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中文書友會

大西雅圖地區喜愛中國文化的朋友們的網上家園。我們每逢雙月的第一個周六上午10-12時有中文書討論,在Seattle Central Library四樓, 五號房間,歡迎參加!
正文

日本儒學宗師朱舜水 向東

(2007-12-02 17:59:48) 下一個

        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塞繆爾 · 亨廷頓 (Samuel P. Huntington) 認為:人類曆史上至少存在過 12 個主要的文明,其中 7 個已經不複存在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克裏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 ) , 5 個仍然存在 ( 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 ) 。其中中華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而日本文明則是中華文明的後代,出現於公元 100-400 年間。


        談到中華文明對日本的影響,大家熟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奉秦始皇之命、率領數千童男童女 “ 入海求仙人 ” 的徐福,有些學者甚至認為他們就是日本人的祖先;另一個是在唐朝時六次東渡、最後成為日本律宗始祖的鑒真大師。但是,還有一位明末清初的中國學者,在日本的學術界和政治界比上麵兩位名氣要大得多,卻鮮為我們國人所知道,他就是被日本學者尊稱為舜水先生的朱之瑜。


        朱之瑜字魯嶼,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 “ 舜水 ” 是他到日本後用的號,取自他故鄉一條小河的名字。朱舜水生於明朝萬曆二十八年 (1600) ,卒於清朝康熙二十一年 (1682) 。他的先祖和明太祖朱元璋是族兄弟。朱舜水 9 歲喪父,早年跟隨浙江慈谿的學者李契玄啟蒙,後來又到鬆江拜吏部左侍郎朱永祐、東閣大學士兼吏、戶、工三部尚書張肯堂和崇禎進士、禮部主事吳鍾巒等人為師,係統學習六經,尤其擅長《詩經》和《尚書》。


        朱舜水從早年起就目睹政治腐敗、世道險惡的現狀,因此決心不踏入仕途。與同時代其他知名的文人相比,不論是奸佞馬士英、阮大铖之流;還是風流俊賞、激進超邁的東林、複社等江南精英士子,他隻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鄉儒,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更沒有瀟灑的行止和浪漫的故事。這種沉靜、內斂卻不消極的生活態度,在晚明動蕩的社會時代卻顯示出異乎尋常的人格魅力。


        明朝滅亡的時候,朱舜水已經 45 歲了,當時還隻是一名貢生,沒有官職。清順治元年 (1644) ,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兩次下詔請朱舜水出來做官,他由於不願意與魏忠賢的閹黨餘孽阮大铖、馬士英等奸臣同朝為官,拒絕就職。但在弘光隆武元年 (1645) 五月,清兵攻陷南京之後,朱舜水卻又挺身而出、積極聯絡各地的義軍,甚至先後四次東渡日本借兵,以圖恢複中原,其間曾被清兵在海上圍困,被逼迫剃發投降,但是他毫不畏懼,誓死不降,表現出了明末誌士忠貞不渝、視死如歸的情操。後來在流亡安南 ( 今越南 ) 期間,也不受當地政府的勸降,麵對刀架在脖子上的威脅也不跪拜,對於每天在他住地殺人之類的恐嚇,都談笑風生、坦然麵對。


        清順治十六年 (1659) 五月,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鄭成功和兵部侍郎張煌言邀請六十歲的朱舜水參加會師北伐,雖然曆經收複瓜州、攻克鎮江等勝利,但這場力量對比懸殊的複國戰爭最終還是遭到失敗。朱舜水反複權衡當時的局勢,不禁浮起了一個悲壯的觀念:聲勢不可敵,失地不可複,與其在內地做異族的奴隸牛馬,不如東渡日本,繼續弘揚中華文化,畢竟在他的心目當中: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


        梁啟超在《近三百年學術史》中這樣記載朱舜水在日本期間的事跡: “… 日本宰相德川光國,請他到東京,待以賓師之禮。光國親受業為弟子。 … 德川二百年,日本整個變成儒教的國民,最大的動力實在舜水,後來德川光國著一部《大日本史》,專表 ‘ 尊王一統 ’ 之義。五十年前,德川慶喜歸政,廢藩置縣,成明治維新之大業,光國這部書功勞最多,而光國之學全受自舜水。所以舜水不特是德川朝的恩人,也是日本維新致強最有力的導師。 ”


