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宗教眾多,教派林立,它影響到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到信教群眾一生的生活。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這就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據1991年大英百科年鑒統計,1990年全世界252個國家(地區)的52.92億人口中,信仰各種宗教的人口達到41.93億多,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0%以上。其中佛教有3億多信徒,基督教17億多(包括天主教徒10億、新教4億多、東正教2億多),伊斯蘭教9億多,另外,還有印度教徒7億多。
1、佛教:有2500多年的曆史,由公元前六、五世紀時期的印度釋迦王族的悉達多·喬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5年)創立。其後陸續傳入周邊國家,並形成不同特色的國家和民族的教派。分為北傳、南傳和藏傳,把傳入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大乘教佛教叫北傳佛教。把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複經緬甸又傳入中國雲南省傣、崩龍、布朗等少數民族的小乘佛教叫南傳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在公元前2世紀。把傳入西藏、內蒙、蘇聯的佛教稱為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主要是用藏文譯傳的。傳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紀,主要是從印度、尼泊爾傳入,部分是從漢地傳入的。近現代佛教又先後傳到了英國、法國、蘇聯、德國、匈牙利、瑞典和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
信仰藏傳佛教的國內民族和人口(2000年):
藏族:青、藏、雲、川、甘地區--541.6萬人
蒙古族:內蒙,青海地區--581.3 萬人
土族: 青海--24.1萬人
羌族:四川(部分):--306萬人
門巴:西藏(寧瑪派較多)--0.89萬人
納西 :雲南麗江(部分)--30.08萬人
普米:雲南(部分)--3.3萬人
漢族:藏區(部分)--約50萬人
共1600萬左右。
2、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發詳地在西亞巴勒斯坦地區,據基督教典籍記載,是由耶穌所創,他生於公元前7年(另說公元前4年)。基督教是從猶太教中改革發展過來的一個宗教,有二千年的曆史。公元1054年發生教派之爭,成為東正教和天主教以及名目繁多的新教教派。在我國基督教特指新教,亦稱耶穌教。這裏講基督教是廣義上的基督教,最初傳入我國是在唐代。有1300多年曆史,當時叫"景教",很快就消失了,後來到13世紀、16世紀、19世紀,又幾次傳入,但都歸於失敗。鴉片戰爭後,即1840年後,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才大量傳入中國。天主教廣泛傳播於南歐、西歐等多數國家,美洲、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亦有不少。東正教主要傳播於東歐、東南歐等國。如俄羅斯、希臘、保加利亞等國。
