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上海淹沒說”浮現:海麵上升1米將損失2萬億

(2007-05-31 14:24:49) 下一個
全球暖化會導致一些城市消失嗎?一名英國環保記者近日提出的“上海淹沒說”引人關注。他稱到2050年,平均氣溫將再上升2℃,從而導致海平麵上升,海拔高度隻有1.8到3.5米的上海將麵臨被淹沒的厄運。而早在2003年,就有專家指出,30年後整個珠三角將因海平麵上漲而成為澤區,屆時將可能出現百萬人大遷移。尚難預料這些“驚世預言”是否會變成現實,但氣候變暖這個全球性難題卻日益嚴峻。它所帶來的風暴潮、洪水氾濫以及海平麵上升,已給中國沿海地區及香港帶來了嚴重影響,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劍,為其未來發展蒙上厚重的陰影。據專家測算,30年後如果海平麵上升1米,將給港珠滬帶來近2萬億元的經濟損失。海平麵上升1米7000萬人須內遷近年來,地球升溫、冰川融化、海平麵上升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中國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雁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50年,全球平均溫度大約每十年上升0.13℃,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地區升溫更快。“而中國的升溫比全球或北半球同期的速度都要快,中國每十年升溫0.22℃,50年裏平均氣溫升高幅度達到1.1℃。”剛公布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發表《氣候變化2007》報告指,隨著氣候變暖,兩極海冰麵積減少,北極洋到世紀末甚至可能沒有海冰;至本世紀末,全球水位會上升18至58厘米。若情況持續,一千年之後,整個格陵蘭的冰塊都會融掉,令全球水位再上升7米。上升速率超全球平均值中國的情況更為嚴峻。“近50年來沿海海平麵平均上升速率達2.5公厘/年。上升速率高於全球1.8公厘/年的平均值。”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李春先對記者表示。未來3至10年中,沿海海平麵仍將不斷上升,而津、滬、粵等沿海海平麵上升幅度較大,介於9公厘至38公厘之間。李雁說:“如果照這樣算下去,到本世紀末海平麵將上升25厘米左右。根據《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估算,如果海平麵上升30厘米,珠三角、長三角和黃河三角洲、華北平原可能遭淹沒的海岸低窪土地麵積超過2萬3千平方公裏,占全國麵積的2.3%。”李雁憂心忡忡地表示,最近幾年,中國沿海的風暴潮、海岸侵蝕、鹹潮等都在加劇,“海平麵上升的威脅已經在發生,“千萬人大遷移”的情景也許不需要等到本世紀末。”而據估算,海平麵每上升1米,中國沿海將有12萬平方公裏土地被淹,7000萬人口需要內遷。水位升6米維港成澤國經濟損失料逾4000億港元水位上升將威脅全球和沿岸城市,香港亦無法幸免。綠色和平“氣候變化與可再生能源”項目主任張韻琪說:“香港雖然不屬低窪地區,但亦可能受牽連,首當其衝的地區相信是新界西北部,如元朗、錦田等地。”香港大學地理係副教授Dr.WilliamJ.Kyle指出,維港兩岸都是填海區,新填的地區如西九龍及中環灣仔等,應已預計未來水位會上升,但舊填海區如東九龍及港島東區,則未必預留太多空間,政府應研究這些區域未來會否受到淹浸。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楊繼興表示,全球變暖對香港直接的影響是帶來風暴潮。當水位上升,台風中心就會更易把膨脹的水麵卷起,釀成廣泛水災。他說,“香港一般的風暴潮隻會令水麵增高0.5至1米,但01年台風“尤特”01年襲港時,憃魚湧和大埔滘的水位分別升高3.38及3.47米,大澳和流浮山等低窪地帶即出現水浸。裏昂證券日前公布的經濟研究報告采納美國太空總署轄下的研究中心預測,若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3℃,北極格陵蘭和南極大部分冰川會融化,水位會上升6米,屆時維港兩岸會回複至未填海的光景。