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尋共識以聞道

(2017-12-28 19:31:03) 下一個

何為“道”?

“道”是什麽?“道”是古代中國哲人弄出來的概念。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周易則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聽他們說完,我們也隻得到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道”似乎是個很高大上的東西,是萬物之母,是個可說不可看(形而上)的東西,又是常人很難聽得到或理解得了的東西。據他們說,“道”如此之妙,以至你如聽到並理解了“道”,就可以死而無憾了。

其實古代聖賢自己也說不清楚“道”到底是什麽。既然說不清,就幹脆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是說,“道”這東西雖然可以說,但說不清楚;說得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永恒之“道”。

不管古人發明的這個概念如何高深莫測,現代人早已把“道”的概念表達為諸如“道理”、“規律”、“正確手段”和“真理”等等現代的抽象概念。它是世界的真相,是事物發表變化的客觀規律,是實現目標的正確手段,是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的發展方向,,,。總之,一切可以從同類個體現象中歸納整理出來的本質,可以正確描述並預期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規律,以及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來、可用於指導或規範人類行為的一係列原則,都是“道”。於是,就有天道,有人道;有師道,有孝道;有黑道,有白道;有茶道,有書道,,,有大大小小無窮無盡的“道”。

無論“道”是什麽,有一點是明顯的:“道”應該是可以被客觀認識的,經得起辯駁的,可以被論證被檢驗的東西。它要麽是客觀事實,要麽就是在一定的價值觀基礎上基於事實和邏輯能夠推導出來的規律和原則。因而,“道” 也就首先表現為價值觀相同的人們對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最基本最廣泛的“共識”。

學、思、論、辯

如此說來,聞道,無非就是去認識和理解關於世界和人類社會的道理。如果能夠在聞道的基礎上進一步去闡明並實踐,那就是有道之人,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了。

學習(包括讀書)和思考當然是聞道的最基本方法。這方麵孔子講得最簡練:“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是,“道”既然是那麽難以講得清楚的東西,恐怕光靠讀和思來聞道還是不夠。首先,寫書的人就不一定能把“道”寫得清楚,而且他寫出來的東西不僅隻是他個人的認識,也往往和讀者的經驗環境有些距離。讀者一旦把書上的東西放到自己的經驗環境中來檢驗和應用,經常就有迷惑了。因此,在讀和思的基礎上進行論辯,也是聞道的必經過程吧。

論和辨,在古代和現代,其表達的意思有點不一樣。以前傾向於把單方向的宣講叫做“論”,把雙方或多方參與的,有來有回的觀點交換和辯駁,叫做“議”或“辯”。議側重於為了具體事項的安排,辯則主要是指不同觀點的交流和交鋒。但是現在,多方麵參與的意見交換和辯駁,隻要不是為了要決出誰輸誰贏,而是為了把問題弄清楚,通常都稱為“討論”。所以,現在說的討論,其實已經包括了古代“辯”的很大一部分意思。而現在說的“辯”,雖然並不排除“真理越辯越明”的論辯,但更多是專指以輸贏為出發點的爭辯。在這裏,我把明確以輸贏為目標而進行的論辨歸為“辯論” ,把不以輸贏為出發點的歸為“討論”。

討論

先說討論。兩個人或幾個人湊一起,圍繞一個有共同興趣的話題聊開了。有人有了疑問,於是或反駁,或追問某個觀點的依據。一來一往,事實逐漸得到澄清,質疑也一一得到解答,彼此對相關話題的認識得到修正,最後統一於彼此的共識中。這當然是理想的討論狀況。現實卻不是這樣。在現實生活中,即便不是明確以輸贏為出發點而進行的討論,也經常讓人感覺到相關話題不但沒有被討論得更清楚,卻是越討論越亂,甚至弄得參與各方不歡而散,以致某些話題成為朋友圈裏討論的禁區。這是為什麽呢?

我覺得有必要先說清楚的是,聊天、表態以及簡單的信息交換,這些都缺乏針對特定話題及其觀點的反饋和互動,都是各說各話,因而都不在“討論”的範疇。想通過交流把一個並非淺顯的話題搞清楚(至少是向更清楚的方向推進),必須是在學(讀、聽、看)和思之上展開的討論。

有人會說,哪來的那麽多討論?我就是來朋友圈聊天的,不行麽?聊天當然行,而且它是朋友圈中必不可少的聯係和交流方式,甚至值得鼓勵。我想說的是,針對一個稍微深刻點的話題,以聊天的態度拋出一個無可求證的信息,又拒絕進一步互動和說明,對於讀書聞道有百害而無一利。比如說,在很多人關心希拉裏和川普競選美國總統的日子裏,微信群裏有人拋出一句,“希拉裏是ISIS恐怖組織的背後資助人。”你要問他有什麽證據,他不理,他說他就來聊個天,沒興趣討論或辯論。我們肯定不能說這樣的聊天不允許出現,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這樣的聊天對於“聞道”,隻有幹擾,沒有幫助。

