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顏知己

生命是一種體驗, 愛情是一個過程
個人資料
正文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2005-06-08 07:29:37) 下一個
<<黃顏的男人心>>貼出後,裏麵提到的那篇論文引起了一些網友的興趣。有的希望能讀讀那篇碩士論文,以確定JANE究竟是不是因誤讀論文而走了最後那一步;有的戲諧地稱那篇論文為“殺人的論文”,要看看論文是怎樣殺人的。我已從悄悄話裏回了一些網友,現整理一下,公開貼出來,一勞永逸地槍斃掉那篇論文。

那篇碩士論文寫於八、九年前,沒有電子版本。係裏可能保存著一兩本,父母那裏也留有一本,但我手頭沒有,也不值一讀。寫論文時才二十二、三歲,談不上生活積累或人生智慧,所有的觀點、知識、理論等等都是從書上來的。那也不算一個暢所欲言的年代,尤其是碩士論文,更不可能是想什麽就說什麽。

論文探討中西方文藝作品中對“愛與死”這個主題的不同處理,扯七拉八地談到社會、文化、宗教等的影響。印象較深的是說過中國文化受儒道釋三家影響,其中對生命的理解受佛教影響很深,表現在相信生命輪回、投胎轉世上。象<<梁祝>>這樣死後化作蝴蝶的故事,中國文藝作品中就比西方文藝作品中多見,類似的還有死後化作並蒂蓮、連理枝等等,實際上就是生命輪回觀點:生命是一直存在的,隻是形式發生變化而已,上輩子是花卉,這輩子是人,下輩子可能就是牛馬了。生命輪回、投胎轉世的說法在民間很流行,比如人們常說“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不知她上輩子做了什麽好事,這輩子可以修到這樣好的丈夫”等等。

生命輪回的觀點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製約人們的行為,使人從善,以圖下輩子脫胎到一個好人家。生命輪回的觀點也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坦然地、或者說麻木地麵對今生的苦難:這輩子受這許多苦,不用怪別人,更不用怪社會,都是因為上輩子沒積下德,如果這輩子多做善事,下輩子就不會受苦了。可能這種生命觀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為愛而死,因為死不算什麽,不過是結束這輩子,進入下輩子而已,早死早托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那篇論文雖然是分析中西方文藝作品對“愛與死”這個主題的不同表達,但也有自己的立意: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本來還想扯到“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上去的,但導師火眼金睛,一看開題報告,就覺得不妥,知道黃顏這種人,七扯八拉地,寫起什麽“自由”來,不僅會超出碩士論文的篇幅,而且很可能會寫出問題來,於是大筆一揮,把“自由”部分砍掉了。

論文立意與著名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立意有三方麵的原因。一是立意不積極,就不能通過;二是當時年少氣盛,想反著名言寫,寫出點新意來;三是因為受父母影響很深,認為一個人的死不僅是他/她一個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一個人的死是會很深地影響到他/她的周圍的人的,所以一個人不能僅僅為了自己解脫就去死。

論文將“愛與死”的主題再細分成兩種,一種是被動地死,比如天災人禍使相愛的雙方或一方死去;另一種是主動地死,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殉情”,即為愛自殺。論文主要探討第二種愛與死,也就是為愛而死。

論文花了很多篇幅探討愛的“不可確定性”和“不可把握性”,因為愛的這兩種特性是文藝作品主人公為愛而死的重要原因。

愛的“不可確定性”,表現在人無法確切地知道別人是不是愛自己,因為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需要用別的東西來表達、來描述、來象征。

遠古的時候,人們對言語和文字是很崇敬的,據說那時候不用簽字畫押,隻要說一句:“我答應你了”“I GIVE YOU MY WORD”就夠了。君子不君子,一言既出,都是駟馬難追。再往後,光說句話就不行了,沒有約束力量了,可能要扯上超自然的力量:說話不算數就遭雷打,就全家死光。再往後又加上法律的約束:撕毀合同、違反合約就要受法律的懲罰。

不管加上什麽,我們知道WORD是越來越不管用了。印在書裏了,不等於就是真話;電視新聞裏說了,不等於就是真相;錄音錄像了,不等於就是事實。現在還加上網絡,就更麻煩了。你收到張三一個MESSAGE,你不一定能確定那就是張三送給你的,就算是張三送的,MESSAGE在路上也可能被人看過並被做了手腳,張三日後也可能不承認送過這個MESSAGE。E-SECURITY的最基本的四個要求就是:authenticity, data confidentiality, data integrity, and non-repudiation.

