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不斷變臉的《開國大典》 (圖)

(2009-04-25 13:01:50) 下一個

在反映1949年北京10月1日這一天的所有宣傳品中,毛澤東最喜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1951年,眾多知名畫家雲集北京受命為共產黨作畫。一件件繪畫作品出來後。一些人認為:好作品不少,但還是沒能體現共和國成立時的氣氛。便有了"曆史巨作"《開國大典》。《開國大典》為何被一些人捧為"曆史巨作"?是該畫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嗎?不是。這幅"曆史巨作"實際上是一幅政治巨作。秦始皇一統天下以來,中國曆代王朝留下過一幅"開國大典"嗎?中國曆代封建政權不懂不重視的一件大事,到了共產黨人這裏被高度重視了。宣傳"開國大典"的形式很多,攝影作品也不少,但何以毛澤東對董希文的油畫情有獨鍾?畫到心坎裏去了,對心思了。攝影作品盡管拍攝角度、光影效果不會一樣,也可以誰有問題拿掉誰,但大氛圍你動不了,相對真實。而畫可以隨心所欲了。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的空間處理,一是讓其他中央領導人遠離毛澤東,將毛澤東放罝畫麵中心,體現了他是領導全中國的核心之核心;二是將其同人民群眾歡呼的場麵放在一個俯瞰的場景中。為此,董希文抽掉了毛澤東的右前側應有的一根大紅柱子。至於什麽"在他身後,朱德一臉喜氣,劉少奇正視前方,周恩來瀟灑豪邁,宋慶齡端莊慈愛,李濟深一臉滿足,郭沫若憶惜撫今,張瀾落拓大方,高崗拘謹嚴肅"都不是重要的。而"油畫不僅把領袖們外在的儀表動態描繪得惟妙惟肖,而且將人物內在的氣質和精神也充分體現了出來" 的說法則更天真了!進入1949年後,共產黨何時有過"領袖們"? 《開國大典》的巨大貢獻是將毛澤東內在的氣質和精神充分地體現出來。於是,毛澤東看過畫後一臉陽光,"是大國,是中國......我們的畫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了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幾十年後,聞知毛澤東當年的高論,不禁要問:《開國大典》所展示的獨特的民族形式是什麽呢?《開國大典》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了.因為,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有如此政治作品,它的不斷變臉更是舉世無雙,類如文化大革命。1955年,高崗反革命了,從《開國大典》上消失了。對此,董希文說:"這幅畫在構圖時,高崗就有擠在邊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對構圖到有好處。"1966年,文化大革命了,劉少奇也不能站在《開國大典》裏了,往下摳吧!這回董希文怎麽說呀?劉少奇站在那兒,畫麵上也有局促之感嗎?去掉他對構圖也有好處嗎?但得遵命呀!於是,劉少奇站的位置,董必武站上去了。1972年,有人提出將林伯渠從《開國大典》裏趕出去。何故?林老啥問題呀?即有曆史問題也有現實問題。延安時他反對毛、江結合,建國後其夫人匿名信罵江青,被査出後自殺。《開國大典》老這麽摳來摳去的,還不把"開國大典"扣成一個篩子網了?但還得遵命呀!隻是"董希文從‘五七幹校'調回時癌症已到晚期。另一位畫家實在不忍再糟蹋原作,就以‘怕修改後有損原創整體風格'為由,拒絕在原作上刪改。但又不能抗命,便重新複製了沒有林伯渠的《開國大典》。"文革止,先是請劉少奇、林伯渠回到《開國大典》裏,後來也讓高崗回去了,當然是回到複製品裏去。關於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有人說:"曆史證明,《開國大典》的衝擊力早已超越了一幅油畫的本身,中小學教材、年畫、郵票、紀念幣以及各種各樣的收藏品都對這幅油畫一版再版。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年畫《開國大典》責任編輯徐震時對筆者說:"近50年來,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各省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數以億計的有關《開國大典》的各類印刷品。它對愛國主義的宣傳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油畫《開國大典》數遭劫難的內幕》)這段話說的對嗎? 這裏的事實是: 《開國大典》確實出版了數以億計.但它和文革時毛像章、毛塑像、毛語錄一樣, 不過是個人崇拜的產物, 是一個荒謬的政治年代的見證。 當然, 一個時期裏它對宣傳個人崇拜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可是, 當人們經曆了反右、大躍進、三年大饑餓、文化大革命後, 又知道了《開國大典》背後的故事, 還會跟著你去回顧"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