皇後大道以南會被水淹沒,國際金融中心、匯豐和中銀大樓、維園全被水淹浸,連添馬艦新政府總部亦難逃一劫。西九龍的填海區、香港文化中心也不會幸免,淹浸範圍北至旺角朗豪坊才止步。香港天文台 2004年的報告指出,港海平麵在過去40年間上升了約0.12米,而全球變暖可能是導致變化的一項重要因素。經濟損失超港一年收成據裏昂證券報告評估,若維港兩岸淹浸,造成的潛在經濟損失約為550億美元,即高逾4000億港元,影響甚钜。在維港兩岸的物業中,單以恒基地產為例,市值接近800億港元的物業,海平麵若上升六米,便要麵臨破產了,而市值近700億港元的九龍倉也不能幸免。以2006年最新物價水平,香港的本地居民 GDP約為3500億港元,如果海平麵上升今天發生,便可蒸發香港所有的生產總值。全球暖化帶來的問題,對香港人而言絕非事不關己。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經理劉啟漢教授對本報表示,“香港人以為100年是很遙遠的事,他們忽略了極端天氣事件的威脅,隻要香港的水位上升2至5米,珠三角就會有廣泛水浸。珠三角現有9萬多家港資工廠,一旦遭到水浸,受影響人數多達400萬人。”珠滬窪地或沉入汪洋對珠三角威脅最巨中國測繪科學院胡建國研究員對本報記者表示,受海平麵上升影響最大的當屬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不到1米,其中有1/4的土地在珠江基準麵高程0.4米以下,大約有13%的土地在海平麵以下。廣州、佛山、珠海、中山、東莞等大部分地區高程在珠江基準麵0.5到2米左右,許多地區目前僅靠堤圍防護。50年內滬或淹沒海平麵上升同樣威脅長江三角洲。胡建國指出,未來50年內,上海地區沿海海平麵相對上升幅度將可能達到75厘米。“對於平均海拔僅為大約1.8米到3.5米的上海來說,理論上也許不到2050年就會被淹沒。”國際上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當海平麵上升1米以上,紐約、倫敦、威尼斯、曼穀、悉尼、上海等世界級大城市將麵臨浸沒的災難。沿海黃金經濟帶瀕臨滅頂之災李雁對本報表示,最近幾年,內地每年幹旱、洪水、台風等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3000億元人民幣,超過全國GDP的1%。“其中,台風和強熱帶風暴造成的災害損失最為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699億元。”水位上升損失難估她說,海平麵上升之後,中國沿海一帶將遭遇更多的洪澇災害,因為排水更不暢通而“淹不起”,即使是一些局部性的風災水患,經濟損失也動輒上億。自然災害如得不到控製,兩大三角洲的投資環境將遭受致命打擊。上海同濟大學海洋地質教育部一位專家對本報表示,“隨著潮位上升,如果防潮措施不到位,港口碼頭的吊機等作業平台以及堆放的貨物都會受到海水的淹沒、侵蝕,造成經濟損失。海平麵上升還會淹沒部分濱海設施,侵占沙灘資源,對沿海旅遊業發展帶來危害。此外,在沿海建設樓盤的開發商也會麵臨滅頂之災。”李雁認為,還有一些影響的經濟損失就比較難評估。“比如,這幾年珠江三角洲由於海平麵上升加之內陸的幹旱,連續發生了多次嚴重的堿潮入侵,一段時間以內周圍幾個城市數百萬人麵臨缺水喝的困境。同時,堿水入侵地下水,也汙染了土壤,造成沿岸土地鹽漬化,危及農作物和當地植物的生存,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此外,為了應對堿潮,人們還要花大力氣來調水壓堿;為了抵擋海潮,沿海城市可能需要花費數百億修築海堤。”國家海洋局《海平麵上升對中國沿海主要脆弱區潛在影響的研究》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脆弱區在現有防潮設施情況下,當海平麵從曆史最高潮位分別上升30、65和 100cm時,2030年相應的淹沒經濟損失為560億、1808億和2625億元人民幣;長江三角洲區域2030年的經濟損失分別為96億、2372億和15995億元人民幣。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