3、伊斯蘭教。伊斯蘭(是和平、順從之意),是公元7世紀初(大約在公元610年前後)由生於麥加古來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的穆罕默德(公元570年至653年6月8日),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地區創建的宗教。有近1400年的曆史。到公元8世紀伊斯蘭教對外擴張,發展成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世界上有近10億人信仰伊斯蘭教,分布於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0多個國家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如伊朗、沙特、埃及等,為伊斯蘭教製約著國家政權,伊斯蘭主要分布於西亞、北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最初傳入中國是在公元7世紀中葉唐永徽二年(公元652年),之後明清時逐步發展起來,現在全國有10個少數民族約1400多萬人信仰伊教蘭教,主要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撒拉族、烏茲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東鄉、保安族。
一、藏傳佛教在蒙古國和原蘇聯的傳播
(一) 在蒙古國的傳播
蒙古流行的佛教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係統,蒙古人自稱為"佛之教"。16世紀後藏傳佛教廣泛在蒙古傳播,17世紀中葉的格魯派成為主流教派。1641年(清順治年間)喀爾喀大封建主土謝圖汗滾布多爾濟兒子被宣布為活佛,法號"哲布尊丹巴",集政教大權於一身。1911年清朝被推翻後,蒙古自治。1921年革命勝利後,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國家廢除政教合一體製。1926年9月蒙古國對佛教按法律進行管理,根據當時的蒙古憲法和頒布的《關於教會和國家分離的法令》,禁止宗教信徒勒索布施,宗教職業者須服從國家法令,當時隻保留了呼圖克圖(清朝所封)和呼畢勒罕製度。上世紀30年代中期藏傳佛教還很發達,全國有800多座寺院,2300多個小廟,喇嘛約占全國男性的一半,約90000名。40年代後國家采取了嚴厲的措施,許多寺院被封、被撤,喇嘛還俗,廢除了寺院的各種製度和權力,蒙古全國隻開放首都烏蘭巴托的甘登寺一個,佛教勢力和影響削弱,直到1990年。近年來,蒙古國對宗教管理政策有所改變,佛教作為傳統文化和習俗受到了重視。
蒙古國佛教現狀。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蒙古的政教關係開始緩和,尤其是蒙古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信仰自由的外部環境更加寬鬆了,目前宗教正在複興,開放了較多的寺院。目前蒙古國現有佛教組織和教育機構的情況是:
蒙古佛教聯盟。成立於1961年,並於當年做為地區佛教中心,加入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下設主席、副主席,目前與30多個國家及宗教組織建立了聯係。
亞洲佛教會議組織總部。根據蘇聯、蒙古國、斯裏蘭卡、尼泊爾佛教徒的倡議,1969年12月在烏蘭巴托成立。1970年6月來自15個國家的佛教組織在烏蘭巴托召開了會議。至1986年召開了七屆全體大會,1982年召開第六次會議時,再次邀請達賴喇嘛與參加會議的僧侶會麵。
甘登寺。上世紀80年代由蒙古國國家投資修建成立圖書館,開展保護和研究工作。現有常住僧侶120人左右,他們主要靠信徒捐贈和國家津貼維持生活。每年2月舉行法會,人數較多。
其他寺廟。1990年4月後開放了幾座較大寺院,如建於1586年的額爾德尼寺,建於20世紀初的觀音廟,各有喇嘛20多名。現在蒙古國仍然規定必須保持政教分離的原則。政府和宗教團體皆不幹涉對方的事務,並成立專門機構協調政府和寺院領袖之間的關係,指示行政官員,協助部分寺廟的重建工作。
蒙古佛學院。創辦於1970年,設在烏蘭巴托,主要培養蒙古和俄羅斯(原蘇聯)的佛教僧侶幹部,一些年輕學僧還派往日本、斯裏蘭卡、尼泊爾、印度等國見習。學院現有60多名學員,蒙古和俄羅斯各占一半。
蒙古佛教徒的主要宗教活動有"白月節"。蒙古人崇尚白色,正月為白月,從初一至十五,人們到寺廟裏過節。紀念釋迦牟尼誕辰,"成道涅槃節"(4月7日、8日和15日)。轉彌勒節(6月4日或6月15日舉行),曆時兩天,誦經和轉經,熱鬧非常。還有燈節,在陰裏10月24日舉行,是紀念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內外燃燈供佛,故稱燈節。