        1665 年,日本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國拜朱舜水為老師。當時, 德川光國是日本的宰相,權傾一時,但每次拜望老師,都在離家門口很遠的地方就下車下馬,以示尊敬。在朱舜水生病時,德川光國親臨病榻問候。 朱舜水在他六十七歲到八十三歲的十六年間( 1666-1682 ),往返於水戶(現茨城)、江戶(現東京)之間,廣收門徒、講授中國儒學。 朱舜水把明朝的典庫製度,多種工藝、石橋、房子的設計方案,明代衣冠製作,祭器、量具等介紹到日本。 1670 年,日本首次建造學宮 ( 即國立高等學府 ) ,朱舜水負責繪製圖紙,並且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事後又撰寫《學宮圖說》流傳後世。 1672 年,德川光國又設置水戶彰考館 ( 曆史研究所 ) ,朱舜水的學生安積覺擔任首任總裁,並在朱舜水的指導下編纂《大日本史》。通過這些活動,朱舜水將中國先進的學術思想以及建築、農業、工藝、禮製等實踐經驗傳播到日本,為中日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朱舜水在日本講學、收徒,弟子英才輩出,其中有:日本國宰相、水戶侯德川光國 ( 源光國 ) ;關西碩儒安東省庵 ( 安東守約 ) ;天下學者四麵歸之的一代儒宗伊藤維楨 ( 伊藤仁齋 ) ;日本古學開山鼻祖山鹿素行以及名震四方的大儒安積覺 ( 安積澹泊 ) 等。


        從日本學術發展來看,不論日本朱子學、古學,還是水戶學,都與朱舜水的思想有著密切關係。日本朱子學從宏觀上可分為兩大派係:一為 “ 主氣派 ” ( 以安東省庵、貝原益軒、新井白石為代表 ) ,一為 “ 主理派 ” ( 以山崎暗齋為代表 ) 。日本朱子學主氣派著重繼承、發展了朱舜水的“經世致用”的思想。“經世濟民”是其主要的宗旨,“主博學、尊知識、倡實行、蓄經驗”是其特征,由此構成了有別於中國朱子學而別具風姿的日本朱子學。日本古學沿著朱舜水批評宋明理學的道路,發展為具有無神論思想的樸素唯物主義學派,為實證科學在近代日本社會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日本水戶學發揚了朱舜水重史、尚史、尊史的史學思想,結合日本國情,演繹為忠君愛國、倒幕維新的社會思維,成為明治維新原動力之一。在日本思想史上,這三大學派各以其獨特的思想,形成了一種注重實證、講究經世致用、倡導改革致強的思想潮流,推動著日本社會向前發展。由此,朱舜水可以稱得上是日本曆史上彪炳千古的人物。


        朱舜水故於 1682 年,享年 83 歲,按照中國明朝禮儀被葬於日本常陸久慈郡大田鄉瑞龍山麓,諡號文恭先生,他的遺物被保存在水戶彰考館。後來德川光國親自組織編輯《朱舜水文集》,共 28 卷。  


        朱舜水治學看重實用的社會效果,反對“鑽牛角尖”式的理論研究;同時非常重視對曆史的研究。他的教育理論具有愛國與睦鄰相結合的特點,強調國家的強盛與教育的振興密切相關,並主張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人才、改變社會風氣,並為國家持久的繁榮昌盛創造條件。朱舜水生前對自己的評價是:雖然事事都不如人,但是說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似可無愧於古先聖賢萬分之一。” 這三個方麵他都是身體力行的了,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評價。

        現在浙江餘姚龍泉山的南坡建有朱舜水先生故裏碑亭。 1982 年 5 月,為紀念朱舜水逝世 300 周年,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日本朱舜水紀念會於龍泉山西坡共建朱舜水先生紀念碑,由沙孟海書寫碑銘;在碑的北側又建有舜水亭,由周而複題寫匾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