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清狂

曾是知青今未老,拏雲心事且論文
正文

論樂打油

(2008-07-09 21:15:01) 下一個
           論樂打油四首並序

  作者按:網上閑聊,合該隨寫隨棄。間有零星斷想,自以為發人所未發,姑錄之以待同好。

  賦格之為技,變化繁複,法度森嚴,但總要先立主題(dux),然後答、對,略似先點睛,後畫龍。主題可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整體的性格吧?以此觀之,漢民族之缺乏多聲部音樂傳統,實為今之樂人的大機緣。如果漢風的旋律帶來和聲、對位上的特殊困難,那就更妙了。從我做研究的經驗看,碰到自然、有趣而又富挑戰性題目,是大運氣。又,古樂、民歌中當不乏可用作賦格主題之精彩斷片,不知是否有人試過?

  外行話說得刹不住車,且打油一首,聊為收束:

 
       曾侯古鍾鏽斑斕,

        賦格技法自西傳。

        休歎漢家無巴赫,

        天留化機與後賢。 

 
  漢、魏樂府或更前且勿論,宋詞元曲的樂譜傳世無多,可靠者更少。譬如流行之“滿江紅”,譜為薩都剌所傳,另有詞牌(手頭無“雁門集”,記憶容或有誤);嶽飛的詞是抗戰時河北某教師填上的。白石道人以嫻於音律名世,嚐謂“滿江紅”之仄韻與曲不和,甚爾另作平韻之詞,以求配合完美。就此例而言,即令古曲傳世,也有重作之必要。

  今之文學專業的學生,注重章句者眾,講求欣賞者寡,遑論其他文化人。時代、地域、語言等固然造成欣賞障礙,古詩中許多曲折之情感、微妙之韻味,常有不可以言傳者,是更須解決的。所以,為古詩譜曲,非特有得於音樂,抑且有功於文學,甚或有益於中、小學之教育。有打油詩為證:

        古來歌詩總相連,

        無奈辭留曲不傳。

        今人欲識辭中美,

        轉倩樂師作鄭箋。


  “聲情並茂”,尚也,如今不多。大體說來,唱流行者以情勝,平庸者多失之做作;唱美聲者以聲勝,上佳者亦不免賣弄。阿鏜先生論聲樂,拈出“韻味”二字,發前人所未發。竊以為韻味一係於“字”,二係於“情”,興會所之,偶得其變;再加琢磨、固定,韻味是得。無情有韻,未之聞也。照例打油一首為結:

   妙法西來號美聲,

        癡迷學者欲忘情。

        村姑不知意大利,

        一曲能令淚如傾。

 
  純器樂給聽眾帶來的感受,常大異於作曲者的構想。粗心如我,聽前不讀說明,又全然外行,有標題也能給聽成無標題,把聽音樂變成做填空題。但音樂本身是不是也給了人縱其想象的由頭?風動、幡動,仁者心動?說不清楚的。聊打油一首以解嘲:

        琵琶聲動落寒星,

        滿座端容傾耳聽。

        彈到相思腸欲斷,

        一般垂淚各自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