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考曆史存廢看 |
——對話廈門大學 |
2007-06-27 09:41:24 |
本報記者 原春琳 周珣 |
劉海峰教授簡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科舉為何比察舉有生命力 記者(以下簡稱“記”):近年高考製度受到越來越激烈的抨擊,有人甚至主張廢除。而你一直以來是極力捍衛高考的? 劉海峰(以下簡稱“劉”):應該說我是理性維護。主張廢除高考不是什麽新觀點,1995年我就與廢止高考派學者有過正麵交鋒,1998年全國“兩會”期間已有人大代表提建議說要取消高考。我認為高考至今仍是一個適合中國國情、得到大多數人擁護的公平選才製度。高考是有許多問題,需要逐步改革,但不應輕言廢止。 記:自古以來,便有關於考試選才利弊的探討? 劉:古往今來,選拔人才的方式不外兩類:一為推薦,二為考試,或者是兩者的結合。中國是個考試大國,也是考試製度的創始國,我們的先民最早采用考試來選拔人才。先秦時提出一種精英治國理論,叫做“尚賢”,在儒家則稱之為“學而優則仕”,即不管家世出身,學問優秀的人才來從政,這是後來科舉製度產生的思想根源。到了漢代,有了製舉,這是一種廣義的科舉。一般的選官是察舉,時間長了,容易弄虛作假,以至有“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民謠。科舉製度隋代出現,公元605年建立進士科,從伯樂相馬式的選拔人才變為賽馬式,有一個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報考,不必經他人推薦,當時稱為“懷牒自列於州縣”,這是將從政權向平民開放。 記:單憑一次考試決定一個人才學的高低,在實行科舉製的早期不是問題嗎? 劉:《新唐書》有記載說,“取人以一日試為高下”,就是今天說的以一場考試來決定錄取與否。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對進士科考試加以改革,改為考試與推薦、自薦相結合,並參考舉子平時創作的文章。剛實行時效果很好,但是一段時間後問題隨之而來,一是走後門現象,依靠權勢求取科第的辦法大行其道,“公薦”變為私薦;二是考生呈送的平時的詩文作品有許多是假手他人而無法判明的。 保送製可能與舉孝廉殊途同歸 記:你是說,結合平時表現,進行推薦的招生錄取製度行不通嗎? 劉:林語堂說人情和麵子是中國社會的兩個女神。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情社會,我們的文化注重人事關係的協調,講究人情、關係和麵子。有時,人情大於法,大於天。為了有效製衡人情與關係的困擾,客觀公平地選拔人才,中國人發明了考試,用考試的辦法來排除人際關係的幹擾,使社會不至於陷入無序的狀態。魏晉時期的葛洪說,考試有一個功能,是可以排除“人事因緣”和“囑托之冀”。考試選才讓所有應試者接受同樣的挑戰,個人才學和能力放在首位,能破除血統論,解脫人情困境,因而曆來被視為“量才尺”。在一定程度上,考試製度是社會穩定的製衡器。 記:所以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受人情因素的製約,推薦製度難以真正貫徹? 劉:從理論上說,結合考生中學的表現與平時成績的推薦保送製度最能選拔品學兼優的人才,但是實踐一再證明,在我們的環境下,推薦製受人為因素幹擾太大,無法客觀反映出被推薦者的水平和表現。古代的察舉推薦逐漸演變成結黨營私的手段,“文革”中的推薦為走後門大開方便之門。現在 科舉六廢六存緣於無方可替 記:但曆史上的科舉製度卻是走向消亡了的。它的一個致命問題,是命題上的。 劉:科舉的命題困境,和高考命題改革,如出一轍。比如說八股文,在明代已經出現,當時規定在《四書》、《五經》中出題,大約200年時間絕大多數人都說八股文好,而且通過考八股文也確實公平客觀地選拔出許多優秀人才。但到後來,問題產生了:《四書》、《五經》被鑽研透了,一些題目會出現重複。《四書》、《五經》加在一起有43萬字,到後來幾乎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能背下來。為了拉開區分度,必須從邊角的文字裏出題,也就是出偏題怪題。 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與八股文考試類似,剛開始用明白正大的內容來命題便足夠了,後來全體考生的水平上升,水漲船高之後,必須拉開區分度,於是各種瑣碎的題目都出現了,難度也加大了,學生負擔也就很難減輕下來。 