國古代金國陽陵王年代)敘利亞加巴拉主教在給教皇歐仁3世的信中第一次提到了一個生活在東方一個寶藏豐富,沒有貧困和盜賊的最為偏僻遙遠的地方的國王的名字,從此這個虛構的故事,引起歐洲人對尋找這個新地區的興趣。
    公元1245年(元定宗年代),意大利天主教柏郎嘉賓出使蒙古,在其《蒙古史》的報告中提到了他道聽途說的《波黎吐蕃》的故事。
    公元1253年(即柏之後8年),法國人魯布魯克赴蒙古,在其給國王的報告中也提到西藏盛產黃金、文字的寫法和草書,第一次描述了藏傳佛教的情況。其後在意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專門敘述了西藏情況。當時還有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1286-1331)描述了西藏的天葬、婦女發辮和宗教等情況。
    公元1580年出生於葡萄牙的德·安奪德,決心翻越喜馬拉雅山到具有無比吸引力的地方。1624年3月他和他的夥伴馬克斯修士從葡萄牙出發,四個月後到達西藏阿裏,古格王朝的紮布讓。對西方傳教士的到來,受到古格王和王妃特殊的熱忱歡迎。並發文準許去傳教,視他們如喇嘛,給予許多優惠條件(提供處所,準建教堂,不幹擾其活動)。1626年8月複活節那天,古格王助資修建的一座基督教堂,建立在古格王朝首都紮布讓的土地上,此事引起古格國王弟兄和格魯派喇嘛們的不滿,加之國王宣布剝奪喇嘛們的部分收入,矛盾激化,他們引來了拉達克的軍隊,紮布拉的傳教區被洗劫一空。後來雖經安奪德、馬克斯努力,最終歸於失敗(安奪德、馬克斯未能回歸故裏)。但安奪德留下了許多關於藏傳佛教的記載,如喇嘛們的衣、食、住、行,辯經、跳欠、喇嘛治病、宗教儀式、摩頂、打鬼和教理。
    公元1658年(清鹹豐年間),奧地利傳教士白乃心(約翰格魯伯)和比利士傳教士吳爾鐸(道維爾),二人先後兩次到中國,第一次從澳門到北京三年,第二次於1661年10月到拉薩。白和吳是第一批到達聖城拉薩的歐洲人。白是第一個向西方介紹拉薩和五世達賴喇嘛的白種人,他提到最多的還是藏傳佛教,他也是第一次提到嘛呢輪的人。白的記述再次引起歐洲人對西藏的強烈興趣。
    公元1712年(清康熙年間開始),一個年方27歲的意大利人德西德裏決心到西藏傳教布道,1715年6月他和夥伴葡萄牙籍神父弗雷勒先抵達拉達克首府列城,受到拉達克王的召見。8月初他們踏上了去衛藏之路,途中有幸遇到蒙古王宮遺孀嘎薩爾總指揮,在她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於1716年3月18日抵達拉薩,並受到拉藏汗的照顧。在拉薩的六年裏,他刻苦學習藏文和寫作,想用藏文批駁藏傳佛教,宣揚基督教,要讓拉藏汗皈依基督。公元1717年1月,他完成了《黎明驅散黑暗,預示旭日東升》的書,並呈閱拉藏汗。拉藏汗讓他和喇嘛們辯論,後來由於遭受蒙古準噶爾部襲擊拉藏汗,辯論未能進行,白經六年所著4卷:第一卷批判藏傳佛教靈魂輪回轉世說:第二卷反對空性論;第三卷解釋基督教教義;第四卷《西藏紀事》,廣泛深入地記述了西藏各方麵的情況。他是第一個詳細描述達賴喇嘛轉世情況的人,由於他的經曆、博學,成就輝煌,在西方享有崇高的聲譽。
    1728年德西德裏返回羅馬,雖經努力,但最終重返西藏傳教的願望破滅。與德西德裏同時到拉薩學經,並向外介紹藏傳佛教的還有意大利人神父奧拉濟奧,他在拉薩度過了33年,向西方全麵介紹了藏傳佛教,並用意大利文翻譯了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等。
    總之,早期的藏傳佛教僧侶們保住了這塊土地的聖潔性,外國傳教士們的不懈努力,終歸失敗,但是通過他們把藏區,藏族和藏傳佛教的情形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了歐洲。從一定意義上講,為今後在西方傳播藏傳佛教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二)近現代外國人對藏傳佛教的介紹和研究
    德西德裏後的大約100年間,西方對西藏的探秘和研究無大的進展。從十九世紀初,又有人開始執著於西藏和藏傳佛教的研究,其中最傑出的有兩個人。
    匈牙利人齊瑪(1783-1842),他愛好廣泛--神學、地理、醫學和哲學,並立誌尋找母語淵源。後來他成為西方藏學的開山鼻祖。公元1820年1月他踏上旅程在拉達克羊拉寺學了三年藏文,並接觸大藏經。他是西方人中第一個接觸大藏經的人,後幾年又到其他寺院繼續鑽研大藏經。公元1834年他的著作陸續出版,其中有《藏英辭典初稿》,同時發表《藏語語法》。1837年發表《對甘珠爾的分析和丹珠爾內容要略》,在歐洲刮起了一股研究、翻譯藏傳佛教典籍的旋風。他很有預見的指出,"對西方最有吸引力的必定是藏傳佛教的坐禪修持。"最後他沒有找到母語淵源,卻為藏傳佛教的傳播做出了極大貢獻。
