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三峽移民達123萬看鄧小平上當受騙

(2006-10-09 13:31:44) 下一個
三峽工程移民問題,是三峽工程決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文化大革命後,水利部、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湖北省提議建設三峽工程,當時還是五十年代的三個方案,即正常蓄水位200米或者195米或者190米。四川省堅決反對,原因之一就是涉及四川省的移民太多。後水利部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提出一個新的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據說有相似的防洪效益,發電量略少一些,但最大的優點就是移民人數大為減少,最多隻有50萬。
1980 年7月鄧小平回四川省親,然後從重慶坐船途徑三峽地區,在*船上鄧小平聽取了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副主任魏廷錚關於三峽工程150米方案的報告。船到武漢之後,鄧小平立即把胡耀邦、趙紫陽、宋平、姚依林等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誌召到他下榻的東湖賓館,開會討論三峽工程。一個月後,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三峽工程,決定由科委、建委組織水利、電力等部門專家進行論證。
1982年11月24日,鄧小平聽取國家計委關於在二十年內使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的匯報,在談到興建三峽工程時,鄧小平表態說∶“我讚成低壩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鄧小平所指的低壩方案是指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的方案。1984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原則同意建設三峽工程。1986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15號文件,決定對長江三峽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1992年3月 16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向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的報告,3月21日,鄒家華受國務院委托,就 “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作說明。1992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根據批準的議案,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大壩頂高高程海拔185米,移民總人數113萬。
全國人大批準三峽工程之後,鄧小平1982年對三峽工程的表態∶“我讚成低壩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就被改成“(三峽工程)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而“我讚成低壩方案”這一句被刪除了。
2006年10月中旬,三峽工程將蓄水至海拔156米,這比鄧小平讚成的150米低壩方案,隻高出了6米。那麽三峽工程一共遷移了多少居民呢?根據新華社重慶9月25日的消息,三峽工程已經完成移民123萬,其中,湖北省已搬遷移民25萬,重慶市98萬。
三峽工程將蓄水至海拔156米,移民123萬。而當初鄧小平表態支持三峽工程,是因為他相信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的方案,是一個最佳方案,防洪效益相仿,但最多隻需要移民50萬。從這個事實中可以看到,所謂三峽工程低壩方案的最大優點,就是移民人數少,是一個騙局。而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上當受騙,輕率表態,“我讚成低壩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為三峽工程建設開了綠燈,這是鄧小平政治決策的大錯誤。李銳先生曾著文說∶“鄧小平在晚年幹了兩件錯事,一是長江三峽工程,一是”。
和鄧小平一樣上當受騙的,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和全中國老百姓。
1992 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根據批準的議案,大壩頂高高程海拔185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移民總人數 113萬。現在三峽工程蓄水至海拔156米,距離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還有整整19米,而三峽工程移民已經達到123萬,比計劃多出整整10萬人。
三峽水庫蓄水位海拔156米,這隻是一個過渡的技術狀態,兩年之後將按計劃蓄水至海拔175米。三峽工程移民組有個移民的簡單框算方法∶三峽工程壩址處的自然水位是海拔62米,設計水庫的正常水位為海拔175米,在壩址處抬高水位113米,移民人數113萬人,正好是每上升1米要搬遷1萬人。按這樣計算,今後水位還要上升19米,起碼還要搬遷19萬居民。但是由於從自然水位海拔62米上升到如今的156米,實際水位上升了94米,移民123萬,每上升1米要搬遷1.34萬居民,今後水位上升19米,還要搬遷26萬。這樣,三峽工程移民將到達150萬。
到這裏,我們都是順著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移民組的假設,即三峽水庫基本沒有水力坡度(見表一),進行框算的。
表一∶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和移民遷移線177米