記:統一考試的內容總是這樣走向死胡同嗎,為什麽還能一直延用到今天? 劉:實際上,關於一次性競爭考試決定去留的辦法,在中國考試史上有過反複比較和爭論。科舉製度在曆史上六存六廢。除了元代比較特殊,幾乎都是在應試弊端嚴重、人們對考試能否選拔真才發生疑問後出現的。 唐後期、北宋時期,已經發生過科舉存廢之爭,甚至主張廢科舉以革除應試弊端,包括直接采用從學校取士以代替科舉的辦法,結果出現免試入學者多為當官子弟的現象。為此,蘇軾力主堅持以考試取士,認為盡管科舉有不少局限和弊端,但“立法取士,不過如是”。 各次科舉存廢之爭的結果,多數情況下都是堅持采用考試辦法,即使短暫罷廢科舉,也會因為出現更嚴重的弊端很快又不得不回到科舉的軌道上來。至於清末廢科舉,那是在西學東漸、東西方文明衝突背景下必然出現的結果,與古代情況不同。而且,科舉可以停罷,但考試這種選材方式卻沒有而且也不可能被廢止。 古往今來的實踐一再證明,考試製度有弊端,但廢除考試必將造成更大的禍害。理論上說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才辦法,實際上卻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競爭方式,考試至少可防止最壞情況出現。 記:如同現在的高考。盡管諸多不滿,但是很多人認為通過成績選拔人才是惟一公平的途徑? 劉:梁啟超說,“世卿為據亂世之政,科舉為升平世之政”。通過考試這種手段,為大家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渠道和機會,提供個人奮鬥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考試是難得的主要靠自己、較少求別人的途徑。因為高考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在激烈的考場較量之後,名落孫山者雖然會有挫折感,但多數考生隻能怨自己水平不夠或運氣不佳,無法怪他人或社會,如果通過其他渠道,例如推薦等來選拔,就有可能認為是不公平競爭而落榜,怨氣指向政府和社會。 沒有最完美隻有最合適 記:堅持現行高考製度,針對它的弊端可能有什麽解決方案嗎? 劉:隻有不斷改革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或調整考試成績在高校錄取時的比重,但是不應取消高考製度。企望再回頭去找推薦舉送製度的靈丹妙藥,在現實中必然會出現比高考製度更多更嚴重的弊病。 記:廢除高考,是不是可以解決目前基礎教育領域出現的問題,例如高考指揮棒、負擔過重等? 劉:高考競爭帶來一部分消極影響,比如說,考什麽,學什麽,一定程度上造成知識偏狹的弊病和學業成績至上的功利心態,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標和理想。但是,高考的競爭,是高等教育機會尤其是獲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社會地位的競爭。高考競爭的加劇,實際上是當今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在教育和考試上的反映。高考並非萬惡之源,而是各種教育及社會矛盾的集合點。廢除高考,許多教育問題不見得會迎刃而解。如果不以考試這種具有剛性標準的辦法來競爭,很可能用權力、金錢或關係來競爭。 記:你理想中的高考改革是什麽樣子? 劉:我認為,兼顧統一性和多樣性是高考改革的發展方向。比較理想的是,采用兩次高考模式,統一考試和各校單獨考試結合,以統一考試成績作為基本切線。2006年複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開始的自主招生考試,是高考改革的有益嚐試。 通過專業化考試機構實施的統一招生考試,對新生的文化素質有個基本掌握,之後,大學加入,單獨命題或采用麵試,考出特色和能力。高校自主辦學、招生,並非一定要自行舉辦招生考試。統一考試和各校單考成績的複合式兩次考試錄取模式,比較適合。但實行此製度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現實生活中很難有最完美的製度,隻有最合適的。理論正確的不一定是可行的,隻有實際可行的才是有效的。對待高考改革,我們既要考慮科學性,還要考慮可行性。 原載《中國青年報》(J-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