(二)藏傳佛教在俄羅斯
在俄羅斯佛教以藏傳佛教格魯派為代表,17世紀自蒙古傳入。流傳於俄羅斯的五個地區:東西伯利亞的布裏亞特自治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南西伯利亞的圖瓦自治共和國,首府克孜勒;裏海沿岸西部的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府埃利斯塔;還有赤塔州和伊爾庫茨克州以及以列寧格勒(原彼得堡)為中心的蘇聯歐洲地區。據統計佛教徒有50萬人,絕大多數是操持蒙古語的布裏亞特人、圖瓦人、卡爾梅克人和少數的俄羅斯人。
早期傳播。卡爾梅克人早在16世紀末居住在中國的準噶爾地區時,就皈依了藏傳佛教。17世紀遷居伏爾加河下遊後,保持了自己的信仰,並將一些藏文佛經譯成了卡爾梅克文。18世紀上半葉,外貝加爾山地出現了西藏和蒙古的喇嘛,多數住在外貝加爾的布裏亞特人很快信奉了藏傳佛教。1758年建立了措果爾紮倉。寺院住持堪布o道爾濟o紮亞耶夫成為整個布裏亞特僧侶界的首領,尊為"班智達堪布喇嘛"。在圖瓦境內,喇嘛教排擠和吸收了當地的民間信仰-薩滿教,並於17世紀確立起來。
19世紀末,在布裏亞特興起藏傳佛教革新運動,布裏亞特的喇嘛們將藏傳佛教傳入俄羅斯歐洲地區,少數俄羅斯人開始信奉藏傳佛教,並在彼得堡建立了一座寺院。蘇聯十月革命前,在俄境內有寺院150座,喇嘛1.3萬人,其中布裏亞特有45座寺院,喇嘛1500人,圖瓦有寺廟28座,喇嘛4000人,卡爾梅克有寺院69座,喇嘛5000人,阿嘎布裏亞民族區有寺院8座,喇嘛2000人,列寧格勒(彼得堡)寺院1座,僧侶20人。
曲折道路。上世紀30年代,蘇共提出"階級矛盾尖銳化"口號,開始實行極左路線,寺院被拆毀或關閉,喇嘛受到壓製和被迫還俗。在強大的反宗教宣傳麵前,信教群眾的信仰轉入隱蔽。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突然發動了對蘇聯的襲擊,衛國戰爭開始。這個時期反對入侵,保衛祖國成了首要任務。為了團結人民一致對敵,蘇共對宗教采取了一些寬容政策,成立機構,製定管理章程,恢複宗教活動。積極參加國際性的宗教活動和交往,這個時期蘇聯比較有名的佛教活動家有4位:一是比季亞·丹達龍(1914-1974),被認為是中國塔爾寺章嘉活佛的轉世者,1974年10月26日在獄中去世,是俄羅斯當代歐洲佛教的創始人,1920年被推為"大寶法王",在宣傳宗教方麵做出了貢獻。二是桑吉·狄雷科夫(1912- ),布裏亞特人,學識淵博,有著作40部,擔任蘇聯宗教委員會佛教顧問。三是埃爾迪涅耶夫(1903-1990),布裏亞特人,曾任蘇聯佛教徒中央宗教管理局主席,尊稱堪布喇嘛。四是蒙科·齊比科夫(1908- )布裏亞特人,曾是伊沃爾嘎紮倉的喇嘛,1990年10月擔任新一屆蘇聯佛教宗教管理局的新首腦。
佛教的複興。從1988年以來,蘇聯各種宗教開始複興,登記的新的宗教團體越來越多,在布裏亞特境內就新建了16座新的紮倉,在列寧格勒當局把一座過去的紮倉交給了佛協,在西伯裏亞的基任金斯克區被毀的佛塔遺址上興建起一座仿照尼泊爾式的高33米,周長176米的大佛塔。注冊登記的佛教團體由1988年的3個增至1990的10個,分別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等10個城市。
1989年以前,蘇聯全國隻有兩座寺廟:伊沃爾嘎紮倉位於烏蘭烏德市南部,喇嘛40人;阿嘎紮倉位於赤塔州的阿嘎布裏亞特民族區,喇嘛20人;愛利斯塔市過去就有小廟一座,又修了一座新寺。1988年將赤塔州的一座古老寺廟,(措果爾紮倉)歸還給了當地佛教徒。為滿足住在莫斯科的蒙古人和信仰佛教的外國人宗教生活需要,在莫斯科修建了一座國際佛教文化中心。1989年6月將位於列寧格勒市濱海大街的一座喇嘛廟(1919年建)交還給了該市佛協,寧瑪派、噶舉派加入了該協會。目前該市有佛教徒500多人。1991年3月在伊沃爾嘎紮倉開辦了佛教學校,為布裏亞特、卡爾梅克和圖瓦的學生學習佛教創造了條件。目前,最有生命力的還是以藏傳佛教形式出現的節日,在布裏亞特的圖瓦,主要節日活動基本上與蒙古國的類同,如白月節,轉古拉,轉彌勒節,祭鄂博等等。
俄羅斯佛教界與達賴喇嘛關係密切,從1960年開始達賴喇嘛及其左右經常訪問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