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清狂

曾是知青今未老,拏雲心事且論文
正文

曹智曄:用平淡的心譜寫不平凡的樂章

(2008-01-17 14:31:37) 下一個

用平淡的心譜寫不平凡的樂章

——專訪《海外遊子吟》曲作者阿鏜

422日,“海外遊子吟”舊金山華人合唱團來到了廣州,並將在423日晚在星海音樂廳為廣州人民獻上大型合唱組曲《海外遊子吟》。423日下午,記者有幸在星海音樂廳對該合唱組曲的曲作者、台灣著名作曲家阿鏜進行了專訪。

這是筆者第一次見到阿鏜。出乎筆者意料之外,他有著知名作曲家所難得的謙遜和隨和。花白的胡子,真誠的笑臉,此時的他看上去似乎隻是一個回到祖國懷抱的普通人。一次親切的握手後,原本存在於心中的那份隔閡也早已蕩然無存了。

阿鏜,本名黃輔棠,1948年出生於廣東番禺。曾在廣州樂團工作,在美國肯特大學取得音樂碩士學位。阿鏜從少年時代開始了對音樂的學習與探索,其作品幾乎涵蓋了音樂的所有領域——他的小提琴協奏曲《西施幻想曲》首演於維也納愛樂廳,歌劇《西施》在台灣創紀錄地連演八場,許多管弦樂曲也深受聽眾喜愛,尤其是去年出版的交響樂《神雕俠侶》更是引起了強烈反響。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特別是為中國古詩詞譜寫了大量高質量的歌曲。1988年,中國中央樂團舉辦了阿鏜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一位擁有如此多至高榮譽的作曲家,在采訪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卻是“平常心”。正如他的太太馬玉華女士所說的:“他做任何事都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都是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的。”

 

“《海外遊子吟》給了我很多驚喜”

阿鏜此次是隨美國舊金山遊子吟合唱團一起來到祖國大陸作巡回演出,並帶來了自己的最新作品。采訪中記者詢問得最多的也是關於此次巡演的話題。談起這部作品,阿鏜似乎是在談著自己的孩子一般,難掩內心的喜悅與自豪,幸福的微笑始終洋溢在臉上。

記者:之前《海外遊子吟》都是在國外演出,麵對的觀眾是旅居國外的華人。而此次是該作品第一次回到祖國大陸巡演,麵對的是國內的觀眾。這部作品麵對不同的觀眾群,您認為是否會引起不同的反響?

阿鏜:在海外演出的時候,看的人、聽的人都是海外遊子。無論什麽身份、職業,他們都是旅居國外的華人,因此這部作品所引起的共鳴是直接的。回到國內演出,大多數聽眾並沒有漂泊海外的經曆。按道理來說,他們對這部作品的感受相對比較間接。但就我們目前接到的訊息,國內的觀眾同樣受到很大感動。感動的程度可能不如海外華人那麽深,但仍然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前在北京的演出,台下有很多聽眾都流出了眼淚。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反響呢?因為音樂的共性。能夠感動我的東西,同樣也能夠感動你、感動他。大家血脈相通,這麽好的歌詞更是唱出了大家的心聲。

記者:您作為廣東番禺人,這次回到故鄉演繹自己的作品,與之前在北京的演出相比,是否會有特別的感想?

阿鏜:當然會有特別的感覺了。一回到廣州就有這樣一個感覺,覺得很高興,很有麵子。中國不是有句俗話叫做“衣錦還鄉”嘛。不過我覺得自己這次回來,層次可比“衣錦還鄉”高。“衣錦還鄉”隻是物質上的財富,而且隻有自己能夠享用。而我這次帶回來的是精神上的財富,是大家都能夠享用的。所以意義是不一樣的。

記者:您是否早已有創作此類講述思鄉情的作品,還是在看了過客所作的歌詞後才萌發的想法?

