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世紀大戰一觸即發 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2007-02-14 12:50:39)
下一個
1992年,國際遊資發動了狙擊英鎊的戰役,9月16日,英國政府被迫宣布退出歐洲貨幣匯率體係,英鎊貶值15%。9月17日,意大利也宣布退出歐洲貨幣匯率體係。歐洲經濟遭受重創。 1997年,國際遊資發動了狙擊泰銖的戰役,3月,泰銖兌美元最終降至32.5:1的曆史低點。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貨幣均被迫大幅貶值,由此引發了舉世震驚的“亞洲金融危機”。 2006 年,國際遊資悄悄潛入中國,正密謀發動狙擊人民幣的戰役,瞞天過海、暗渡陳倉、聲東擊西、裏應外合等計謀正有條不紊地展開;另一邊,中國政府為了利用國際遊資來解決我國的金融和醫療教育住房等問題,準備棋行險招,與狼共舞,金融監管層似乎成竹在胸,以逸待勞、欲擒故縱等計謀正張開羅網。一場世紀大戰一觸即發...... 一、曆史背景,全線推進 2001年12月11日,經過15年的艱苦談判,中國正式加入WTO,金融保護期5年,2006年12月開始金融開放; 2005年05月0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股權分置改革全線啟動; 2005年06月21日,美國眾議員英格利希聯合其他三名共和黨眾議員在眾議院提出強迫人民幣升值的議案; 2005年07月21日,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 2006年07月05日,超級航母“中國銀行”A+H股模式成功在滬港兩地上市; 2006年07月初, 國務院法製局在大連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送審稿做最後的修改和征求意見; 2006年09月0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 2006年09月25日,滬深300期貨仿真交易推出。 二、瞞天過海,暗渡陳倉 2004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2067億美元,其中,外貿順差占16%,FDI占29%,熱錢流入占55%,為1137億美元; 2005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2090億美元,其中,外貿順差占49%,FDI占29%,熱錢流入占22%,為460億美元; 2006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2473億美元,其中,外貿順差和FDI為1774.7億美元,熱錢流入為698億美元。 以上數據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統計數字。但是...... **1月20日,原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指出,中國的順差並非體現出的那麽大,炒匯、企業騙取退稅是導致中國外貿順差“失真”的重要原因。 **渣打銀行分析師王誌浩曾指出,在2005年中國約1000億美元貿易順差中,真實部分也就310億美元。 **一位 QFII項目負責人說,“QFII的背後有很大數額的境外資金在跟進,我個人根據市場表現判斷,地下外資的規模可能在800億美元左右” **一份某券商監控股市資金的報告顯示,在2006年年中除去各個層麵上可能流入股市的資金,至少有淨流入股市的3000億元人民幣完全無法獲悉來源。報告稱,這部分資金中大部分可能是來自歐美及日本。 ** “如果按外商投資的辦法操作這筆資金入境,時間上來不及。”張先生說,他隻有選擇走貿易和地下錢莊這兩條成本最高的資金入境途徑;“走貿易途徑,基本方法就是用虛高價格出口商品,獲取差價。例如將國內價值1元的東西以100元的價格賣到國外,這樣等於有99元的境外資金進入了國內”;“地下錢莊的優勢太明顯了。”張先生不無羨慕地告訴記者,最快的一筆2000萬美元的資金入境,事實上根本沒有資金進出過國境。張先生解釋道,國內有等值於2000萬美元的資金要借助地下錢莊出境,地下錢莊在國外以2000萬美元做抵押擔保,國內人民幣出境方在確認擔保有效後,國內這筆等值於2000萬美元的資金通過洗錢手段,直接打入張先生指定的賬戶。