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清狂

曾是知青今未老,拏雲心事且論文
正文

黎烈南:過客《海外遊子吟》歌詞探微(其三)

(2008-01-17 14:43:17) 下一個

六、我心悠悠

 

朗誦

 

雲水蒼茫,遙望神州,

有多少欣慰就有多少感慨,

有多少祝福就有多少擔憂,

海外遊子,萬裏回首

 

不難看出,本部分歌詞動人的奧秘之一,在於作者在每個段落都提到的大海。如前麵分析“家鄉”時所言,對遠離家鄉者來說,思鄉最切之時,夜間莫過於仰望高懸天空之明月;而白晝則莫過於目隨蕩漾奔流向遠方之大海了。作者敏銳把握著這兩種最撩撥鄉愁的時刻,唱出了兩段動人心弦的歌聲。區別在於,“家鄉”以喃喃癡語道纏綿悱惻之情,“我心悠悠”以激切語調歌喜憂交集之意。題目中“悠悠”二字,正如大海之悠遠、大海之洶湧、大海之寬闊,將作者的深遠的思慮與澎湃的心情恰切地勾勒出來。

朗誦之開端,用“雲水蒼茫”之景來起興,正顯出本部分歌詞的風起雲湧之勢,也見出悠遠的鄉愁。隔著太平洋,在“雲水蒼茫”中遙望祖國,可見“水遠山長”的遙不可及之感,這正是觸發海外遊子濃重鄉愁的最敏感情境。古中國詩人大都借內陸江河來表達思鄉之情,本篇中的海外之遊子,更把古老中國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之詠歎延伸、擴大到海外茫茫的境界。

    “遙望神州”四字,深情無限。具有幾千年延續不斷曆史的中國,早已為世界文明貢獻了神奇,因而“神州”之稱呼不絕於今,良有以也。更令世界感到神奇的是,這一古老國度,又一次煥發青春,重新創造著新的巨大奇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祖國是東方的一條巨龍,因此“雲水蒼茫,遙望神州”之語,極易引起國人關於巨龍出沒於萬裏雲層的興奮聯想;而雲水迷茫之景象,又隱隱透露出作者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短短八字,籠罩全篇,神氣宛然。

     以下的抒情便依照開端八字自然展開:

 

有多少欣慰就有多少感慨,

有多少祝福就有多少擔憂

 

海外遊子在祖國取得巨大成就鼓舞欣慰之餘,聯想到多少年來在無數仁人誌士與人民的長期努力下,終於結出了累累碩果,狂喜之際,當然是感慨萬分;而在欣喜雀躍、衷心祝福之際,作為親人,又有多少擔憂埋藏在心中!“擔憂”二字,表明遊子對國內各種情形的密切關注與思考,正如兒女因父母身體健康而欣慰但又放心不下一般。前邊已經說過,海外遊子與祖國母親的守望,是期待與憂患並存的。這正是親人之間才會時刻懷有的一種情感。當作者把這種雙重情感表達出來時,他就把海外遊子之懷念之情揭示到最深程度。

 

海外遊子,萬裏回首

 

此八字無甚奇妙,卻動人心弦。而若以常理揆之,看到家鄉的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作為親人,遠在他鄉萬裏,不能參與解決,卻又放心不下——其中的思念與焦慮,當何以堪!用“回首”而不用“回眸”或“回頭”,是因為“回首”還兼有回顧之意,它暗暗逗出下麵“海峽弟兄”與“我父我祖”的親情呼喚。

為什麽還要一次次回頭?

莫非你就不怕惹動鄉愁?

風也激激,海也漫漫,雲也悠悠。

 

為什麽還要一次次回頭?

隻盼邁過海峽兄弟牽手。

情也殷殷,意也切切,恨也悠悠。

 

為什麽還要一次次回頭?