簡單聊天,無可非議,也有必要。甚至表態喊口號,也屬於言論自由。但是,一旦因你的言論引起或介入了某個困惑別人的話題,就不應該以聊天為借口拒絕說明。把自己帶來的不實信息來源說明清楚,讓聽者有機會判別真偽,應該是每個有心要讀書聞道之人的責任。很多謠言就是以朋友圈聊天的方式進入社會,擾亂正常信息交流,並誤導了人們對相關議題的客觀認識的。

討論之障礙:價值觀

就算願意走出聊天的層次進入討論的階段,真正有助於聞道的討論,也必須是雙方在持有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願意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手段,以尋求階段性共識為目標而進行的。

在這裏,價值觀的差別通常是使得討論無助於聞道的根本障礙,也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所謂牛頭不對馬嘴,雞同鴨講。試想,一個認為好生活離不開清潔的生活環境的人,和一個認為隻要汙染不致於要了自己的命那就是賺錢越多生活越幸福的人,是無法通過討論來獲得對環境和經濟發展關係的更好認識的。一個認為公民才是政權分配的決定者的人,是不可能和認定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人,通過討論來獲得對公民選舉製度安排的更好的理解的。他們之間如果一定要討論的話,隻能提高一個層(或者退後一步),比如可以討論“到底什麽才是幸福的生活”,“政權究竟應該屬於什麽人”等等,那才可能談得到真正對雙方有意義有啟發的話題上來。

我曾經和別人討論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政策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影響,當我們的討論到一個點上,我忽然意識到我應該問問對方一個基本價值觀的問題:你是否覺得婦女墮胎是應該由上帝決定的事情?果然,他回答“是”。這就讓我理解了為什麽我們談這麽久也“談不攏”,談不到點子上去。他總在一些我認為的關鍵邏輯和事實上繞著彎。那感覺就是雞同鴨講的感覺。當我理解了支撐其觀點的背後的價值觀,然後站在教徒的視角來看這些問題,他說的一切就通順了。問題是,對於不信仰上帝的我,這樣的討論對我的聞道有什麽幫助?如果要討論,我們首先需要解決諸如“為什麽上帝具有決定墮胎權利” ,或者“到底有沒有上帝”這樣的問題。

如果雙方有共同的價值觀,那麽無論針對什麽話題,理應有一個相應客觀的“道”的存在。正如我前麵說過的,因為事實是客觀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邏輯應該是一致的,以共同的價值觀出發,用彼此一致的邏輯去分析和推演雙方共同承認的客觀事實,理應得出一致的結論。這個認識和討論的過程從小朋友圈推進到大朋友圈到社會,不斷擴大推進,最終找到的結論就是我們要聞的“道”。而在小範圍的討論中達到的階段性結論,可算是討論各方要尋找的“共識”。

說到共識,有人可能會把聞道討論之共識,和生意或談判席上的共識混淆了。生意談判或權力爭鬥達成的共識,是利益交換和鬥爭妥協的結果。聞道過程中的“共識”,是參與討論的各方對那個由共同的價值觀指定了方向的、被客觀事實和邏輯所鋪就的軌道規定了的那個客觀真理、規律或原則的階段性認識,也就是對“道”的階段性認識。如果說一個人讀書聞道的結果是建立了自己對“道”的個人認識,那麽,幾個人共同論道的結果當然可以期望是把個人認識推進到某種更接近“道”的“共識”這樣的進步。

討論之障礙:邏輯

可是現實生活的討論中,盡管我們通常都有共同的價值觀,我們也都生活在同一個現實世界之中,都受著同樣一係列的事件(事實)的影響,但是對於同一個話題,經常是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更別說有什麽“共識”。究其原因,當然不是這個客觀的“道”並不存在,而是我們使用的邏輯也許不一致,對事實的認同經常有偏差的緣故。

對於讀書人來說,邏輯,其實是最容易也最應該取得一致的部分。科學和邏輯都是學校裏教過的東西,也是我們從小就訓練的技能。科學幫我們發現事實,邏輯幫我們分析現象之間的聯係。但是我發現,即便一個人在學校裏學會了基本邏輯,要讓他在討論中客觀地、前後一致地應用邏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背後到底是心態問題,還是能力問題?並不是容易說得清楚的事情。

還是用我自己碰到過的例子:我與之討論的這個朋友,他在談論川普時,可以認為川普針對女性的那些汙穢不堪的言行,川普公開承諾的慈善捐款卻很少兌現等等,都是小事,他認為川普算不上毫無羞恥的無恥之徒;但在談論某個國內電視節目主持人時,又因為該主持人公開宣稱自己並沒有什麽社會責任心,而譴責這個主持人是“毫無廉恥”。我追問他:針對這兩個人,你的價值觀和邏輯是否不一致。他出乎意料地給我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回答:你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我並不強迫你認同,但這是我的言論自由。給出這樣的回答,以及在他對川普和該主持人所做的道德判斷中,邏輯的一致性在哪裏?沒有邏輯的前後一致,當然不可能有理性的結論,也就很難和別人達成討論的共識,更不知如何能夠共同聞道識道。