阿鏜:思鄉情,這是古今中外,凡是離開了家鄉的人都會有的一種感情。中國音樂中關於思鄉的作品有很多,文學作品就更多了。所以思鄉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我個人離開大陸後的第一部作品——小提琴獨奏曲《鄉夢》,也是關於思鄉情的。(旅外)期間我也寫過其他許多相關作品,而最近一部關於思鄉的作品就是這部《海外遊子吟》。這部作品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個合唱組曲,專業演唱者可以唱,業餘的(演唱者)也可以唱。而像小提琴曲、獨唱曲、交響樂或者歌劇,就隻有專業人員才能完成。這是這部作品的最大不同,它所能夠傳唱的麵也更廣一些。

記者:正是因為您的這部作品比其他作品更容易傳唱,因此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能夠發揮很大的影響。您作為在一個在台灣居住的作曲家,是否有想過以音樂為橋梁來促進兩岸和諧友好的關係?

阿鏜:老實說,當初寫的時候並沒往這方麵想。但是現在看來,這部作品的確達到了這個目的。為什麽我們此行受到了這麽高的禮遇呢?如果換成其它作品,或許很難讓這麽多人產生共鳴。我想其中的原因應該是這部作品的內容。其歌詞有很多與大家所渴望的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心境相吻合。至於你剛才提到的“統一”“和諧”等詞,在歌詞中都有體現。比如這句:“都是中國人,休問家在何處。一樣的懷抱,不一樣的傾訴。”我覺得這些詞確實寫得的很好,或許將來能夠成為經典用語或是背景歌曲。還有另外一首,“為什麽還要一次次回頭?隻盼邁過海峽兄弟牽手”,諸如此類的歌詞還有不少,使這部合唱組曲包含了希望兩岸和諧的含義。當我作曲時確實沒有想到要讓曲子產生這麽深的含義和效果,《海外遊子吟》無論從歌詞、還是旋律都是很受歡迎的,在海內外上演後有這麽大的轟動這是出乎我和過客意料的。。

記者:那是否您當初寫這部作品的時候,純粹是出於一種思念家鄉的感情?

阿鏜:其實一半是思念家鄉,另一半表達的是海外遊子麵對新的環境,需要去克服新的難題,需要去奮鬥,需要安慰和鼓勵。所以這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是這兩種感情的融合。

記者:那我們是否能夠把這部作品理解成為,一半是表現思念家鄉的感情,一半是表現海外遊子在外拚搏的心路曆程?

阿鏜:對對。

記者:您認為這部作品為什麽能夠在美國引起那麽大的反響?

阿鏜: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不知你是否看了我寫的那篇《<海外遊子吟>創作與首演記》,裏麵有一段真的很精彩。當初作品寫出來以後,首演需要很多錢,需要租表演場地、開記者招待會、印製節目單…當時沒有那麽多錢。後來有個朋友帶了一位女士來觀看排練。那位女士從第二首(歌曲)開始流淚,一直流到最後一首結束。排練結束後,她當場掏出支票簿,為合唱團捐出了1萬美金。這位女士就是我們這次海外遊子吟中國行的總領隊方李邦琴女士。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中國女性,兩手空空去到美國,奮鬥了幾十年後,現在她擁有好多家美國媒體,收購了多家美國報紙,包括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舊金山觀察家報》。這在美國主流媒體中引起很大震動。而且她還是一個大慈善家。這次她當我們的總領隊。那為什麽她會那麽受感動呢?很簡單,因為這部作品唱出了她埋藏在心中很久的、想說卻沒有人幫她說過的話。這部合唱組曲通過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了她想要傾訴的東西。我相信她隻是無數受感動的人中的一個代表。

記者:就像我們剛才說的,您的這部作品在海外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現在它回到了祖國,您希望它在這裏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阿鏜: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啊,因為我做事曆來不抱希望。(笑)當時我剛拿到過客的詞進行譜曲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想到它能夠演出,更不敢想能夠有機會帶回大陸演出。當初隻是因為這些歌詞感動了我,我有能力為它譜曲,其他的沒有多想。倒是現在,我沒想過的東西卻一件件地來了。這部作品真的給了我很多驚喜。

記者:那您當初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是不是完全就是內心情感的抒發,而沒有想過演出之類的事?