我們知道,做到這四點是很不容易的。從同一個IP出來的,可以是張三,也可以是李四。考慮到有些電腦是多人共用的,從同一個MAC ADDRESS出來的東西,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人發的。你的EMAIL賬號,別人可以HACK進去,用你的名義發郵件;你的ELECTRONIC SIGNATURE,別人可以偽造;你的PASSWORD,別人可以猜出來,取掉你所有的錢,而你沒法證明那不是你幹的。有一百種加密的辦法,就有一百種解密的辦法。你在網絡上傳來傳去的東西,能夠讀到、能夠改動的都不止你和你的通信人。

那篇論文裏談到的愛的不可確定性,當然還沒有到這樣現代的地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你沒法確定一個人是不是愛你,有多愛你。對你不在乎的人,你可能想都不去想這個問題。但如果是一個你很在乎的人,是一個你愛的人,你就會有這種苦惱,因為你無法確定他/她究竟愛不愛你。他/她說了“我愛你”這三個字,也不等於他/她就真愛你,他/她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這樣說的;有了性關係,也不等於他/她就愛你,他/她可以是因為別的原因跟你發生這種關係的;成了夫妻,也不等於他/她就真愛你,可能是為了別的目的跟你結婚的。

愛的不可確定,不光是因為每個人所用的愛的語言是不同的,還在於語言既可以用來表達思想感情,也可以用來掩蓋思想感情。有時對一個人沒愛情,但由於別的原因,人也可能會撒謊說自己愛那個人。有時候一個人愛之深,愛之切,對對方又沒有把握,就可能一會選擇用語言來表達感情,過一會又選擇用語言來掩蓋感情,或者把表達弄得象開玩笑,把開玩笑弄得象說真話。

愛的不可把握性,表現在外在的和內在的因素都可以使愛發生形變、量變、質變。社會、輿論、道德、家庭等的力量,常常使相愛的人屈從而使愛情發生變化。即使沒有這些外在的因素,相愛的人之間的誤會、巧合、私心等,也可以將愛毀於一旦。如果把這些因素都除掉,兩個相愛的人終於走到一起,但久聚又可能使相愛的人彼此生厭,愛情變得越來越淡薄,生活變得越來越平庸,直到最後愛情消逝。

文藝作品中愛的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對待愛的不可確定性和愛的不可把握性的對策往往是一死了之。安娜卡列妮娜對愛幻滅,祝英台對“門當戶對”婚姻的反抗等,都是以死來作答。愛與死寫在文藝作品中是很有震撼力的,可以說不那樣寫就沒有意義,就不成其為文藝作品,就不可能流芳百世。試想一下,如果祝英台按照父母之命出嫁,生兒育女,就不會有<<梁祝>>這個動人的故事了。如果羅密歐與朱麗葉各自接受家庭的安排,結婚生子,也就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動人的故事了。死,使愛凝固,也使描寫愛與死的文藝作品震撼人心,成為名著。

愛與死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為主人公的死從一定意義上起到了超乎個人的作用。這樣的文藝作品,揭露出社會、倫理、道德、傳統的不合理,從而使人認識到改變那個社會、倫理、道德或傳統的必要。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死可能使兩個長期不和的家族最終和好了,梁祝的死可能最終使大家認識到門當戶對婚姻的害處,可以說都為自由戀愛鋪平道路做了一份貢獻。

象羅密歐朱麗葉和梁祝這樣的愛與死,是有其社會根源的,在當時那個社會,可能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實現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的願望。但那種社會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已成過去了,自由戀愛已不再需要用血用生命來爭取,這表現在<<梁祝>>式的愛與死的故事在文藝作品中逐漸減少。現代愛情故事中的愛與死,往往是天災式的,比如日本的<<血疑>>,西方的”LOVE STORY”等,都是因疾病致使愛情的一方死去。另一種可能就是對愛幻滅的人自殺或殺人,這當然是毫無積極意義的,多半被當作病態來寫,這樣的作品也很難具備<<梁祝>>式的震撼力。

