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北史,北魏部分看完了腦子裏還是囫圇的。首先名字就難記,拓跋禿發的,光姓就倆字,名字還淨有仨字的,音譯的名字又沒有意義,總是看了半天又忘了這人來路,還得回去找。北周也差不離,看了隻記得一個宇文黑獺。北齊就不一樣了,因為北齊高家原是漢人的根底。那些皇帝的名兒,一溜兒三點水,記混了也沒關係,不外是大哥二哥六弟。
我看史總是衝著列傳第一後妃傳去,打打殺殺的事不適合就著茉莉香片讀。後妃傳寫得不詳盡了,再去看本紀,跟她老公的事跡對著看,一個整故事就出來了。
北朝一代取代一代,各政權之間皆有淵源,所以必須先講幾句北魏。
北魏的後宮當然也沒空著,不過北魏在後妃這件事上有兩個很奇怪的傳統:一是選皇後的時候要讓妃子自己鑄個小金人,要是鑄得成人形,那就封後,要是燒出來一塊銅疙瘩,那就和後座無緣;二是立了太子就殺他親媽,這是拓跋珪立下的規矩,說是跟漢武帝學的,怕婦人掌權(漢武立劉弗陵殺鉤弋)。因為這兩個政策,後宮裏少了多少故事。所以別看北魏皇後多,其實大部分是太子登基以後追封的,其中還有兩個是太子的保母,生母老早被殺了,所以和保母感情深,這兩個保母又特別本份,沒勾引過皇帝宦官,啥香豔故事也沒有。
但即使費盡了人道的和不人道的心機,還是免不了太後當政。一個馮太後,因為皇帝把自己的情人殺了她就把皇帝殺了,不是親生的,說殺就殺了。其實殺的時候這個皇帝早就無心政治,已經讓位給小太子,自己當太上皇了,也就是說,跟太後沒有權力之爭,殺他純粹為情夫報仇。不過這個太後在政治上還是很英明的,而且對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子皇帝也很好(除了小時候嫌他太聰明差點兒把他餓死之外)。這個孫子皇帝在太後的撫養下也很成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孝文帝拓跋宏。
再一個胡太後,這是個特例。她是皇帝的生母。北魏末年,皇子總養不大,大家(包括我)都懷疑是妃子們為了活命,生了兒子就早早給弄死了,不給他當太子的可能。後來皇帝急了,幹脆一旦有誰生了兒子,就立刻把他放到遠遠的地方讓信得過的人養著,不讓後妃接近。所以妃子們更怕生兒子。隻有這胡氏不怕,說,哪能因為個人生死耽誤社稷繼承人的大事。別人都怕生兒子,就她希望生兒子。胡氏本來不是等閑女輩,能文能武,百步穿楊,革命女青年,胸懷遠大,致生死於度外。結果,真的就生了兒子。那時候皇帝太想有接班人了,好容易得了個不怕生男孩的老婆,太感動了,所以立了太子以後,居然沒把胡氏殺死。這一下子壞了祖製,也就壞了社稷。後來胡太後胡作非為,逼著長得帥的小叔子跟她好,重用驕愎好色的妹夫,小名叫夜叉的,(北朝開始流行佛教風,特別是少數民族,愛附庸風雅,取個佛教典故的名字,比如菩薩、夜叉。這股風一直刮到唐朝,以前說過的王維字摩詰,那就是其中文雅的,還一位俠客詩人劉叉,其實就是“夜叉”的簡稱)。妹夫權重,橫行禁宮,殺死最大的對手--胡太後的情夫清河王,還軟禁了太後,滿朝文武,竟然沒人敢說個不。等好容易鏟除了妹夫,又看兒子礙眼,得了孫女她謊稱是男孩,然後把皇帝兒子毒死,讓小嬰兒繼位,沒幾天又說搞錯了,那孩子是女孩,不能當皇帝,又另立一小男孩為帝......折騰來折騰去,把北魏江山折騰丟了,最後自己和小男孩被沉河。可見幹革命光有不怕死的熱情是不夠的,胡太後沒有馮太後的殺伐決斷,該殺的不殺,不該殺的倒殺得利索。
