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得與失[TXSH]
(2008-04-24 14:35:25)
下一個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過去幾千年裏,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習慣了自然經濟環境的中國窩藏在祖先的業績裏麵自得其樂,逐漸失去了與外麵世界的接觸。當一聲炮響夾著罌粟的煙霧轟開了我們的大門和彌漫了我們的靈魂,從昂首東方的雄師轉眼變成了一頭睡獅,還屈辱地接受了“東亞病夫”這個讓我們含羞的名號。中華民族怎麽了?帶著這個疑問,無數的先輩們開始了尋求拯治我們這個處於危難的民族的願望,把眼光瞄準了現代文明誕生地的西方社會,艱難地踏出已經破敗的國門,從西方社會帶回了拯救我們民族的藥方。但是,西藥並不是萬能的,它的毒副作用也很快地並發出來。在經曆了西醫治療失敗後,中國人逐漸明白了隻有將中西醫很好地結合起來,也許才會給我們這個民族愈合的希望。就這樣,中國共產黨人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將中西醫結合應用到臨床來拯治危難民族的任務。
中西醫結合應用到臨床,就是立足於中華傳統文化,著眼於中國的實際情況,借鑒並揉進代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西方理念。第一次洋為中用的實踐,讓中國最終擺脫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殖民,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實踐隨著西方勢力在中國的消失,勝利後的樂觀在很長一段時間表現為一種急躁的情緒,並且迅速膨脹成自負。在這段時期,盲目的樂觀和急躁的情緒嚴重地破壞了我們的經濟發展秩序。客觀上,西方勢力對從中國土地上的撤退心有不甘,而對新生的中國進行圍堵和破壞。主觀上,我們無法忘記西方社會帶給我們的恥辱,而對西方社會懷有強烈的排斥和抵觸。從而,主客觀上都製約了中國與戰後形成的以西方社會為核心的主流世界融合。水,隻有流動起來,才會產生能量,才會帶來效益。而這段時期的中國,不論是客觀上的被西方社會封堵或者主觀上的自閉,都事實上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從西方強權轟開中國大門把窩在祖先業績裏麵自樂的中國人敲醒,到近代中國無數先烈懷著救國理想,前仆後繼尋找救國之路,最終找到中西結合這個藥方把中國從西方列強的鐵蹄下解救出來;從睡獅初醒發出的一聲猛嘯擊潰西方列強,又回到自力更生獨自發展的故步自封。這段時期最大的夜色就是,我們承受著經濟的霪弱,但卻享受著精神的富足。
不可否認,越來越遲鈍的經濟體製不符合中國的發展,要改變這個經濟體製就得與外麵建立廣泛的聯係,吸收外麵的新鮮空氣。1978年,作為對中國的發展最具影響的一年被寫進了中國的曆史,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這一年召開,從而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農村生產責任製的落實,給農民帶來了積極性,盤活了農村經濟,逐漸解決了中國社會中的最廣大的人群的溫飽問題。農村改革的積極效應,也鼓舞了城市的改革信心,隨著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大量擁進城市,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活力也刺激出城市的競爭壓力。中國的改革開放掀起的熱潮吸引著世界的眼光,走出去學習和引進來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以及設備和資金,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大變革在中國熱火朝天地上演。從1978年改革開放的序幕到2008年的今天,我們逐步享受著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物質文明,快樂並幸福著。
的確,改革開放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但是,在改革開放已然走過三十年後,我們回顧一下在這三十年中的得與失,我們又不得不麵臨另一個問題的困擾。
物質的豐富多彩與精神的赤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與西方社會的日益緊密的接觸中,在嚐到從西方社會引進的技術、管理和資金優勢的甜頭後,我們同時又不知不覺地把西方社會的代表個人私欲的價值觀和某些垃圾文化一並咽進了肚子。本來就遭到了嚴重破壞的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被西方社會的垃圾文化給蠶食,逐漸退出了中國的主流文化,加上追求經濟增長和利潤成為中國新的主導思想,精神產品被遺忘,從而導致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被荒蕪。如果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得到的是物質上的充足的享受,那麽失去精神家園恐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最大過失。在一個沒有精神家園寄托的社會裏,物欲橫行結合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使某些中國人滋生出極度的自私變態心理,這些人往往從個人利益出發,隻講獲取,而吝談付出,隻要求國家對他要有個承諾,卻省略他應該對國家盡的義務甚至在他們的頭腦裏就隻有自己而沒有國家的概念。
中國在物質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社會缺乏缺乏精神依托,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