正因為這種曆史的變遷,我們可以說,在現代,為愛而死已經不再有積極意義。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首先,隻要生命還在,就有希望。其次,愛情是一個過程,可以與生命一樣長,但往往短於生命。既然愛情是一個過程,就沒有必要為了這個過程丟掉生命。安娜對渥倫斯基的愛幻滅了,可以開始另一段愛情,即使沒有另一段愛情,也可以繼續體驗生命。當然有人要說了,如果愛情可以這樣變來變去,疏忽即逝,那還叫愛情嗎?這就涉及到給愛情下定義的問題了,我的論文是基於“愛情是一個過程”這個定義的,如果你把愛情定義為“永恒”,定義為“一生中隻能有一次”,那就要重新寫一篇論文了。

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每個人跟他/她的終生伴侶都曾經是一個完整的球,然後被分成了兩個半球,所以每個人都在找尋他/她的另一半,隻有找到了那半個球,才能有和美幸福的愛情。

這樣的愛情觀很詩意,很理想,但很苛刻,很難實現。想到愛情的不可確定性與不可把握性,找到自己那半個球的可能是很小的,因為即使你找到了,你也不能確定那就是你的半球。就算剛好是你要找的那個半球,你也不一定能永遠讓他/她沾牢在你這個半球上。

這就使人想到另一個故事,據說有人問蘇格拉底什麽是愛情,蘇格拉底對那人說,這裏有一塊麥田,你一路走過去,但不能往回走,你可以摘一穗麥子,就一穗,看看你能不能摘到最大最好的那一穗。那個人一路走過去,看到一穗很大的,想摘,但又怕後麵還有更好的,所以就忍住沒摘。他這樣一路走下來,發現到最後也沒摘到一穗。當他回到蘇格拉底麵前的時候,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愛情。

麥穗長在那裏,是任人摘的,那個人尚且不能選定一穗,人世上有這麽多人,而且不是隨你挑,那麽你想摘一穗最大最好的,可能就更難了。愛錯人,選錯人,是經常發生的。不允許愛情有SECOND CHANCE,就很可能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

在愛的不可確定性和愛的不可把握性這兩點上,JANE和我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這也是根據JANE的建議改動較多的地方,可能她由於自身的感受,對這兩點有較深刻的認識。但從這兩點上引伸出來的結論就可能是不同了。我不知道JANE有沒有看到我論文的立意,當時也沒有花很多時間去探討她的立意,或者去說服她。JANE不是那種愛鑽牛角尖的人,所以很難使人把她當一個需要開導的小姑娘。我那時候也不是一個憂天的杞人,沒有想到她會因愛的不可確定與愛的不可把握做出她最後的決定。

JANE在遺書中引用的幾段話都是我列舉的別人的觀點,她引用時沒有說明她是把那幾段話當我的話來引用的,還是當別人的話來引用的,所以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她究竟是誤讀了我的論文還是我的論文未能說服她。不管是什麽原因,那篇論文都是應該槍斃的了。

論文有沒有殺人,能不能殺人,我不知道。從這件事中,我所吸取的教訓就是作為作者,要嚴防誤讀,嚴防MISQUOTE;作為讀者,一定要分清是誰在說話,說給誰聽的,為什麽要那樣說,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地就接受,就相信,就當成座右銘。不管是作為作者還是讀者,都要珍惜生命,隻要生命在,什麽樣的誤讀都是可以澄清的,什麽樣的誤解都是可以糾正的,什麽樣的痛苦都會成為過去。

知道愛情具有不可確定性和不可把握性,並不等於我們要故意去把愛弄得不可確定或者不可把握,相反,我們應該盡力去體會對方的愛,哪怕是厚顏無恥地去體會,自作多情總比自作無情好。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地去保持愛,發展愛,把握愛,讓愛的過程盡可能地長一些。如果做了這一切,還是不能得到或不能保持愛情,我們就不會大驚失色、張惶失措,我們會想到愛情本來就具有這兩種特性,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我已經盡力了,隻好讓它隨風而去了。

隻要生命還在,就有希望。

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個相愛的人,年青時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結合,當他們兩人都已七十多歲的時候,終於都還原成單身身份。男的從四川一路找到江蘇,兩個人終成眷屬。

這樣的終成眷屬還有沒有意義,我們外人就不知道了。但看到這兩個老人,挽著手在江邊散步的時候,心裏還是有一種感動的。也許真有一種情,是可以穿越時空,永不褪色的。也許正因為他們這幾十年不能在一起,才使現在的終成眷屬變得甜美。

誰知道呢?這是他們的生命體驗,別的人無法確切知道。

正因為生命體驗的這種不可替代性,我們才應該珍惜生命,用心體驗自己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