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朱鎔基的霸氣 溫家寶宏調股市屢戰屢敗
(2007-06-01 13:51:27)
下一個
溫總溫文儒雅,在推行胡溫新政「以人為本」的概念,尤其是把全國注意力從發展沿海「硬體」與「唯GDP增長論」轉移到兼顧農民與民工利益等宣傳工作上算立了一功。但溫在抓具體政務時卻缺乏他前老板朱鎔基的「霸氣」與魄力。先說「股市狂潮」,從今年初,幾個財經部門已對非理性的牛氣發出警告,而且動用了不少宏觀調控舉措,例如人民銀行今年已五次提高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率、利率也抬高了幾次,但每次提升的額度都非常有限,是「微調」多於大動作,給人印象是溫內閣拿不定主意。而且因為黨政部門的誠信已瀕臨破產,不要說股民,一般老百姓對高幹的指令不是置若罔聞,就是「當反話解讀」。
股民抓住中共心理
更嚴重的是,溫內閣明顯管不住愛說「怪話」的高幹。上周掌管全國社保基金的前財長項懷誠大放厥詞,發表了「股市有泡沫非壞事」論,說甚麽啤酒無泡沫就不像啤酒,股市「有點熱度不是壞事」等等。但溫總並沒有像當年老鄧批耿飆、黃華一樣,說老項「胡說八道」!理由很簡單,股市飆升的最大獲益者當然不是升鬥市民,而是與高幹「同穿一條褲子」的商界大鱷;而當金魚缸爆煲時,「買單」的同樣不是各政商利益集團。
國務院也管不住各地諸侯。國內樓市遲遲不能降溫的主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當中央透明,視而不見。先不說官商勾結,買賣土地與房地產相關稅收占不少城市收入的一半,幹部都要保烏紗帽與構建「形象工程」,打壓樓市等於宰了會生金蛋的肥鵝!而在朱?基內閣頭一年已上馬,由政府興建類似本港廉租屋的「底價房」計劃卻一拖再拖。結果去年全國隻蓋了五萬三千個公寓,正是杯水車薪。而全國有資格享受「低保」津貼的二千二百萬城市居民中,隻有三十多萬戶有權申請底價房。
當然,胡溫政權對於社會積聚的矛盾不敢掉以輕心;股市大崩潰很可能引發騷亂甚至大暴動。諷刺的是,股民正是抓住中共懼怕「民反」的「輸不起」心理,加上十七大靠近,中央不是財大氣粗,隨時可以「包起」股市嗎?而牛氣衝天不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工程」的最佳氛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