難忘我父我祖百年追求。

山也綿綿,水也渺渺,路也悠悠。

 

一次回頭,便增鄉愁無限,何況屢屢回首,情何以堪!作者在每個段落前重複同一問語,正是情不由己地把日日夜夜的濃重鄉情宣泄出來;連大自然都為之“動情”的“風也激激,海也漫漫,雲也悠悠”之景象,掀起了戀鄉、愛國、憂時的狂潮!“激激”、“漫漫”、“悠悠”之中,有無限的思念,有悠長的憂患,深切的參與意識,從中可以感受到海外遊子作為中華之優秀兒女,時刻不忘祖國而且永遠是中華民族的有力支柱。

    站在太平洋遙望,海外遊子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同胞骨肉——這是“守望”的題中應有之意。作者在此用了“兄弟牽手”、用“邁過”之字眼,急切不可奈之情,溢於言表。既為同胞兄弟,為何長期為大海阻隔?既為同胞兄弟,為何彼此斷絕來往?“邁過”二字,是一種為親情所激發之不由己之動作,一團兄弟至情,發自肺腑。以下的“情也殷殷,意也切切,恨也悠悠”之歎息,承“牽手”之願望而來,與以上“風也激激,海也漫漫,雲也悠悠”形成呼應之勢,大有天愁人恨之慨。這裏最顯眼的是那個“恨”字。這一“恨”字,將所欲言說之豐富內容,全都囊括於中,可視為一章之眼。

海外遊子恨者為何?國家不能統一,所恨者一也;親人難以團聚,所恨者二也;如此所言之恨,皆人所共知,然而從“隻盼邁過海峽兄弟牽手”那種主動握手的“殷殷”之“情”,與“切切”之“意”來看,則作者之恨,還含有另一種極深極痛之“悠悠”感慨。蓋古老中國之從統一變為分裂,從分裂走向統一,反複多次,大都倚靠武力而不是靠“牽手”來解決難題,雖然國家之完整、曆史之延續,得以成就,而犧牲甚巨,遺憾太多,多少“兄弟”,含恨而夭,悠悠古國,什麽時候才能完美地實現 “我父我祖百年追求”呢?“我父我祖”之追求,當然有國土完整與國家統一的不容質疑的絕對要求;然而“四海之內皆兄弟”,亦同樣是“我父我祖百年追求”——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因在統一的戰火中犧牲自家人的生命,無論如何都是國人的悲哀。在這裏,作者已把和平統一的願望作了最強烈的呼喚,把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放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迫切希望當下的國人用親情、用智慧,站在一個新的曆史高度來解決內部矛盾,開啟不用武力、而用一家人之商談方式來解決分歧的新時代。“和而不同”、“四海一家”的理想境界,由中國人自己提出,然而由於曆史之各種限製與局限,這條理想中的大路,還如山之“綿綿”、水之“渺渺”,需要國人不斷努力。結尾,作者在感歎與隔岸之親人如“山也綿綿,水也渺渺,路也悠悠”之遙遠時,揭示著中華民族要完成結束同室操戈的曆史的神聖使命,語義雙關,為尾聲的“相逢在新大陸”之新理想、新境界的升華,烘托著沁人心脾的藝術情境。

本部分歌詞之重要內容之一,在於諸多的“擔憂”思緒之中。而在諸多“擔憂”之中,本民族之大團結,海峽兩岸之大和解,是首先憂念之課題。作者看到,用親人之至情,用最高之智慧,用最人道之思維,解決此課題,並造成彪炳千秋於中國史冊的裏程碑式的和解、統一方式,對進一步加強中國民族的凝聚力,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族性方麵,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為此,作者連用了九個四字句,不僅僅是掀起情感狂潮而已,而且是有著深遠的理性思考在於其中的。本歌詞作者展望著親情般的大和解與大團結,期盼著中華民族的大發展與大進步的新契機。這就是本歌詞尾聲之“新大陸”的深長涵義。

本部分歌詞最動人且最意味深長的一句,不用說,是“隻盼邁過海峽兄弟牽手”這一句。我們看到,(大陸同胞)作為兄的一方,應該采取更多的主動,更多的熱情,更高的視野,更廣闊的胸懷,在完成這一偉大的曆史使命擔負更重的擔子——當作者用熾熱的心音呼喚的時候,一切炎黃子孫、尤其是作為大哥的大陸親人們,請用千方,思百計,行動起來吧!

