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文革時代的“圈子”

(2007-09-28 02:54:24) 下一個

文革的時候,有兩個形容女性的特殊詞匯,一個叫“婆子”,一個叫“圈子”。據文學城網友行者一路歌說,圈子典出撲克牌中的“Queen”,俗稱“圈兒”,因為是女性,慢慢演繹成為“圈子”。

婆子泛指那些有男朋友的女生。假如哪位男生有女朋友,大家會說他有婆子,如果他的女朋友是從街上認識來的,那就是叫做“拍”來的。男生上街,上冰場,上遊泳池,去認識外校的女生,就叫拍婆子,文革後期拍婆子成為勇敢的時尚,夏季在遊泳池,冬季在滑冰場,春秋兩季在大街上,這些地方都是拍婆子的好地方。一旦哪一個女生被男生交上了朋友,那麽她就變成“婆子”了。

另外一個叫“圈子”,圈子不是所有女生都能當的。圈子是指那些穿衣服大膽,男朋友眾多,相貌比較好的女生。用那時候的話來說,也叫做落後女青年,女流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新時代女性吧。

“圈子”的打扮最典型的是:兩隻小辯梳得蓬鬆,顯出一種懶洋洋的形態(那時候主流是短頭或者緊辮子,似乎是適應作戰),穿中式花棉襖或者中式花外套(那時候主流是軍綠和軍藍),白邊布鞋(那時候主流是軍臭膠鞋),除了夏天,出門上街總是捂著巨大無比的白口罩,把大部分臉都蓋住,而大口罩當中掛耳朵上的,比在脖子後麵係帶兒的,更高級一些(那時候主流是小口罩)。冬天的時候,脖子上要圍著一個巨長的毛線圍脖,估計有兩米長吧,在脖子上饒兩圈,兩端垂下來,長長地在身邊飄蕩(那時候主流是頭巾和短圍脖)。如果今天哪一位女同學這身打扮出來,大家肯定笑話她是出土的土包子。而在那時候,這可是時髦打扮,隻有“圈子”才敢穿出來。

那時候還實行階級鬥爭,在成人們之間還有一群地富反壞右、資本家、叛徒特務走資派等等,是被壓迫的對象。這些人對子女管教嚴,而這些子女也有自卑感,所以不敢當圈子。當圈子的主要是機關部隊大院的女孩子,和小胡同工人市民階級的女孩子。

那時候,機關部隊大院與小胡同的孩子互相很少來往,所以在圈子之中也分出大院圈子與胡同圈子來。大院圈子說普通話,出身好,又有內部電影和內部圖書看,見識多一點,所以很高傲,互相稱呼大名,什麽李延安、張解放等等。胡同圈子說北京土話,出身雜,家長裏麵賣饅頭的,切羊肉的,搖煤球的,什麽都有。她們沒有內部電影內部圖書看,但是有本地深厚的曆史,為人謙虛,幽默,互相稱呼小名,什麽“妞子”、“英子”、“蘭子”等等。

因為圈子男朋友多,難免不鬧出一些事情來,例如罵人打架之類。而最嚴重的問題則是懷孕。現在這種事情不算什麽,可是放在那時候,則是天大的事情。大院圈子遇上這類事情,也要被處分,沒臉待下去,隻好轉學。胡同圈子遇上這類事情,那可就慘了,不但被處分,還要經常被點名,甚至上台低頭聽取革命師生對她們的批判。那時候的批判總是上綱上線,來不來就往階級鬥爭上扯。沒的說,圈子是屬於資產階級的。誰要是當了圈子,而且又出了事,大家都連忙躲開她,孤立她,與她劃清界限。

不過,我也見過一個不跟圈子劃清界限的男生,因為那個圈子是他的姐姐。這位男生是我小學六年級時的同學,好像姓張,時間太久,他的大名忘記了。他父親是一個理發師,他姐姐是我們小學附近某中學的圈子。他姐姐在那個中學挨了鬥,很快就傳到我們小學。也巧,他家就在我們小學門口附近。於是放學的時候,同學們都不著急回家,聚在張同學家大雜院的門口,等著看他的圈子姐姐是什麽樣子。大家一邊等,一邊笑,隻見大院門一開,張同學掄著一根篇擔衝出來,大家連忙四下潰退,在遠處高喊打倒圈子,打倒資產階級的口號,還有人衝張同學喊話,說,張xx,你不要死心眼,你要跟你圈子姐姐劃清界限,回到無產階級來,我們歡迎你。瞧瞧,那時候小學生政治水平有多高!

弟弟維護姐姐,放在現在沒有什麽可說的。可是在文革時代,正常的情況是,這樣的弟弟要跟圈子姐姐劃清界限。還有什麽兒子揭發老子,女兒揭發老娘的事情,屬於司空見慣。所以這個張同學頑固不化地站在他的圈子姐姐一邊,遭到了廣大革命同學的唾棄。後來,張同學上學,大家誰都不理他。他也想得開,不怕孤立,不怕嘲笑,挺胸抬頭,獨來獨往,似乎他有一個圈子姐姐,有多光榮似的。後來我們終於也見到他那個圈子姐姐了,說實話,真是漂亮耶,比範冰冰還漂亮,可惜生得不時候,沒法當電影明星,隻能當圈子了。[2007-9-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絳紫湮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拜讀了~
無去來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路三歌的評論:

原來這樣啊~自己人看其實根本不用括弧的。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都說中文還是很多人需要注釋的。想起一次去表哥家,雖然在家都說中文,但那兩個侄子對我說的話半懂不懂的,表嫂還提醒我要說普通話,哈哈……

這就下單子買書去,雖說華藝比不上人民文學,但也要先躉著。

路三歌 回複 悄悄話 無去來處好,多謝關注。擴號裏麵的字兒是編輯加的,原來我在網上發表的時候,是你說的潔版,後來被出版社出版之後,除了新浪的連載,其他的都被刪除了。真抱歉。
無去來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的評論:
按照六貝勒爺的手諭,狗狗到《那金枝》,新浪讀書內版,看著恁費勁的,那老些括弧兒是三爺自己寫的嗎?悄悄問三爺一句,有潔版鏈接嗎?
路三歌 回複 悄悄話 謝貝多芬鼓勵。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回複 悄悄話 幸會!幸會!沒想到這文學城裏還真是藏龍臥虎呢!老舍先生之後,我就剩敬仰三哥您了。您的創作素材是打哪兒來的呢?寫得那麽生動。您太幽默了,我是樂不可支地讀完《那金枝》的,後來又搞到了楊力新播講的有聲版《那金枝》.我在文學城潛伏了多年,今兒頭回冒上來,就為跟您打個招呼。以後少不了常上您的博客裏聊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