    第二個人是意大利藏學家圖齊(1894.6.5-1984.4.5),他知識淵博,論著精湛,在西方藏學界享有盛名。從1929年到1948年他曾先後8次赴西藏考察,1950年到1959年6次到尼泊爾考察,後又到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為他的東方學研究,尤其是藏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1950年開始主持編發《羅馬東方叢書》到1985年出版《紀念圖齊東方學文集》為止,有關藏學的有34種,其中涉及藏傳佛教的11種,著名的有《現觀莊嚴論》、《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欽則〈衛藏聖跡誌〉譯注》、《法稱的〈量釋論〉》、《紅史》、《布敦活佛傳》等。他自己的著作一生有360餘種,涉及各個領域,其中有關藏學研究的論著百餘種,聞名於國際藏學界的有《西藏的宗教》、《超越喜馬拉雅的古代文明》 等七、八種。他死後至今國際藏學界還無人替代他的領導地位。 
    這個時期(即喬瑪和圖齊),對藏傳佛教的研究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德國人舒密特(1799-1847)和施夫耐(1818-1879)、法國的富科(1811-1894)、柔克義(1854-1914美駐華大使)、勞費爾(1874-1939)等人,他們將許多藏文的藏傳佛教典籍譯成本國文字,或進行研究和介紹工作,到後來又有德國、英國、荷蘭、美國、法國等國學者發表了許多著作,研究工作進入更深入更全麵的階段。特別是藏傳佛教的密宗受到重視。美國的研究後來居上,許多大學如印第安那大學、加州大學等六所大學均設有藏文和藏傳佛教的課程。
    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藏學的天下,日益增加的西方藏學研究者無疑為西方普通人士接受藏傳佛教打開了方便之門。

    三、當代藏傳佛教僧侶向歐美國家傳播藏傳佛教

    (一)傳播的概況
    藏傳佛教在西方的弘揚,光靠基督教人士的推動,研究者們的探討,熱心人的提倡是遠遠不夠的。要想使西方人全麵、徹底了解一項他們知之甚少的東方宗教--藏傳佛教,必須靠一大批精通該宗教的導師們的異乎尋常的努力,特別是同時了解西方人生活和思想以及語言文字的人才行。值得慶幸的是一批又一批雪域高原的僧侶們走出家門、寺門,走出國門,到西方開拓新領地。他們順應和接受一個新的不同於西藏的社會、文化生活和環境,結合西方特點,把藏傳佛教深奧理論通俗地弘揚了出去。他們正在實踐著蓮花生大師的預言:"當鐵鳥飛翔,鐵馬奔馳的時候,佛法將弘揚到紅皮膚人的土地上"。他們很快適應環境,有的還俗娶妻,但所有的人的一個強烈願望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弘揚佛法,他們到處蓋寺廟,建中心,到處奔波,宣揚教義,取得了很大成就。這些傳教者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從事傳播事業,一種是埋頭佛學研究,以簡捷的方式傳播。它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群體,缺了哪一個都沒有藏傳佛教今天在西方的傳播。
    英國: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藏傳佛教各宗派傳入英國,並積極開拓發展。當時是一些逃亡西藏的僧侶們來到西歐,從事弘法活動,他們人數很少,卻相當活躍,並以後來者居上的姿態,震憾著英國佛教界。他們所建較大藏傳佛教中心有:
    "噶舉派桑耶林西藏佛教坐禪中心"。這是1967年由西藏喇嘛阿貢和仲巴活佛在蘇格蘭創立的,是藏傳佛教在英國的第一個坐禪中心。
    "康藏之家"。是繼桑耶林之後成立的另一個噶舉派桑耶林西藏佛教坐禪中心,1973年11月12日由奇美活佛創立。
    文殊師利佛學院。1976年創立,宣傳格魯派教義。
    蓮花生佛法中心。是寧瑪派駐倫敦和巴黎的坐禪中心,是由西藏喇嘛索甲活佛創立,講授坐禪、瑜珈與密宗技術,深受法、英信徒歡迎。
    "薩迦派佛法中心"。是西藏辛雷活佛等於1977年創建,是薩迦派在英國的唯一道場,介紹薩迦曆史,發行《通訊》、《佛學》等季刊。此派在英國藏傳佛教界最受歡迎,日本的禪宗次之。英國約有佛教徒12萬人,其中藏傳佛教徒占50%。
