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治文化的差別
(2008-06-08 12:05:46)
下一個
收到了總統競選人希拉裏發給所有選民的告別競選的信件(原文附後),標題是《我想讓你知道》。希拉裏在信中說:星期六(07日),我將在首都華盛頓感謝所有支持我競選的人,我將祝賀奧巴馬的勝利、並表示對他競選的強力支持,我將向所有支持我競選的人表明如何來跟我一道強力支持奧巴馬。把我的所有保證和努力凝成一句話:謝謝你!
看了希拉裏告別競選的信件,不由得想起了早些時候跟大陸朋友的聊天。一些大陸朋友來美國訪問,見麵聊天的時候,問了本人一個問題:中國自稱是禮儀之邦、美國自稱是民主自由,比較看,用一句話說,你怎麽看美國的和中國的政治文化區別?幾乎沒思索,本人脫口而出:美國政治文化講究的是參與過程,“不管成敗、參與就是好樣的”;而中國政治文化很講究成敗結果,是“成則諸侯敗則賊”。
希拉裏和奧巴馬的競選似乎可以證明本人的那種強感。由於總統候選人提名隻有一個席位,所以,他們的競爭結果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他們兩人爭奪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甚至還出現過負麵爭辯。可一旦定局,政敵就握手言歡,向對方的參與表示極大尊敬和讚賞,且並非僅是出於禮節和做個樣子、而是有行動跟上的。譬如,希拉裏確認失敗後,在慶祝對手的勝利的同時號召支持自己的選民跟她一道來支持曾經的政敵奧巴馬;而奧巴馬確認成功後,首先做的事情是高度評價政敵希拉裏的努力開創了美國政治曆史的新一頁,並委派人員與希拉裏班子會談、討論如何把希拉裏提出的施政綱領融合到奧巴馬的施政政策之中。
美國主要報刊媒體的評論幾乎是異口同聲:奧巴馬和希拉裏的努力將作為光輝的一頁而記錄在美國曆史上,那不是因為他們競選總統的名聲或白宮生涯,而是因為他們為美國社會開創了新的價值觀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因此,這次競選的最大問題不是誰進白宮,而是整個社會將如何麵對黑人奧巴馬和女性希拉裏的競選所開辟的美國政治曆史的新時代。
不僅僅是奧巴馬和希拉裏的政敵競爭不以成敗來論人評事,幾乎所有政敵都如此。譬如前總統老布什和前總統克林頓,那也是競選爭奪非常激烈的政敵。然而,這好多年了,他們彼此非常尊重,交往關係非常融洽,而且,由於克林頓從小失去父愛,老布什及夫人就設法給予克林頓父母般的關愛,以至於他們常常以“父子”相稱了。
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本人孤陋寡聞,還沒聽說政敵之間彼此尊重讚賞的事情,相反,本人看到的是:失敗者經常被冠有許多罪名、被人們落井下石和受到社會譴責,且幾乎再無重新參政議政的機會;而成功者經常被套上各種光環,受到披紅戴綠吹喇叭的捧場,直到他成為失敗者。這是咋回事呢?
在中國政治文化中,政敵競爭是“成則諸侯敗則賊”的,同時,大陸媒體經常講對不同見解和生活方式要“寬容”,說那是禮儀之邦的體現。本人十分地不以為然。“寬容”包括對錯誤人事的寬大容納的意味,講“寬容”的前提是對方別人是錯誤的,不然,“寬容”個啥呢?可是,與己不同的見解和生活方式並不一定就是錯誤的,憑什麽要對它們講“寬容”呢?難道總是自己對、別人總是錯?所以,本人一直不讚同講“寬容”,而是要討論爭論就直言不諱地說個痛快:讓我們的不同見解和不同生活方式直接交鋒、彼此尊重、平等爭論和一視同仁吧。不管爭論結果如何,參與就是陽光態度和積極貢獻。我們當然要關注甚至重視結果效應,但是,爭論過程總是比爭論結果要更有意義得多。(
中國曆史上,政治對手互相尊重的例子太多了,即使是共產黨,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有成則諸侯敗則賊的傳統,我們也同樣有尊重對手的傳統。
美國曆史上,為了政治目的(比如選舉),而把對手徹底搞臭,讓對手永世不得翻身的例子也很多。你以奧巴馬和希拉裏的政敵競爭的例子來立論,顯然證據不足,而且根本不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