同樣境外基金的2000萬美元也最終打入國內出境資金指定的海外銀行賬戶。 瞞天過海,暗度陳倉。 樹欲靜而風不止,山雨欲來煙滿樓...... 三、驚天大陰謀 根據“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國際遊資在泰國、香港等地的手法,滬深300指數期貨將是他們發動第一輪戰役的目標。 首先,國際遊資會在香港拉高H股的股價,通過H股對A股的引導作用影響A股股價和滬深300指數的上漲;同時在國內A股市場大肆搶購“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銀行”、“中國石化”等航母級別的籌碼,讓滬深300指數直上雲霄。當滬深300指數期貨達到高位後,他們會構建大量的滬深300指數期貨的空頭頭寸。 然後,在香港利用前期買入的認股證、H沽期貨、H股正股等工具全力沽空,使得H股股價大幅下跌,再傳導到A股和滬深300指數期貨;同時在國內利用前期低位買入的航母級別股票籌碼全線出擊,瘋狂拋壓,裏應外合,將滬深300指數打下18層地獄。 最後在低位平掉股指期貨空頭頭寸。 由於現今滬深300期貨仿真交易的保證金隻需要8%,放大倍數為12倍,國際遊資賺取的暴利至少在10倍以上! A股戰線: **目前,滬市最大5家公司的總市值占全部滬市公司總市值的比重,已由其發行前的約22%上升到35%以上,權重個股對股指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大。如果以這樣的指數作為股指期貨的標的指數,市場容易被高度操縱。 ** “這家境外基金在工商銀行股價3.4元上市首日開始大量買入,在此後數日連續買入。開始我以為買工商銀行股票是賭人民幣升值,沒想到這家基金居然在工商銀行股價接近4元時開始對倒拉升股價,每天總成交額都在20億元以上,直到一舉將股價推過4元一線。”“工商銀行股價每上一個台階都是出乎市場意料的,關鍵時刻這家境外基金就開始對倒拉升股價,我計算過,至少有5家同樣規模的基金一起對倒,才能保證股價如此快速地上升。”張先生確信工商銀行的股價是被這些境外基金們“力挺”上去的。 2006年07月05日,“中國銀行”上市首日成交28.5億元,換手率34%;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銀行”上市首日成交29.4億元,換手率28%; 2007年01月04日,“工商銀行”摸高6.79元/股,市盈率38倍; 2007年01月04日,“中國銀行”摸高5.97元/股,市盈率37倍。 H股戰線: **瑞士信貸認為,H股市場的整體估值狀況就顯得更加令人感到擔憂。從整體情況看,37隻H股指數成份股目前的加權平均市盈率已經超過18倍,較恒生指數和紅籌股指數的成份股整體估值狀況存在明顯的溢價。 *中石油(H股權重最大的股票)是全球最貴的石油股之一,其估值“較國際同行高出40%”之多。相關測算結果顯示,中石油第三季度實現油價高達每桶66.64美元,目前油價格局之下的降價壓力也可能給中石油的盈利帶來一些變數。 2006年03月01日,香港h股指數為6500點; 2007年01月24日,香港H股指數衝破1萬點。 裏應外合,全線布局。 21世紀初的中國,八國聯軍的幽靈飄蕩在上空...... 四、欲擒故縱,與狼共舞 對中國股市目前的狀態,監管層卻似乎相當樂觀。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屠光紹在數日前的一次會議上高調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從市場製度變革到戰略轉型的條件基本具備。而轉型的目標之一是,“我們過去的資本市場平台是依靠國內境內資源的平台,我們接下來可能要建設境內資源和境外資源並重的平台。”對境外資本進入中國並無過多擔憂。 監管層真的渾渾噩噩?真的“隔江尤唱後庭花”? 非也! 長江之水清,可灌溉數百萬畝良田;黃河之水濁,亦可灌溉數百萬畝良田。 欲擒故縱,與狼共舞! **早在2004年11月,摩根士丹利亞太首席經濟師謝國忠大聲疾呼“目前國際間有高達1萬億美元對衝基金在豪賭人民幣升值!” **“國際油價為什麽跌?國際銅價為什麽跌?”透過厚厚的鏡片,謝百三教授目光炯炯,“因為國際資本正在集中力量突進中國股市!” ** 年初,正直謹慎的吳敬璉教授終於在香港開口:“中國境內目前的流動性過剩已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中國目前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合8萬億元人民幣,而央行隻發行了2萬億央行票據衝銷,即還有6萬億元資金留在市場,在乘數效應下,等於起碼有30萬億元的熱錢在市場中興風作浪。” 