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古中國 (二)

(2011-03-10 12:58:48) 下一個

關於禹的出身,也有點爭議。司馬遷說,禹的父親鯀,就是顓頊的兒子。但是班固說,這個輩份不對,堯是顓頊的五代孫(我算了一下好像是四代?這個比較迷糊),鯀和堯是同代人,甚至比堯還年輕,怎麽會是顓頊的兒子,所以班固就自作主張給改了,說鯀是顓頊的五代孫。我覺得,可能鯀跟顓頊沒啥親密關係,因為禹建了夏,是開國帝王,按中國人的習慣,喜歡攀點高枝兒,所以硬往顓頊身上攀。不過禹家肯定也是曆代高官貴族,不然也輪不上治水的苦差事。如此看來,有可能到了禹這裏,權力還是沒有落到黃帝家族之外。這一段血親官司就讓他暫時亂著吧,畢竟黃帝生了十多個兒子,沒準兒那一部落全是近親,連屈原還說自己是顓頊的N代孫呢,大家放心吧,咱們在座的,5000年前全都是一家。。。


上回書說到禹跟皋陶關係好,皋陶也算是三朝元老,資曆深得很,所以一早禹就把他定為接班人,把國家大事也交給他管。不幸的是,三朝元老年紀太大了,雖然按司馬遷說的,那時候人動不動就活100來歲,可是老的還是活不過小的,所以皋陶在禹的前麵死了。


這時候禹又把另一個一起治水的好哥們提拔起來執政,這個人叫“益”。沒多久,禹外出打獵的時候駕崩了,這後麵的故事,又是兩個版本。


史記裏說,禹臨終的時候傳位給益,但是益因為輔政時間短,在大臣裏麵沒有威信,所以禹一死,大家都去找啟商量國事,益一看自己撐不起場子,就幹脆把天子之位讓給了啟,自己偏居一隅。


竹書紀年裏完全是另一個故事,說的是禹死以後,啟要繼位,益不讓,說禹定了由我接班。啟就把益給殺了,自己當天子。


我還是比較相信血腥的版本。竹書裏的故事總是比史記要血腥一些,革命不是溫良恭儉讓,不是請客吃飯。這一路人類進化,都是殺出來的。


啟繼了位,還算能幹,把不服夏朝的一個有扈氏給滅了,擴大了夏的統治。十年以後啟崩,兒子太康接班。從此以後兒子接班才算是規矩,別人想奪權的就叫謀反。可惜太康不爭氣,又或者這時候權臣還老惦記著恢複到禪讓製,得人心者得天下,總之,又出了一個亂子。這個亂子的主角很有名,便是弈。


弈善射,能打仗,大概在征服有扈氏之戰中也立了大功,所以不服太康。仗著自己箭法好,把太康趕到洛水以南,不許回家。自己就在這邊掌了朝政,不過名義上,王還是太康。太康的五個弟弟和老媽,似乎還不知道太康被逐,以為膽子大了想不回家就敢不回家,所以天天在洛水的北邊唱歌,埋怨太康你為什麽不回家。。。


這位弈,我懷疑就是傳說裏射日那位後弈的原型,日是什麽,就是帝王嘛。太康兄弟六個,都可以當王,那不就是六個太陽,比九個就少三個。關鍵是太康執政期間政績並不好,老百姓的日子大概確實也跟成天暴曬一樣挺難過,所以對弈的篡位行為持默許的態度。雖然弈沒把太康哥兒幾個殺了,但逼得人家不敢回家,實際上也跟射日差不多。這是我的猜測,各位可以選擇性忽略。


不過弈的下場很慘,明天再說吧,一天隻能看一點血腥,多了會影響人的人生觀。明天的血腥還會有男女關係穿插著解悶兒,還能給人點生命不息的希望。歡迎大家自帶瓜子,屆時收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葉泥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謝謝,突然有些事耽擱了。這一兩天繼續。各位多提意見啊,有啥資料也給咱補充補充。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頂一個。
yamyam 回複 悄悄話 麻煩您老人家快點寫啊,等了2天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