討論之障礙:事實

討論的最大好處,在我看來,是有機會把雙方得到的事實加總到一起,以彌補個人掌握的事實不足的缺陷。在價值觀相同而且邏輯方法也一致的朋友之間,雙方對同一話題在個人認識上最可能出現的差別,大多是源於對相關事實的掌握不完全相同。隻要參與討論的各方沒有輸贏的心態,那麽這種源於所掌握事實的不同而造成的認識差別,是最可能通過討論來消除從而獲得共識的。但在現實討論中,和拒絕邏輯的一致性一樣,拒絕與自己的認識有衝突的事實,無需理由地否認甚至無視對方提出的事實,卻是經常出現的事情。

我曾經幾次碰到過這樣的現象,有人在朋友圈裏轉貼一個小道消息,用其中報道的“事實”來支持他的一個觀點。其實很簡單的求證就發現那些是虛假消息。告訴他Fact checker明確指出其新聞來源不可靠,也把主流媒體報道的相關事實提供給他,但是,對方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換個話題他就去談其他的東西了。下次他又會拿出另一個經不起推敲的“事實”來說明他的觀點。這樣的人雖然懂得表達觀點是需要事實證據來支持的,但他隻找符合他觀點的“事實”,哪怕是虛假信息他也用。從他對別人指出其引用事實有誤卻不理不睬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其實不在乎“事實”是否是事實。“事實”隻是服務於其觀點的工具,隻要不合其用,就視而不見。

尋共識以聞道

在討論中無視事實和邏輯,是論道聞道的直接障礙。究其根本原因,如果不是源於價值觀的不同,那無非就是好勝心太強。“輸”不得,非“贏”不可。觀點討論中的輸贏心,驅使一個人不能正視事實,甚至扭曲邏輯,口是心非。隻有真正渴望聞道的人,不帶著輸贏的心態參與討論的人,願意做證據的奴隸的人,才會在討論中隨時無礙地放棄自我的執著,才會自覺地把個人的認識交付事實和邏輯來檢驗,讓個人的認識被討論所揭示的“道”所取代。在我看來,這樣的討論才是有效的討論。

所以,對於討論的對象,我很在意他是否帶著尋求共識的願望參與討論的。在事實和邏輯的引導下共同討論所形成的共識,也許並不一定就是最後的那個“道”本身,但一定是比個人的認識更接近“道”的。我把這樣尋求共識的心態,看作是參與討論者的“誠意”。這也是讀書人是否真心想聞道識道的誠意。

也有人會說,哪有那麽容易達成共識的?你看到幾次真正是通過討論達成共識的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想,這“共識”和“道”一樣,也有大有小,有高層次也有低層次。一次討論甚至幾次討論,也許達不成最終想要的共識,但在這過程中我們會達成很多小的共識,而這些小共識就是通向更大的“共識”或者就是通向“道”的鋪路石。

還拿我碰到的例子來說。如果我的朋友在被指出他的小道消息的“事實”並非事實之後,能夠爽快承認:“啊,這事情是我搞錯了。下次我得查證一下再用這樣的報道。但是,你的觀點我還是不同意,我相信我會有事實來說服你的。”即便我們暫時還沒有在根本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但我們達成了“所引用的事實應該經得起查證”這個共識。這個也許不起眼的小“共識”,其實是“聞道”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原則。而他對這樣的階段性共識的承認,肯定會讓討論的對方感覺到他討論的誠意。

我讀到過並翻譯了一篇我認為是有效的討論的例子。那是兩個學者關於“科學和哲學,誰能回答價值觀的問題?”的討論。雖然他們最後的認識並沒有完全一致,但是可以看到他們在討論過程中不斷確認雙方認識上的共同點,也就是我說的階段性“共識”,然後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入,直到發現雙方分歧的根本所在。我把這篇討論的鏈接附於文後,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現在說“辯”。輸贏的心態把討論變成了爭辯。我對雙方之間這樣的爭辯基本沒有興趣。一旦發現對方並無在討論中尋求共識的誠意,無論他隻是來表態的,還是要來辯輸贏的,我通常都會放棄這樣的“討論”。但在有對相關話題有興趣也有疑惑的第三方在場的情況下,我也多次參與這樣的辯論,目的是通過和對手的辯論,把自己所掌握的事實和邏輯向有心聞道的第三方演示出來。當然,即使在這樣的爭辯過程中,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我是事實證據的奴隸。一旦發現自己的認識有誤,爽快承認,並用新的更可靠的認識取代得不到事實支持的偏見。

至於為了訓練辯論口才的辯論賽,其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聞道,我就不在這裏談它了。

(2017/01/10)

首發於《愛思想網》2017.2.12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314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