三十六計中第21計是“金蟬脫殼”; 三十六計中第22計是“關門捉賊”。 2006年04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21次會議第一次審議《反洗錢法》; 2006年08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23次會議第二次審議《反洗錢法》; 2006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24次會議第三次審議《反洗錢法》; 2006年10月31日,《反洗錢法》表決通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羅網已經張開,是“漏網之魚”?亦或是“魚死網破”?還是“一網打盡”? 靜悄悄的黎明前,暗流洶湧...... 五、步步緊逼,短兵相接 2006年11月03日,“工商銀行”突然發力,放量走高,國際遊資終於啟動了蓄謀已久的國內戰場。 2006年11月16日,“中國銀行”緊隨其後,一度漲停,中國股市開始出現了“賺指數不賺錢”的“二八”現象。 2006年12月24日,擂鼓呐喊的槍手戰場正式開鑼,招商證券的羅毅和趙宇傑發布研究報告,建議申購“中國人壽”,一年目標價35元,三年目標價90元。 2007年01月08日,中金公司奉旨反擊,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人壽”定為關注“推薦”級別,預計合理價值區間為30.24至36.17元/股。指出“鼓吹人壽投資收益率急速升到8%是嚴重誤導!”並認為“2007年保費收入很可能讓市場失望”。 2007年01月09日,搶占製高點的戰鬥進入白熱化,“中國人壽”上市首日收盤價達到38.92元/股,換手率53%,成交總金額達35億元。 2007年01月14日,招商證券再次發布研究報告,“中國人壽”定為強烈推薦A級,調整一年目標價為52元,三年目標價90元。 2007年01月16日,槍手戰場又起戰端,光大證券的李晨和裘孝鋒發布研究報告,把“中國石化A股”目標價定在20元;與此同時,國際投行花旗集團則將“中國石化H股”的目標價定在8.11港元。 2007年01月17日,“中國人壽”摸高49.50元/股,市盈率高達120倍。 2007年01月18日,招商證券再次重申“中國人壽”定為強烈推薦A級。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2007年01月20日,原定今年年初“麵世”的股指期貨將延期推出,中國證監會取回之前提交給國務院審批的《期貨管理條例》,何時能正式推出尚無準確時間。股指期貨最終“出爐”至少要等到今年5月,而且監管層正在考慮將交易保證金比例從8%提高至30%。 2007年01月21日,證券期貨監管會議開過之後,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股指期貨基本明確將推遲到6月份之後出台。 2007年01月22日,監管層實彈演習,模擬巨大的做空能量,試水股指期貨的操控能力。下午,當滬深300現貨指數大漲100多點時,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卻在最後半小時暴跌100點,甚至一度從上漲超過9%下滑到跌幅近4%,讓所有市場參與者目瞪口呆。 2007年01月23日,滬市收出了中國股市有史以來的天量1106億元的陰十字星,深市收出了有史以來的天量596億元的陰十字星。 2007年01月24日,市場在一種令人難受的寂靜中等待著,滬市再度創出曆史新高2994點。 2007年01月25日,監管層率先出手,三路出擊:中央電視台請來世界著名投資大師羅傑斯和國內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唱空A股;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嚴厲表示嚴控央企資金入市;統計局局長也在答記者問時說“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滬深股市應聲大跌4%。 2007年01月26日,雙方正式短兵相接!監管層繼續保持攻勢,緊急發文“嚴查違規資金,尤其是地下違規入市的外資”。