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的大格局

(2008-04-23 13:44:12) 下一個

1。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希望中國能和平過渡而不是暴力革命的。至於能否成功則最終取決於中共當局的判斷和決策。
2。以中共的統治方式,中國經濟不出問題當然不會有革命,但經濟不出問題的假設不可能永遠成立。
3。狂熱的民族主義經常是社會內部矛盾深化的另類表現方式,它反過來又會強化外部矛盾。
4。原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必然造成社會的兩極分化,以人人平等為基礎的民主製度是對資本主義之惡的天然製衡。這點馬克思沒看到,現時的中共也許看到了但卻不願采用。
5。內需不足,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很高,對比優勢的衰退,和外部環境的惡化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
6。消費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動力,中國政府把巨大的對外貿易順差留在國外所采用的是避免本國貨幣升值、保持對比優勢、利用外需帶動經濟發展的原日本模式。
7。對內則需要加大人民幣的發行,長期的順差及外匯政策使得國內通貨膨脹最終不可避免。
8。長期的巨額貿易順差最終會引發相應的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美國的伊戰實質上是靠借來的外資維持的,短期內緩和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種狀況最終會、也已經在改變。
9。外匯歸政府、對內擴大貨幣發行的經濟政策使政府成了對外貿易成長的真正受益者。中下層勞工則受益極少,實質上可能更加窮困。
10。當局提高勞工待遇的努力和人民幣的升值會削弱中國的對比優勢,產業升級是對策之一,但產業升級需要時間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11。中共黨校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的億萬富翁有90%是高幹子弟出生,中共成了實質上的獨裁資本家和唯一地主,共同的根本利益使其很難分化。壟斷資本的統治也很難解決內需不足的根本問題。
12。中共的本質決定了其有群眾基礎的反對派隻能是左派,而自由主義的右派則勢單力薄。本來覺悟了的、去毛思想的左派完全可能和右派就民主訴求達成共識,但在輿論控製和導向的中國,左派覺悟的可能性不高。
13。利益的衝突西方國家之間也有。但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文化、製度、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才是雙方衝突的根本,中國以利益拉攏的隻是些酒肉朋友,關鍵時刻中國更象孤家寡人。
14。以上的差異、加上中國國力的迅速增強、再加上中國近期展現的狂熱的民族主義,隻會加深西方人的恐懼感,從政治和經濟上圍堵中國的呼聲會相應上升,最終可能演變成西方政府的陽謀。
15。言論控製限製了中國人思維潛力的發揮,阻礙了成熟的現代精神文化的形成,放大了中西方的差異,加深了西方的猜疑和偏見,助長了中國偏激的民族主義。中共對輿論的控製和對民族主義的操縱能緩和對內矛盾,但長期則弊遠大於利。
16。西方圍堵和擁抱中國的勢力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本性使西方不會輕易作出圍堵中國的選擇。
17。中國近期民族情緒的爆發雖並不完全是中國的錯,但還是有可能成為西方國家形成圍堵中國的共識的催化劑。
18。加速政治改革,實現民主憲政是解決中共政權合法性,緩和中國內、外部矛盾的最佳選擇。
19。國民黨在台灣的成功轉型給中共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20。中國能否和平過渡最終取決於極權的中共,但沒有壓力它不願改,有了壓力又不敢改,中國前途堪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