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病的最佳手段——-找到精神寄托

(2010-02-03 12:39:33) 下一個

           養病的最佳手段——-找到精神寄托


好不容易把下午最難打發的一段時間打發走,算算大女兒也該下班了,於是給她掛了個電話。


“在幹什麽呢?準備晚飯嗎?”我問。

“在看你的大作呢!”女兒回答。

我吃了一驚。我在網上發文章向來我行我素,網友之間可能還通通信息,女兒那兒我從來都不打招呼。而且,正是忙晚飯的時間,怎麽還會有閑情逸致去逛老媽的博客。

“什麽大作?”

“你剛發上去的。《小柔》”

“嗨,別看了,爸爸說我寫得不好,不象小說,平鋪直敘的,缺乏細節。我發上去兩天,好像也沒有太大反應,我都恨不得把它撤下來了。”

“千萬別撤!你的文章在我們這裏卻有轟動效應,否則我也不會撂著晚飯不做看你的小說了。”

“怎麽回事?”我看女兒不象開玩笑,便認真地探究起來。

女兒說,她們公司裏有個同事的姐姐是我的粉絲,我的每篇文章她都必讀無疑,讀了還要動員她妹妹去讀。

“今天中午我們在一起吃飯,就在談論你的《小柔》,當時飯桌上還有一些美國同事,所以大家隻好用英語交談,大家討論得很熱鬧,把美國同事的胃口都吊了起來,問這文章是英文寫的還是中文寫的,大有前去一讀為快的願望,被告知中文寫的後都表示很失望。”

我聽了心花怒放。馬上打開電話的擴音按鈕,讓老伴也聽聽。女兒察覺我情緒的變化,馬上趁熱打鐵,開導我說:“養病最要緊的是把士氣鼓起來。找到精神寄托。你喜歡寫文章就多寫些文章,以不勞累為原則。老爸應以鼓勵為主,不要潑冷水。”

女兒說得確實有道理,自從我回到自己的博客,我覺得精神振作了很多。在文學城這個自由天地裏,我可以暢所欲言,有了宣泄思想情感的渠道。自從我公開了自己的病情,很多從無來往的網友對我表達了他們的同情和關切,一些醫生給我留言或發悄悄話,指導我康複的途徑和應當注意的事項。

更讓我感動的是我女兒的那些朋友們,她們比我女兒更關心我的博客,她們讀了我的文章就會向我女兒去轉達。最後促使我女兒也去讀我的博客。我小女兒的一位大學同學甚至把我的文章複製到郵箱裏,發給她在中國養病的媽媽看。

那天晚上,老伴終於也認真地去讀《小柔》了,讀完後說:“寫得不錯。比你以前寫的文章都好,你可以拿這篇文章去參加《漢新月刊》的征文比賽了。

嗨!好一個楊柳條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蘇貝冬外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紅豆紅的評論:
也祝紅豆紅妹妹闔家春節快樂,虎年吉祥,身體健康!
紅豆紅 回複 悄悄話 為姐姐高興。
春節快樂,虎年平安。
蘇貝冬外婆 回複 悄悄話 已經發到悄悄話信箱
xinn2005 回複 悄悄話 阿姨,您有沒有email好讓我把我的聯係方式發給您?
蘇貝冬外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inn2005的評論:
太好了!謝謝您的支持,如何與您媽媽聯係?
xinn2005 回複 悄悄話 支持阿姨,希望早日康複.我媽媽比您大一歲,她30年來堅持練氣功,在經絡和養生方麵也有一些心得,如果您想和她交流,請告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