阿鏜:說不想演出是假的。任何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有更多的人喜歡,可是這是個人控製不了的,知音是不可求的,遇到了是你的幸運,遇不到也是很正常的。我也是一樣。當初確實是抱著“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心情,我大體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每個作品都有它自己的命運,我隻能說這部作品的命特別好。完成它以後,我沒有花心思去“養”它,都是別人養大的。

 

“高雅音樂有著更深的內涵”

《海外遊子吟》作為一部大型的合唱組曲,表達的雖是已被多種形式表現過的思鄉之情,但其獨特的風格,使這部作品既不同與以往的許多藝術歌曲中講述思鄉情的代表作品,更不同於無數相同題材的通俗歌曲。談到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的差別,阿鏜侃侃而談。

記者:在思鄉方麵有很多作品,例如通俗歌曲中的《我的中國心》《故鄉的雲》《鼓浪嶼之波》等都抒發了思鄉的感情。而您的作品則是通過合唱組曲這種比較西洋化的方式來表達思鄉之情。

阿鏜:這隻能說在形式上,這部作品是西洋化的。但是判斷一個作品的風格,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應該從內涵上,尤其是音調上來判斷。我給這部作品的風格作了個定義,但不一定正確,大概是七分中三分西。聽這個作品,可以聽得出是講述中國人的,但也有一些洋味。這大概比較符合海外遊子的情形。他們有著中國人的血液、中國人的情感,但已經到了外國,所以也包含了一些國外的不同的東西。

記者:大型的合唱組曲,與通俗的歌曲相比,在表達思鄉感情方麵有什麽不同?有什麽優勢或劣勢?

阿鏜:我覺得通俗(音樂)和高雅(音樂)之間在唱法上有很大不同。我們把範圍縮小,把器樂歌曲排除在外,單純討論歌曲。從唱法上,流行歌曲不用特別學習。而藝術歌曲的唱法需要經過特別的訓練。在唱同一首歌的時候,二者有什麽優缺點呢?流行歌曲的歌詞唱起來比較清楚,聲音比較淺。而藝術歌曲唱起來的聲音比較深厚,共鳴是全方位的。因此二者聲音是不同的。

我認為內涵應該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了。流行歌曲的絕大多數內容,通常是人的情感中比較淺層的、感觀的東西,比較難表現深層的東西。比如一種宗教情懷,一種對祖國的愛,對民族的憂慮等比較博大的情懷,流行音樂無法表現得那麽深,那麽厚,那麽寬。另外它的變化不大。而藝術歌曲變化大得多,能夠表現各種情感及其不同的程度,還能表現一些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情感。這些很細微的東西在流行音樂中是無法表達的。

回到《海外遊子吟》這部作品本身。它所要表達的內涵是流行音樂表達不了的。因為它包含了很多深的、廣的、變化很大的東西。這些都不是流行音樂所能承受得了的豐富內涵。因此我選擇合唱組曲這樣的形式。但與傳統的合唱組曲相比,我的這部作品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黃河大合唱》等傳統的大型合唱組曲,都是獨唱和合唱分開的。而我這個(作品)獨唱和合唱是混合的,比如第二首的《追尋中國魂》,就是男中音領唱,然後合唱再跟著。整個組曲中還有很多這樣的處理。如果把合唱和獨唱比作水跟乳的話,這部作品就是水乳交融,而不是水乳各自一杯。

記者:前不久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駐校樂團來到廣州中山大學進行訪問演出,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當時現場氣氛極為熱烈,可見多數大學生都很有興趣了解高雅的音樂。您對於音樂的教育作用有什麽看法?

阿鏜:在我看來,國內的大學生素質普遍都挺高,因為競爭很激烈。而較高素質的人對高雅藝術的追求興趣和接受度也會比較高。在高素質的教育中,音樂肯定是最重要的一個內容。所有藝術中,包括美術、舞蹈、文學在內,音樂是公認的最具教育性的,這是許多作家、美術家都承認的。為什麽呢?因為音樂最抽象,越是抽象的東西,涵蓋量越廣。另一方麵,音樂雖然抽象,但也最直接,能夠引起人們的情感變化。當音樂響起的時候,你閉上眼睛傾聽,你的喜怒哀樂也被調動起來了。這是其它藝術形式所無法比擬的。

 

正如阿鏜所說,高雅音樂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在當晚的演出中,《海外遊子吟》以其深入人心的旋律和歌詞,打動了在場每一個聽眾的心。阿鏜用他那顆淡泊的心,寫下了這催人淚下的不平凡的樂章。

          

                                                           (中山大學:曹智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