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抵製奧運:西方社會可恥地用人權來綁架奧運精神

(2008-04-09 14:46:45) 下一個
不過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如今中國社會所享有的自由氛圍以及這個國家的繁榮程度都是他們以往未曾體驗過的。對他們而言,奧運會就好似一場慶祝盛會,慶祝他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取得的各項進步。---摘自《華爾街日報》2008年04月08日文




  從第23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以566環摘得那屆奧運會首枚金牌開始,到第28屆希臘雅典奧運會,中國六次奧運奪得112枚金牌。許海峰的那一槍打出了中國人的激情,也開始了中國人的奧運情結。許海峰、李寧、郎平、高敏、伏明霞、李小雙、王義夫、鄧亞萍、王軍霞、孔令輝、熊倪、田亮、占旭剛、劉翔等等,一個個閃光的名字讓中國沸騰,那些名字述說著中國的光榮,那些名字寄托著中國人的夢想。“東亞病夫”,一個屈辱的名字被許海峰擊潰,“中華雄獅”一個光燦的名字也被後來的奧運健兒們奮力扛起。





  曆史被刷新,恥辱被刪除。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高速增長,國力日益強盛,在國際社會中的聲望也不斷提高。走過了被人淩辱的歲月,跨出了被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日子,也拆除了自我封閉的柵欄。中國,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中國人,也以一種自信向世人證明雄獅已醒。不滿足隻做經濟強國,而要做世界秩序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是走向了繁榮後的中國人的普遍夢想。奧運,無疑是中國奔向這個夢想的理想契機。德國美茵茨大學教授、著名奧運經濟學者霍格爾.普雷斯就說:“所有的大型體育賽事都是全世界轉播的,主辦地將得到免費展覽的機會。而改變,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這就吸引了很多不是直接與比賽有關的行業。賽事結束後,這些城市還將迎來更多的旅遊者和更多的國際會議。”而“最重要的是國家形象的大幅提升。”奧運盛會會給中國提供一個展示國家綜合能力的平台,最能夠徹底洗掉披在中國身上和糾纏在中國人心頭的“東亞病夫”屈辱的名字。




  正如華爾街日報文章《火炬接力“插曲”多,中國民眾情激憤》中所言,“如今中國社會所享有的自由氛圍以及這個國家的繁榮程度都是他們以往未曾體驗過的。對他們而言,奧運會就好似一場慶祝盛會,慶祝他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取得的各項進步。”中國的確太需要一個證明的平台,中國人也太需要一個發揮自信的舞台。而近段時間發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卻還帶著上世紀的眼光來看今日的中國,還停留在“對中國殖民”的思想裏麵。人權,人權,又見人權。一個對異己進行偽合法化攻擊的名詞,被西方社會喊得朗朗上口。中國對蘇丹的經濟援助和人道主義救助因為沒有附加人權,而被西方斥為不人權,就出現了斯皮爾膊格抵製北京奧運的借口;西藏發生的打、砸、燒、搶暴亂事件,因為中國政府的製止,又被西方媒體群起造謠,還指責中國政府幹涉“和平示威”,就有了法國總統揚言不出席北京奧運;還有那個什麽“維權衛士”胡X事件,散布顛覆政府抵製奧運的胡X違了法被判刑,還是西方那幫人權家們跳了起來,綁架奧運來毀滅中國的法律。




  26歲的北京城市規劃人員韓海靈說:“抗議者應該來這兒親眼看看,他們不知道這裏的情況,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他們被媒體誤導了。中國政府處理西藏問題的方法是正確的。”27歲的中國女子沈雙說她為了支持北京奧運會專程從馬賽來到巴黎。她不僅把國旗畫在臉上,還一路小跑跟隨著火炬護衛人員,無視沿途抗議者的口哨聲。“我能一天都這樣跑下去,”她說。(華爾街日報)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們可以從北京奧運的主題口號中聽出看出,中國人詮釋的奧運精神。體現了作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核心和靈魂的人文奧運所蘊含的和諧的價值觀,那就是和平進步、和諧發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這樣一個全世界的共同的理想。中國人滿懷熱情地迎接奧運的到來,卻被西方社會的人權觀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在西方國家的媒體到處充斥的誣蔑歪曲中國的謠言,這難道僅僅是西方社會對中國不了解而產生的誤會嗎?西方社會為何就看不見中國這幾十年來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被冷水潑醒的中國民眾這才真正看清了西方國家所鼓吹的人權的實質,這才有了海外華人抗議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這才有了近期的中國民眾對赴拉薩報導的西方國家記者發起騷擾電話的活動,狂轟濫炸的手機短信和電話威脅。這不是民族主義的情緒宣泄,這是真正認識了西方媒體其實就是對懷有偏見國家的造謠機器,是從西方人權觀裏醒悟過來後的中國人對人權冷水的熱處理。




  最後,八角魚就用供職於一家人力資源谘詢公司的韓宏毅的話來為本文結尾,“首先,想搞破壞的隻是那麽一小群人,而且很明顯這背後隱藏有某種政治目的。我是從網上知道這些抗議事件的,這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不公平,我們盼奧運已經盼了好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