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異數,近半數公民讚成獨立,年輕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國慶節” ,隻要你到亞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狂熱氣氛,”魁北克萬歲!”的口號一呼百應。魁北克人還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開的同性戀。
個人資料
正文

6 媽媽從來不誇我

(2009-01-07 07:37:14) 下一個

6  媽媽從來不誇我

1928年秋,姐姐上了榆林女子師範學校,我上了新明樓巷小學。

第一天上學,像過節一樣,媽媽給我穿上新做的藍布褲褂,換上新鞋。媽媽給我洗臉的時候,洗得特別仔細。一邊洗,一邊囑咐:“要尊敬先生,聽先生的話。跟守規矩的同學一起玩,不要和打人罵人的孩子在一起玩。不要弄髒衣服,寫字的時候不要把墨抹得滿手滿臉,走路不要踢石子……”這些都是平常對我的要求,不過今天要更鄭重地囑咐一番罷了。

住在同一條巷子的一個高年級學生雷澤民來領我去上學。媽媽對這個懂禮貌的大孩子很放心,所以把我托付給他,囑咐他在學校裏多照應照應我。媽媽把新書包替我掛好,還給我一個裝了開水的玻璃瓶,裏邊泡著山楂片和幹草。

走到學校,雷澤民把我送進一年級教室,領到級任杜先生麵前。先生一見我就很喜歡我,因為我的衣服整潔,手臉幹淨,顯得特別出眾。先生立刻就拿我作榜樣,要求同學們要愛幹淨講衛生。

學校生活是有趣的,我從第一天起就愛上了學校。學校裏是陽光燦爛,家裏卻是愁雲深鎖;學校裏有那麽多小朋友,熱熱鬧鬧,在家裏我是孤孤單單,冷冷清清。

同學們多半不喜歡認字讀書,覺得太難。我卻覺得很輕鬆,書上的字好多是我認識的。繼父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刻意教我識字,許多字是耳濡目染學會的。同學們多半怕寫字,似乎拿毛筆比扛大棒子還費力,我卻喜歡寫大仿,在家裏畫畫兒寫字早就用慣毛筆了。現在有了一張我喜歡的仿影,那是一首兒歌詩“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念起來很好聽,寫起來除過那個“家”字難寫外,其餘的字都很順手。

先生誇我會拿筆,寫字的姿勢很正確,讓同學們來模仿。先生問:“誰教你寫字的?”我說:“媽媽。”先生臉上那驚異的神色使我很得意,誰能像我一樣有位會教寫字的媽媽呢!我寫的第一篇大仿,先生立刻拿到教桌上去用紅筆在所有的字上都畫了圈兒,隻有那個討厭的“家”字沒有畫,也沒有打杠子,“去”和“花”還畫了雙圈兒。先生拿著我的大仿在同學中傳閱,我高興得在心裏笑,卻不露在臉上。

課後,先生領著我們作遊戲,丟手帕,狼捉羊。笑呀,叫呀,鼓掌呀……我幾時有過這樣無拘無束地歡樂過?!學校真好!尤其是先生總誇我,媽媽從來不誇我,怕我得意忘形。

每天放學回家,媽媽都要查看我的大仿本,看見那麽多的紅圈兒,媽媽眉間的那個結就不見了,這就是對我的讚許。媽媽總要問到先生對我的態度,我就得意地告訴她先生又誇獎我了。媽媽就用“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來警戒我不要驕傲。

 

 

 

©郭錦文 2009

(轉載、出版需經作者書麵同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