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文學城開始隻是隨便瀏覽瀏覽,為了得到留言權又去注了冊。我象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東逛西逛,看到的真是琳琅滿目,氣象萬千。老中青濟濟一堂,又熱鬧又有豐富生動的內涵。很多文章講出了自己相似的經曆和感受,也有很多文章深刻厚重,啟人心迪,對自己觸動挺大。
看著看著就開始技癢,我想,自己何不也加入進去,從中找到寄托心靈的家園。在女兒幫助下,我創建了自己的博客。
本來還在擔心,浩瀚如海的網絡上有那麽多的博客,每個博客裏有那麽多的文章,誰會注意到我這隻菜鳥,一看壇主是個老外婆,年輕人首先就趣味索然,年長的對網上的東西也未必有興趣。就在我靜候反應之時,小女兒興奮地告訴我:“媽媽,快打開你的博客!留言不少哪!”我一看,馬上心花怒放。網友們對我的厚愛和鼓勵讓我感激涕零。不一會,大女兒打電話來說:“媽媽,我的同事都看到你寫的文章啦!他們說你寫得不錯!”我一下來了勁,一麵忙著寫新的,一麵把以前寫的文章整理出來貼上去。在這過程中,我當然也碰到許多技術問題。例如排版問題,看到別人的博客門麵那麽漂亮光鮮,自己的稱為《寒舍》真一點不為過。怎麽辦呢?一麵寫一麵學吧。小女兒百忙之中教我如何把照片插到文章中,又幫我搞了個頭像。又過了幾天,小女兒驚喜地對我大叫:“媽媽,你的一篇文章上了頭版啦!”在那個星期,本周最受歡迎的博客我排名第十四。真的好開心!我開始有了成就感。
國內的出版社曾陸續出版過我的十餘本翻譯小說,從聯係到出書,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第一次印刷的數量大致都是八千冊左右。以後也很難有機會再版。印好的書,未必都能賣出去。也就是說,辛苦數月翻譯出來、努力數年終見天日的書,讀到它的人不過寥寥幾千。而我的博客,從二月十七日到今天三月十二日,短短的二十三天時間裏,光顧的人次已經達到23681人。在我前麵很多老前輩、老斑竹訪問者更是幾十萬上百萬,可見網絡是個人來人往信息最靈通思想最活躍的場所。
再說說報紙,本人的某些拙文曾經在北美的報紙上發表過,數篇甚至在台灣的《皇冠》雜誌刊登過,在各種征文比賽中也得過獎。可是那都是過眼煙雲。報紙看過後往垃圾桶裏一扔,過幾天你的文章也就被忘掉了。更有一些小報的編輯,要你文章時甜言蜜語,許諾給報酬,可是文章登過了,就裝聾作啞。你又不好意思為幾元、十幾元去催討。所以從此老外婆決定不再去掙稿費,也不用再費心機去為文章找出路了。現在寫文章隻為自得其樂。
把文章放到網上自己的博客中,就像放在自己的文檔裏一樣。比文檔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讀,有人評。我最喜歡的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這種互動。看看那些熱情的溢美之詞:“我常來看你的文章,非常溫馨的地方”“象這樣充滿靈氣愛心的文章真是百看不厭!謝謝分享!”(Dumartini)“阿姨寫得真好啊,篇篇都好看”(林子林子)對我三個孫女的誇獎就更多了,網友們用最美好的形容詞來讚揚她們,美麗啦,可愛啦,還有人稱她們為白雪公主、未來的華裔小姐、小精靈等等。那麽多熱情洋溢的讚揚和鼓勵溫暖了我的心,我寫感謝的回帖都來不及。
以前我隻有親人牽掛,現在有了網友牽掛。我回蒙特利爾的那幾天,一來雜事纏身,二來老是上不了文學城,幾天不發表東西,我大女兒打電話來說:“同事問我,這兩天怎麽看不到你媽媽的文章啦?為什麽不寫啦?”有人牽掛的感覺還真好哎!
網絡把人的距離拉得那麽近,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一天,我小女兒的遠在香港的朋友給我留了長長的話,說看到我的博客了,我也回了長長的話,就像近距離地在拉家常。
最讓我開心地是我的兩個女兒、我的親家公、親家母都在關心我的博客,而且以實際行動在支持我,幫助我。我們的關係因此而更加親密了。
我唯一覺得對不起的是我的三個外孫女兒,她們是我很多文章的主人公,但她們都還蒙在鼓裏。不知道她們已經上了博客,網友對她們的讚揚和鼓勵我也沒有讀給她們聽。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忽然醒悟:她們盡管還年幼,但她們也應當有知情權。等我回到波士頓,一定要把寫她們的文章讀給她們聽,把主要的評論也告訴她們,否則對她們是太不公平了。
作為結束語,我要說的是:蘇貝冬外婆隻要堅持每天給自己的寒舍添磚加瓦,相信天長日久,寒舍定會變成富麗堂皇的宮殿。
Je l'aime beaucoup, c'est parfait! À la prochaine!
正是網友間的互動越發使人留戀..
但首先是你的文字感動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