根據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的報告,當長江流量在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時、當三峽水庫蓄水在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大壩上遊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為∶
三鬥坪三峽大壩壩址∶175米;秭歸老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6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巴東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72.5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巫山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24.3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奉節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62.2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雲陽老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23.7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萬州∶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81.3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忠縣∶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豐都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裏,移民遷移線 177米涪陵∶175.3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83公裏,移民遷移線177米涪陵李渡鎮∶175.4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93.3公裏,移民遷移線177 米
(根據原全國政協委員陸欽侃先生提供的資料)
從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移民組的三峽工程移民淹沒範圍的表中可以看到,水庫淹沒區長493.9公裏,最遠至涪陵李渡鎮,移民113萬。
但是從三峽蓄水至海拔156米的實際情況來看,水庫的末尾已經到達重慶的市中心,水庫實際長度為600多公裏,而不是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所估計的隻有 493.9公裏,庫尾隻到涪陵李渡鎮。水庫越長,淹沒範圍越大。移民組認定水庫淹沒範圍不會到達重慶市區,這是因為一旦水庫淹沒範圍涉及重慶市區,移民人數將上升許多,淹沒損失也將增加許多。但是嚴酷的事實是,水庫蓄水至海拔156米,水庫的末尾已經到達重慶的市中心;水庫蓄水如再升高19米,水庫庫尾還要上延,重慶部分市區必淹無疑。
同時,三峽水庫自2003年6月蓄水以來,從各地水位來分析,三峽水庫不是一個平湖,而是一個有水力坡度的斜湖。水力坡度的大小和流量有關。流量大,水力坡度也大;流量小,水力坡度也小。計算水庫移民總不能按照最小流量來計算吧。重慶是中央直轄市,流量起碼應該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來計算。三峽蓄水至海拔156米,水庫長度已經超過600多公裏,在這麽一個長度下,一個小小的坡度,都會給上遊重慶造成極大的淹沒損失。所以大壩處的蓄水位從海拔156米上升到175米,重慶部分市區必淹無疑。
三峽庫區還有一些地區居住人口密集,高程在海拔 160米以上但在175米以下,三峽工程移民規劃認為,依靠新建的江堤來保護這些地區,可以減少移民人數。這些地區有如涪陵老城,開縣老城、興山城等。新修建的這些江堤的頂高為海拔175米.。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移民組認為水庫沒有水力坡度,上遊各地的水位都還保持在海拔175米,所以江堤可以起防禦作用。但是,三峽水庫存在水力坡度,所以這些保護區都會被淹沒,涪陵老城,開縣老城等的居民,都必須搬遷。這部分居民將達到20萬人。同時,由於當時沒有考慮水力坡度的影響,許多移民新建的鎮(村)所在的位置也太低,也要被庫水淹沒,必須第二次搬遷。
今年五月,在三峽大壩全麵封頂的記者會上,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向記者透露,三峽水庫可以蓄水至海拔180.4米。三峽工程的移民計算都是以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作為出發點計算的。曹廣晶說,三峽水庫可以蓄水至海拔180.4米,那麽三峽工程的移民計算必須從海拔180.4米作為出發點計算。以海拔175米作為出發點計算,就是錯誤的,是對人民不負責。
現居住澳大利亞的原水力電力研究院的陳實總工程師在文章中揭露,當初計算的三峽工程移民為180萬,如果在1992年全國人大討論三峽工程提案時,將這個真實的數據告訴國人,告訴人大代表,那麽全國人大代表很可能就會投票反對三峽工程議案。所以打了埋伏。
從上麵分析來看,要重新計算三峽移民總數,第一要考慮三峽水力坡度對淹沒的影響,重慶部分城區要被淹,涪陵老城,開縣老城等用江堤措施保護的居民要搬遷,一些移民新鎮(村)必須第二次搬遷;第二,要注意水庫泥沙淤積對淹沒增大的影響;最後,特別要考慮三峽水庫將蓄水至海拔180.4米的事實,移民必須從海拔 180.4米出發重新計算。如此看來,三峽工程移民總數180萬,也是一個打不住的數字。
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移民50萬。鄧小平上當受騙。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移民113萬。人大代表和全國人民上當受騙。
[轉帖]
六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