 

七、相逢在新大陸

朗誦

 

請讓我握住你的手,朋友。

離鄉萬裏,異國聚首,

血脈本相通,一笑泯恩仇。

兄弟,請讓我握住你的手。

   

這部分為本歌詞之結尾,說的是一個真實並且帶有一種理想色彩的動人故事。說它真實,是因為海外遊子委實與海峽對岸的同胞在異國相見了。他們過海峽與兄弟握手的願望,在異地他鄉實現了!說它帶有理想色彩,是因為此刻海峽兩岸之同胞並未形成真正的民族大團圓;因此作者在如實記錄著海外遊子與海峽對岸同胞的異地巧遇時,同時又期盼著兩岸同胞之大團圓的千古一時的激動時刻,從而使北美的國人相逢情事閃爍著浪漫的奇異光彩。

朗誦部分之開端第一句,便是:

 

請讓我握住你的手,朋友。

 

這一句開端,如風雨驟至,頓時把感情推向高潮。它呼應著“我心悠悠”中“隻盼邁過海峽兄弟牽手那一句動人心弦的盼望之詞,把驀然之間與海峽對岸同胞相遇時之迫不及待的欣喜之情,表達得自然而生動。這一句開端,開啟了心中多年欲向久別同胞訴說的心聲:

 

離鄉萬裏,異國聚首,

血脈本相通,一笑泯恩仇。

 

多年的恩仇,在瞬間已煙消火滅,在握手之間深深感受到“血脈本相通”的人生真諦。這種在“異國聚首”中泯滅恩怨的活生生現實,對海外遊子來說,確有極大震撼,更有深刻啟發。作者在唏噓感慨之中,把北美異國之陸地作為引子或象征,升華出一種民族和解之新思路與希望。“新大陸”,是中華民族在調解內部矛盾應該尋找的一個更合理、更和睦的新起點:

 

兄弟,請讓我握住你的手

 

新的起點,說起來,極簡單,那就是,彼此視為“兄弟”而已。既是兄弟,那麽久別後之握手是最本能的動作。這一極樸實、極親熱的話語,蘊涵著作者對圓滿解決兩岸關係的熱切願望,滿含著彼此包容、理解的寬闊胸懷,語淺情深。它用日常生活中最親切的動作,詮釋著“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我祖追求”。

   

你做過甜甜的夢,

我走過長長的路。

夢醒時,心底有惆悵;

旅途中,身上有塵土。

 

以上四行詩,是親兄弟之間的對話,也是對一段悲劇曆史的回顧、總結。作者把過去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說出了中華兒女之間在對人生追求時選擇不同道路、持不同觀點的高度包容。“甜甜”二字,在於指出,心懷美好夢想是人生之必然,在現實生活中圓滿實現者稀,而對夢者之惆悵——兄弟之間,同情而已,夢者並無罪過;“長長”二字,亦同樣說明,走向希望旅途之人,路途漫漫,辛苦勞頓,難免被塵埃所染,露疲憊之態——對此勞苦之弟兄,理當安慰,豈有嘲笑指責之暇?在這裏,可以將“你”與“我”調換一下,成為“我做過甜甜的夢,你走過長長的路”。於是將心比心的深情就顯露無疑了——這是本四行歌詞互文見意的巧妙地方。

    本部分高明之處,在於一方麵逼真地描寫出了親兄弟之間驀然相遇時互相詢問、關注、訴說之情景,另一方麵,也在親情對話之中,吐露作者對兩岸關係真正“親情式”的解決理想。作者以低聲悄語的傾訴氛圍,造成了極其逼真親昵的親兄弟般情調,也深藏著對曆史悲劇的沉痛反思。

 

 

唇邊有淺笑,頰上有淚珠,

天際有彩虹,就有雨霧!

 

親人相見,麵容上有永恒的幸福表情,作者用“淺笑”,巧狀笑容長時間蕩漾;用頰上“逗留”不幹的淚珠,實寫悲情在心中難以抹去,真乃善於形容——然後,海外遊子仰望晴朗多彩的天空,與海峽兄弟共同指點道:“天際有彩虹,就有雨霧”!是啊,天氣有雨晴,人生有悲歡,由來如此,親兄弟之間也未免有衝突,有誤會;而在這一切都化解、開釋後,親人更加親,有如雨後彩虹,天空更其燦爛。雨後有彩虹,人們常常這樣說,這樣寫,而作者卻匠心獨運,將雨霧與彩虹在天空中並存的時刻意突顯出來,將淺笑與淚珠同時留在相聚之親人唇頰,頓時使如話家常的語氣裏蘊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淺笑與彩虹相映,淚珠與雨霧相襯——請看,短短四行詩,情、景、理在此處融合得巧妙而天成!