    德國:在德國弘揚佛法的第一個人是德國學者奧登堡(1854-1920),從1905起他開始發行歐洲第一份佛教刊物《佛教徒》,內容包括大乘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密宗。
    1952年藏傳佛教團體開始在西德出現,德國人喇嘛戈文達(1898- ),在西柏林創立了"聖彌勒曼陀羅西方教團",1947年他皈依藏傳佛教。1953年來自蒙古、西藏的藏傳佛教徒,在柏林建起了歐洲第一座藏傳佛教大佛寺"聖彌勒寺",宣傳密教教義,1967年起由戈文達主持。
    1989年德國佛教徒約有20000人,大多數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極少數人信奉西藏密宗,人們說"德國的佛教徒是理性的佛教徒"。
    法國:上世紀60年代後期,逃亡西藏的一些僧侶來到法國,其中寧瑪派僧侶在卡斯特朗市建造起占地120公頃規模宏大的藏式的寺院烏金滾桑卻林寺,每年有大批的法國和歐洲的藏傳佛教徒在此學習密法。到70年代法國成為歐洲佛教活動中心,一直進行中文、藏文、巴利文經典翻譯的事業。1989年法國佛教徒有50萬,其中7.5萬人是法國的本地人。
    比利時:1971年,首都布魯塞爾成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在歐洲傳播活動基地和研究寧瑪派教法中心。在此創建了寧瑪派的金剛寺院和歐洲第一座寧瑪派寺院"烏金滾桑卻林寺",以其古老的教法,緊扣西方現代社會弊病進行說教,教授儀軌、瑜珈術等,出版宣傳品,吸收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入教。
    希臘:1973年西藏僧侶在雅典創建了"烏金滾桑卻林寺",繼布魯塞爾之後,雅典亦成為寧瑪派在歐洲的弘法和活動中心。
    美國:佛教傳入美國有百餘年曆史。20世紀50年代(即1950年以後),藏傳佛教格魯派開始來美弘法,70年代以後更甚。1955年格魯派的蒙古僧人旺格格西(1901- ),應邀到美國傳法。1958年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美國喇嘛寺院",教授蒙、藏文和經典,影響較大。1965年起藏傳佛教在美興盛起來,原因在於大批的藏傳佛教寺院在美國建立,藏人難民社區陸續在美國出現,大批西藏學者在美國各大學任教,藏式的坐禪中心引起了眾多美國人的興趣。1968年寧瑪派大師塔尚,來到美國建立了西藏寧瑪派坐禪中心,後又建立了學院、出版社、鄉下中心等機構。教授方式適合美國人,因而很受歡迎。70年代後,具有神秘色彩的藏傳佛教尤其是密宗--普攝家居,實用性最強,引起美國人極大的興趣,很快普及開來,一些地方已經超過了禪宗。1990美國有佛教徒40多萬人,日蓮正宗教派占25萬人,藏傳佛教徒有20000人。
    在美國,最富影響的藏傳佛教僧侶是噶舉派的仲巴活佛(1939年-1987年)。他20歲就獲得博士學位,後到牛津大學深造,全麵學習了西方文化。1970年到美國,他成立了金剛界大本營(下屬許多機構)和那難陀基金會,同時著書立說,教授佛法,在美國影響很大,被美國人稱為"寶貴的教師"。仲巴是20世紀在歐美影響最大的藏傳佛教僧侶學者。他的法嗣是美國白人雷奇,其法名是壇竺,意為"燦爛的護法者"。
    此外,在美國較有影響的藏傳佛教機構還有:
    1972年在加州創立的薩迦派"西藏佛教救護中心",新澤西州的噶舉派"美國喇嘛廟",1973年格林斯創立汛智學會,1978年在紐約建立了法輪寺等,如今藏傳佛教的四個主要教派,在美國建立了數百個道場,佛法和習禪中心。由藏傳佛教專業出版社"雪獅"和"智慧"等等,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和大學生相繼進入藏傳佛教之門。
    藏傳佛教在歐美的傳播數字。據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不完全統計,在歐美各國藏傳佛教寺院、坐禪中心、佛學院等的分布情況是:
    美國50餘座,瑞士3座,希臘2座,意大利1座、奧地利1座、芬蘭1座、西德4座、法國13座、比利時6座,挪威1座,瑞典1座,另有佛學會的學院、中心近30個,到80年代末,法國的藏傳佛教已擁有40多個坐禪中心,10000多信徒。在歐美已知名轉世的外國活佛有4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