話說在北魏後宮裏混日子真是不容易,既要懂得冶煉鑄造,又要小心別生了兒子,就算又有手藝又有運氣,還能打敗一切後宮美女,那邊兒還有聰明能幹的小叔子們虎視眈眈地盯著呢。
拓跋宏的一個皇後,馮氏,馮太後的侄女,本來姐妹倆一起嫁給皇帝,那一個早卒,這一個得寵,也沒生兒子,可惜卻得了病,被太後趕出宮。後宮不能無主,馮家女兒多,太後就又把一個侄女嫁給皇帝,還給封了後。拓跋宏念舊,一直惦記著前麵那個,等太後一駕崩,聽說馮氏病也好了,就又接回宮裏,寵愛更勝先前。馮氏原是皇後的姐姐,進宮又早,生了場病就把杏花辜負了,心裏不服氣,對皇後也不行妾禮,還給皇帝吹耳邊風誣陷妹妹,沒多久皇帝耳根一軟,竟把皇後廢了立這個姐姐為後。
所有的風刀霜劍都擋過去了,皇後也當上了,還把老公迷得服服貼貼的,那就好好珍惜吧?不能夠。人這一輩子,真是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就斷送了終生。馮氏也是沒能耐得了寂寞,拓跋宏南征的時候,馮皇後就在宮裏跟一個叫“高菩薩”的搞上了。亂搞之餘還愛做媒,非要讓年輕守寡的皇帝妹妹彭城公主改嫁給馮後的同母弟弟。彭城公主不願意,連夜帶著丫鬟僮子冒雨到她哥哥打仗的地方去哭訴,訴著訴著就把馮皇後和高菩薩的事訴出來了。拓跋宏大驚,不敢相信,雖然沒說什麽,等打完仗,立刻就回洛陽處理後院著火事件。
這時馮後又犯一錯誤,這個錯誤更嚴重。她和她媽媽一起搞巫術,詛咒皇帝病死,自己效姑媽扶幼主當太後。馮後的這個心思其實早就有了,當初高妃有個兒子,還沒有被立為太子,但因為高妃的哥哥是重臣,又編了些高妃曾夢見太陽入懷,是生皇帝的吉兆這樣的瞎話,這孩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極大。所以馮後就把高妃給害死了,自己撫養小皇子,親自給他梳頭洗臉,母道隆備。這孩子也願意沒事兒就往她屋裏坐著。這個眼光不算短,多半也是學姑媽馮太後,可惜縱埋了這條長線,也沒能救得了此時性命。
巫術這種事是皇帝最忌諱的,早先趙飛燕姐妹就是靠誣陷許皇後和班婕妤搞巫術拿掉的這兩個勁敵。所以這下子拓跋宏怒了,夜傳皇後,進門時令閹人搜身,隻要發現一寸長的小刀片立刻就斬,不用通報。傳進去以後讓她交代錯誤,皇帝身邊始終不撤保鏢,隻讓保鏢用棉花把耳朵塞住,聽不到馮後都交代了些什麽。所以這段交代,就沒能被載入史冊。交代完畢,皇帝把弟弟們召進來,指著馮後說:“以前她是你們嫂子,從現在開始就是路人。這老女人要殺我呢!你們問她吧,讓她自己說。”
馮後腦袋如此連連搭錯弦,竟然沒被殺沒被廢,隻在宮裏做了冷板凳。拓跋宏說:“一切看在太後的份上,不能馮家的皇後一個個都被廢了。她要是有眼力架,就該自我了斷。”馮後怎麽舍得死呢,可此時生死不由她。拓跋宏一死,遺詔賜馮後死,死後按皇後禮葬,以保全馮家的麵子。小叔子拿著遺詔來要馮後的命,馮後奔走呼號,說:“這不是皇帝的意思,是你們要殺我!”宮人強按住,硬是給灌了毒藥。
以上,字多了點,其實都是背景介紹,重點在下麵:
馮後被毒死之後,幾個小叔子湊到一塊兒一換眼神,說:“就算沒有遺詔,咱們也得作個計除掉她。哪能讓個失行婦人宰製天下,殺我輩?”
這話看得人心驚。其實失不失行有什麽要緊,前麵馮太後不也照樣失,照樣做太後,照樣德高望重流芳千古。可憐馮皇後一生的運氣都在前麵用盡了,闖過了一關又一關,鏟除對手也不算手腕不狠,卻無論如何難過得年輕驍勇的小叔子們這一關。北魏後宮裏不能再有個馮太後,原來是一早就注定的。
LZ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