遊資主力不甘示弱,滬深股市從早盤的下跌近5%到收盤上漲1%,硝煙彌漫的股市上演了驚天大逆轉的一幕。 一時間,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空,戰雲密布...... 中國股市瘋漲,轉瞬暴跌 滬深股市連日暴漲,牛氣衝天。1月25日,上海股市升到曆史性的高度,接近3000點。與此同時,滬深股市總市值逼近11萬億。在上海,企圖搶進股市的市民擠爆了頭。投資者爭相入市,為了爭開戶,各證券交易所門前大排長龍,排隊者不時發生口角,交易所被迫祭出“領號辦開戶”的新措施。截至1月23日,上海股市開戶數,已經突破8000萬戶,日均開戶數超過9萬戶。 有人驚呼:上海股市發瘋了! 深圳的證券專家預測,A股將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上證指數,在春節前將破3000點;到今年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將破4000點;而在今年年底,將衝向5000點。這類樂觀預測,大大刺激了股民的欲望,為暴漲的股市推波助瀾。 股民數量激增,巨量的儲蓄資金,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洪流滾滾般,湧進股市。另有16%的股民,不惜通過貸款,搶進股市。在參與炒股的大量散戶中,42% 的人,平均投入5至20萬元,10%的人投入超過100萬。水漲船高,就這樣,股市被不斷湧入的股民撐起、撐大、撐高。 很明顯,一種非理性的衝動,虛托著中國股市,巨大的泡沫被吹起,巨大的風險已經潛伏。首先,中國股市曆來表現不健康,2005年,中國股市崩盤,滑落到曆史最低點。如今,才經曆短短一年時間,又從曆史最低點飆升到曆史最高點,完全沒有循序漸進和穩步升高的過程。這在其他國家,簡直是匪夷所思。 其次,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是因為,近一兩年,房地產泡沫化,投資人轉戰股市。中國股市中,2006年所登記的新開戶數,達到270萬戶,是2005年的三倍多。然而,房地產經曆過熱之後,呈現泡沫化,誰又能說,股市經曆過熱之後,不會泡沫化?事實上,在大多數時候,房地產的泡沫化,總是伴隨或催生著股市的泡沫化。 再次,中國股市曆來的表現就是,風險遠遠大於收益。截至2003年的調查顯示:虧本的股民高達90%。之所以如此,在於,中國股市,因違規操作和監管不力,黑幕重重,醜聞頻仍。迄今,這種局麵並未得到根本改變,理性的股民,又有什麽理由,對股市抱以信任? 股市的本益比,是衡量股市泡沫化的主要工具。在上一輪的牛市中,中國股市的本益比高達70倍,今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30倍,而同一指標,歐美國家僅為15 至20倍。最高的本益比,意味著最大的股市泡沫化趨勢。如今,在中國股市中,已經流動著30萬億熱錢,這些熱錢的遊走,必然加劇股市的泡沫化。 連政府方麵都沒有信心。鑒於許多人靠貸款炒股,近日,當局的“銀監會”向各大銀行發出警告:警惕貸款資金投入股市,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呆賬壞賬。說起來,按照相關規定,銀行貸款資金不能用於投資股市,但16%的股民,偏偏就是持貸款炒股,這在銀行領域,已經構成違規。 在發瘋的炒股狂熱中,唯一的本領就是,看誰能堅持到最高點?旋即,又看誰跑得最快?這實在是一項超高難度、超高風險的競技。毫無疑問,大多數人會敗下陣來。將有多少人虧盡血本,捶胸頓足,實在叫人捏一把汗。 果然,到了2月初,滬深股市突然暴跌,滬指跌幅超過7%,無數股民套牢,叫苦不迭。銀行營業廳外,又排起了想贖回基金的長龍。令股民心驚肉跳的是:這一波下跌,又到何時才能收住? 對應發燒的股市,是過熱的經濟。從2003年到2006年,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10%,10.1%,10.4%,10.7%。值得玩味的是,這樣的加速增長,還伴隨著中南海“加強宏觀調控”的呼聲。隻能證明,中共高層的“宏觀調控”完全失敗。 過熱之後,就是泡沫;泡沫之後,就是破裂。到處都是過熱,到處都是泡沫。房地產不例外,股市不例外,整個宏觀經濟也不會例外。如今,連國際上的“中國崛起論”或“中國熱”,也都處於過熱狀態,會不會也成為泡沫?泡沫何時破裂?世人都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