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異數,近半數公民讚成獨立,年輕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國慶節” ,隻要你到亞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狂熱氣氛,”魁北克萬歲!”的口號一呼百應。魁北克人還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開的同性戀。
個人資料
正文

莊曉斌著《赤裸人生》(全本)出版發行!

(2010-04-05 05:42:59) 下一個

三十年磨一劍,囚犯作家莊曉斌著赤裸人生(全本)出版發行

神農

成稿後曆經20餘年輾轉,囚犯作家莊曉斌著的半自傳體小說赤裸人生終於麵世了。

故事講的是革命烈士後代、在偽滿洲國日本人監獄出生、被中共地下黨營救出獄的丁育(獄)生,在養父母(早年的地下黨,當時的革命幹部)的照料下茁壯成長,成為號令百萬的紅色造反派組織(保皇派)總司令,並到北京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不料在派性鬥爭中,他領導的這一派被中央認定為反革命派。他的悲劇由此開始。先是因駕車逃跑時將左派的追捕車擠下橋而遭通緝、被捕,在關了三年後由於其前情人劉玉傑的暗中相救而被釋放;後又因意外偷聽到了當時的省革委會主任(後來的省委書記)與“梅花黨”的勾結而再遭通緝,他與前情人逃亡到南方,在企圖偷渡到香港時被人蛇出賣,在被公安局押解回東北的火車上跳車而逃,從此走上了與社會對抗的不歸路。

弟弟丁育心(即作者)在林場學校教書,又與本校最漂亮的女教師戀愛,即將結婚。他的人生的美好前景卻因為哥哥委托他度蜜月時投信香港而打斷,原來這是哥哥走投無路、暗藏在家、偷聽“敵台”後決定出走的投靠信。於是,一個現行反革命犯和兩個窩藏犯便產生了,丁家父、兄、弟三丁被捕,哥哥被迅速處決。本書的後半部講的便是弟弟在獄中16年的見聞,以及他怎樣憑借自己的才智從一個“剛下車的”犯人“成長”為大雜役的經曆。出於對自由的渴望,他成功出逃卻又被抓回,這回等待他的也是死刑。在行刑前夜,他自殺昏迷,被同情他的市公安局長暗中救下。他再次踏上逃往之路,在其兄情人、黑道女梟李秋英的幫助下,循著哥哥當年的逃亡路徑,終於到達了自由世界。

本書出場的人物,多為市井小人,也不乏省高院院長、省委書記和黑幫頭目等,監獄中更是魚目混珠,既有國民黨將軍級的老曆史反革命、為非作歹的江洋大盜,也有像他這樣的反革命和政治犯,以及那個時代特有的走資派。在長達16年的監禁生涯中,作者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始終保持軍人鐵血作風的國軍將領,麵對妻女的照片卻黯然淚下;倒背如流的毛澤東選集學習標兵,臨終卻罵蔣介石怎麽還不反攻大陸;省高院院長由於“走資”,被迫與自己判的囚犯同擠一間牢房;官運亨通的省革委會主任,當年卻正是日本監獄裏的叛徒;省委書記的夫人情願追隨前情人流亡天涯,最後殉情;乘人之危的林場書記,以救人為誘餌奸淫了丁育心的妻子;閱人無數的慣犯俠女申豔波,對丁育心卻滿懷癡情;母子亂倫的強奸殺人犯,死到臨頭還要自慰一番;性無能卻又多疑、變態的獄卒在逼死自己的嬌妻後,也把自己送進了班房;利用職權乘機占有犯人妻子的獄卒,最後其全家被犯人滅門;為搶救病危犯人而獻血、待作者如親兄弟的好獄卒,卻又臥軌自殺;開明的王政委提議的男女監合開的運動會,導致了一段沒有結局的愛情,而這愛情後來救了越獄者的性命……

犯人的生活主要是每天超強度的勞動,而這是沒有報酬的。每天吃的是食不果腹的粗糧,還要遭受牢頭、獄卒的盤剝。挨打挨罵更是家常便飯。作者不愧是個有心人,他記錄了所有經曆過的看守所、監獄房間的尺寸,那密不透風的水泥小號,堪稱活棺材。犯人的性饑渴也是必須麵對的問題。那道橫亙在男女監獄間的伊甸園牆,給了兩側的犯人無窮的遐想。現實中,犯人們隻有通過同性戀或性幻想解決問題,牢頭甚至從新進來的犯人中“選妃”,犯人間為“女方”爭風吃醋的爭鬥也時有發生。不過獄卒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出人命就行。

        獄卒的生活就好過得多了。他們在犯人眼裏代表著政府,他們實行“以惡治惡”的管理方式,即選拔牢頭來管理犯人。他們的任務便是搞錢,利用可能性極低的減刑機會,發揮犯人的勞動積極性,行賄積極性以及檢舉揭發的積極性,他們於是得以中飽私囊,當然,有的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正常社會的秩序在這裏見不到了,這裏是弱肉強食的天下。犯人、獄卒的行為準則是利,為了減刑可以出賣朋友。但作者也力圖使我們相信,即使在最暗無天日的地方,也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本書同時也是一本監獄手冊,文革期間的公檢法製度和監獄製度,在這裏都有體現。那些對大牆內的生活好奇的讀者,那些出生於改革開放後、一帆風順的年輕人,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

本書的出版也曆經波折。初稿在獄中經十年秘密寫作而成(開頭部分因同監犯人告密而被沒收,隻得重寫),出獄後又經十年時間,本書在被刪節得支離破碎的情況下得以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1999年在北京街頭擺攤叫賣本書,引起了轟動。但是,作者一直盼望全文出版該書,這個夢一直等到十年後他踏上了自由之都——法國的土地才成為可能。在獄中,他蓋著棉絮被淘空、藏著本書稿的被子抵禦北風;出獄後,他又為出版本書而奔波。多年來,本書已成為作者生活的一部分了。誠如莊曉斌在《致讀者的一封信》中所說:“我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作家,但我肯定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作家!”

今天,這本花費了作者一輩子精力、堪稱中國的“古拉格群島”的46萬字巨著,中文國際出版社同仁的努力下,終於與讀者見麵了。

我們對讀者的反應,拭目以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