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之家

生活總是忙忙碌碌。偶爾放慢些腳步,看看兩邊的風景,心情竟也變得悠閑起來。
個人資料
正文

煉獄三年-10

(2013-11-05 07:54:28) 下一個
2009. 9. 12


昨天我們收了一個慢性白血病急性惡化的女病人,
40多歲,看上去象有60多。

血小板隻有1,聽好了,是1,正常是100-300!全身哪都在往外冒血,胃腸道、呼吸道、皮膚粘膜。上了呼吸機,因為休克必須中央靜脈插管給升壓藥,可誰敢給血小板隻有1的人靜脈插管呀,那不等於是捅個口子放血嘛!隻好一邊輸著血小板,一邊讓外科硬著頭皮上。還好插管順利,昨天到今天總共輸了有20多個單位的血小板,N多袋血,胃腸道呼吸道的出血已經有所減少。

今天早上我都不想再去看她。那不是一個病人躺在那,她已經死了,雖然血壓還靠三種升壓藥維持著,呼吸還靠呼吸機繼續著。她全身到處都是淤斑出血斑,幾乎沒有一處皮膚是好的,連臉上都是,麵部已經扭曲,兩隻手都已經烏黑了,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不忍目睹。應該讓她安靜地離去,而不是讓她繼續承受這種痛苦和折磨。

我們和她的父親還有兄弟姐妹談了,他們都很理解,願意考慮臨終關懷,可最後的決定要由她的丈夫來定。

我們和她的丈夫談了很多次,這是個脆弱但堅持的男人,每次談就哭,說他理解我們所說的一切,但他不願意放棄。

我們告訴他現在沒有辦法治她的病,我們隻是在用藥物和儀器維持她的心跳呼吸,他說能不能維持她的心跳呼吸到可以治療她的病的新方法出現;我們說她可能已經腦死亡,也就是即使她還有心跳呼吸,也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他說隻要還有心跳呼吸她就沒有死;我們說能不能考慮
DNR-B,也就是我們維持目前的治療,但如果她的心跳停止了,我們不要進行心外按壓,因為那將是無效的,也會對她造成更多的內髒出血,他就不說話了,不願意給我們回答。

我理解他的傷心,他需要時間,可我實在不忍再看這個全身已經越變越黑的女人。

ICU,臨終關懷是個每天都要麵對的問題,繼續或者放棄,是很多家屬必須做出的痛苦決定。

我曾經和一個臨終關懷的護士做過一次出診。

那是一個
99歲常年心衰的老太太,三天兩頭就得送醫院,估計壽命不會超過6個月了,最後老太太和兒女們都決定,不要再往醫院送去抽血輸液檢查折騰了,就在家裏實行臨終關懷照顧和治療。

老太太住到了自己熟悉的家裏,家裏備有臨終關懷藥箱,主要就是止痛藥嗎啡等對症處理的藥物,護士每周去家裏看望她一次,根據症狀調整一下利尿藥的劑量。

我們去看她的時候她其實已經時候不多了。她睡在一間布置溫馨的房間裏,身上蓋著十多年前她自己手織的大花毛毯,穿著一套別致的小花睡衣,手裏甚至還握著一隻可愛的絨毛小熊。護士剛給了她一針小劑量的嗎啡,她睡著了,看不出有什麽痛苦,很安詳,也許就這樣永遠睡去了。兒女們都圍在身邊。

那幅平和安詳的畫麵,和眼前這位女人的痛苦場景有天壤之別。

生老病死,人們似乎隻重視“生”,卻刻意忽略了老、病,尤其是死。

你不見一旦誰上了產科門診的名單,就會有無數的小冊子寄給你送給你,甚至還有專門的產前培訓課,告訴準爸準媽們生孩子是個什麽樣,應該做些什麽準備。

可你見過有任何醫院任何機構給你寄小冊子,教育普通大眾,尤其是老年人和他們的家屬們,如果老人生病了,尤其是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會是怎麽一個過程,應該做些什麽準備,讓這個過程順利平和。其實這是個比生孩子更普遍的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將要麵對的問題。

為什麽我們不能改變一下觀念,提前計劃好自己的最後一刻,告訴你的親人們,做到開開心心地活,體體麵麵地死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閑人忙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YYXHEN' 的評論 : 美國人不太在乎,你不見許多墓地就修在居民區旁邊嗎?每天開車都經過。能夠安詳地死在家裏,才是真正的善終。美國人也不忌名諱,還用死去的親人的名字來給小孩子取名以表紀念呢。
4娃媽 回複 悄悄話 你的觀點值得思考!

家屬對一個40多歲將死的人的反應和對一個99歲將死的人的反應應該是很不一樣的, 一個不該死,另一個該死了。
JYYXHEN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 我兩個朋友都是四十多歲才開始做住院醫, 她們都是有理想的人。 想問一個問題, 美國很多人在家中去世, 賣房子的時候不是很受影響嗎? 還是美國人不在乎。
閑人忙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ueen' 的評論 : 謝謝喜歡!
xueen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十分精彩!對做醫生的人太敬仰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