 

秋雨續你昨夜夢,

海風循我來時路。

思想起,安平古城堡;

心酸酸,洪洞大槐樹。

   

在此,作者以激勵的語氣向同胞兄弟發出祝願:“秋雨續你昨夜夢”——美麗的夢想不要也不必輕易放棄;並以自信的口吻訴說著繼續走自己的路的決心——“海風循我來時路”。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有“秋雨”,有“海風”,人生也是五光十色的,各具各的情調,各顯各的風采。想想吧,台灣的“安平古城堡”(此古堡是鄭成功收複台灣登陸之處)中多少人,其祖本源於山西的“洪洞大槐樹”!(注1)“思想起”——手足之情永遠難忘;“心酸酸”——提起祖宗涕泣難已!(注2)這涕泗交流的肺腑之語,用民族親情溫暖著彼此有著不同人生經曆的同胞兄弟,並期待著一個更具有包容胸襟的新中華的出現:

 

都是中國人,休問家何處,

一樣的懷抱,不一樣的傾訴。

我們相逢在新大陸,

我們相逢在新大陸。

 

在北美這一新大陸見到闊別的同胞時,海外遊子感到十分親切,因此自然而然地發出這樣的肺腑之言:“都是中國人,休問家何處,一樣的懷抱,不一樣的傾訴。”是啊,在異國他鄉相遇,相互傾訴各人不同的經曆,訴說同胞親情,這是多麽愜意幸福的時刻!當此互相傾訴之際,對對方的際遇與人生情趣都充滿極大的興趣與關切,哪裏會將彼此之見解的差異或分歧看得如天般巨大呢?在不一樣的故事與情趣的傾訴中,雙方所懷的一家人的心情,卻是息息相通的。

    請看,就在淚眼執手、互話親情的同時,作者已把他要對海峽兩岸的最重要的心裏話,

說了出來。

 

我們相逢在新大陸。

 

這一句,那麽實在,那麽深情,那麽新巧,真有千鈞之力。說它實在,是道出兩岸兄弟相逢於異國(北美大陸)之實際情態;說它深情,是因為它把巧遇時的欣喜之情和盤托出;說它新巧,是因為它在道出了同胞兄弟之個體的親情表現時,巧妙暗示了在大家庭的同胞親情基礎上解決兩岸問題的新思路,也是在一個方麵對中華民族和平崛起或和平發展的詩意表達。在國際大家庭裏,中華民族以愛好和平著稱,然而在解決內部矛盾方麵,卻常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新大陸之“新”,就是要把握新的機遇,創建更合理的新規則,提升到一個新的精神境界。這是現實的需要,是曆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是中華民族升華進步的偉大轉折點。這一“新大陸”,既為實寫,且是虛寫,在樸實中向輝煌處升華,成為了這一傑出的大型合唱《海外遊子吟》的極不尋常的餘音繞梁的奇妙結尾!

    

    本部分歌詞把話家常的語境與精深的人生感悟水乳般融合為一體,表現了很高的創新性,它用白話形式把語言錘煉得象古代詩詞一般含蓄。從這曲終時分,我們還發現,作者作為海外遊子,對於中國魂,盡抒依戀之心曲;而對民族之弱點與改造,也並未回避,而是以飽滿深摯之情,發出了在“新大陸”“相逢”的呼籲——即實現在新的堅實基礎上實現民族大團結的使命。這才是海外遊子的最深切期盼與對母親的最深最厚的掛念所在。

 

 

(注1):對“思想起”與“心酸酸”,我總覺得既親切,又自然,曾與過客談起這六個字;沒有想到的是,這六個字,居然是有典故的。過客雲:五、六十年代,大陸對台廣播的開始曲是馬思聰寫的小提琴獨奏《思鄉曲》。這隻曲子的旋律取材於一首內蒙古民歌:城頭上跑馬,掉不回那個頭,思想起咱們的包頭, 哎呀我就眼兒抖”。過客甚至懷疑小提琴曲的題目來自對思想起三字的誤聽。他告訴我:巧的是,台灣最有名的漢族民歌《思想起》,也以此三字為名。台島最南端,有一小鎮,名為恒春,清朝中央政府曾在那裏駐軍。《思想起》就是當年那些兵士留下的思鄉曲。他還說,《心酸酸》也是台灣流傳的閩南語民歌。由此可見作者對曆史、音樂知識及鄉土風俗之多聞和融匯於歌詞中的巧妙構思。

 

(注2)中國近古規模最大的一次政府組織的移民,時在明初,以山西洪同為集結、出發地。許多中國人、包括在台灣、香港、以致海外的中國人的家譜,都追述到或洪同縣、或大槐樹、或老鴰窩(據傳,洪同縣衙前有一大槐樹,樹上有一奇大的老鴰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