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收入分配扭曲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遠超統計

(2007-12-10 11:51:36) 下一個


“據初步調查分析,2006年中國城鎮10%的最富家庭的人均收入可能是官方統計的三倍。考慮到上述最富10%的家庭中,隻有少部分人是真正的富人,中國城鎮中最富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可能是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左右,遠遠超過官方統計的九倍。”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
王小魯是在2007年12月10日開幕的《財經》年會“2008:預測與戰略”上作如此分析的。
王小魯在題為《中國收入差距的現狀、原因和出路》的演講中指出,“由於統計困難,目前中國的實際收入差距可能遠遠大於統計顯示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部分高收入居民的真實收入統計不到,其中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可能占相當大比重。”  據王小魯分析,據官方統計,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不足1.2萬元,城鎮最高收入10%家庭的人均收入還不到3.2萬元。由此推算,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總和隻有9.4萬億元。
但官方統計同時顯示,2006年中國居民最終消費為8萬億元,居民人民幣存款增加2萬億元,居民購買商品房支出2萬億元,加總後超過12萬億元,遠遠超過上述推算的9.4萬億元。如果再計入居民投資於股市或債市、直接投資、境外存款及投資以及手存現金等,上述數據不吻合情況更加嚴重。
王小魯認為,上述分析說明,中國居民的實際收入,特別是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大大超過官方統計顯示的水平。事實上,統計顯示的高收入家庭人均3.2萬元的收入水平無法解釋他們目前的投資和消費規模。
由此,王小魯認為,2006年中國城鎮居民10%的最富家庭人均收入可能超過官方統計的三倍,可能平均接近10萬元。考慮到上述最富家庭中隻有少部分人是真正的富人,中國城鎮最高和最低收入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之差可能從官方統計的9倍擴大到30倍左右。
過去29年的中國改革使經濟增長明顯加快,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時收入差距也在持續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城鎮居民最高和最低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5年是2.9倍,1995年6.2倍,2005年上升到9.2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社會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
王小魯表示,盡管目前隻是一個初步研究,上述觀點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這有利於解釋目前銀行存款增長、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等一係列現象。王小魯警告說,收入差距持續擴大不止對社會公平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在宏觀經濟層麵上產生了不良影響。
在王小魯看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有兩類原因,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迥然不同,需要區別考慮。
第一種原因是市場化改革期間,收入由平均主義的分配轉向根據生產要素對經濟的貢獻進行分配,必然在一定時期內帶來收入差距擴大。這種收入差距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率。對此,包括低收入群體在內的社會公眾是普遍持理解態度的。
第二種原因是製度改革滯後。目前中國公共管理領域的製度建設遠遠落後於市場化進程,政府職能轉換不到位,政府管理和行政監管透明度低;現行財政、稅收、金融、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公共投資項目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財政轉移支付等製度還遠未完善,造就了大量腐敗和錢權交易的機會;中國要素市場發育不全,而且存在若幹壟斷性行業,使少部分人從壟斷利潤獲得不合理的高收入。這些都是收入差距快速擴大的製度成因。
王小魯指出,由於製度性改革滯後,中國的國民收入通過非正當渠道向少數人集中,擴大了收入差距。“這既不是對勞動的回報,也不是對資本的回報,而是通過權力和資源的壟斷對社會的掠奪,是目前導致社會不和諧、不安定的主要原因,威脅到未來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基於上述分析,王小魯指出,中國當前應該更加重視解決造成收入差距懸殊的製度缺陷。除了繼續關注民生、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更重要的是加快政府管理體製改革,製定和健全製度,規範公共資源管理,提高政府管理透明度,形成社會公眾對政府管理的民主監督機製,糾正國民收入分配的扭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