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儒家一夫多妻與基督教一夫一妻

(2007-01-27 17:45:53) 下一個


中國的一夫多妻或者一夫一妻多妾的現象來源於遠古不平等的奴隸社會時代,但是儒家經典《周禮》對這個現象予以肯定,成為中國秦漢以來一夫多妻製度的理論根據。帝王占有的妻妾最多,可以達到81個之多,然後逐級往下遞減,到了普通百姓那裏,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取三妻四妾,還不算違製。因此中國自古以來是男人一夫多妻製的天堂。

然而這個製度帶來了無窮惡果:第一拉大了家庭間的等級。擁有81個妻妾的家庭與擁有一個妻子的家庭,其間的等級是巨大的。第二增加了男人占有更多財富的欲望。可以說男人貪,幾乎都是為了女人。第三製造了了家庭財產繼承權上的麻煩。第四製造了中國曆史上特有的後黨閹黨之禍。

比較西方曆史,在基督教傳播到西方之前,羅馬帝國也存在著一夫多妻現象。但是基督教傳播到西方之後,一夫一妻製成為一項基本社會製度。這項製度的理論來源於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教義。一夫一妻,連國王也不能例外。這項製度構成了西方社會的等級差距微弱的基本結構,避免了一夫多妻社會的一些問題,當然也出現一夫一妻製特有的問題,例如情人問題,離婚問題,等等。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為了離婚,甚至對抗羅馬教廷,拉開了英國宗教改革的序幕,對西方後來的曆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之,一夫一妻製比一夫多妻製度更能夠保持社會內部的和諧,形成了外向型的擴張衝動,導致發生西方帝國主義,而不是東方內向型的專製主義。帝國主義與專製主義都是人類尚未徹底脫離野蠻的不文明製度,終將要被文明民主製度所取代。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文化雖然不同,但是人類的本性都是一樣的。西方這邊始終存在著破壞一夫一妻的衝動,而中國這邊,卻從近代以來,開始廢除不文明的一夫多妻製度,並保護和鞏固這一成果。今天一夫多妻作為一項製度在中國已經不複存在。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傳統,並非能夠短時間內徹底消除。在中國某些地方,富起來男人搞婚外的女人,缺少西方基督教那樣的譴責環境,而是成為令人羨慕的英雄行為。這是一夫多妻文化的殘餘。不要小看這個殘餘,對社會的腐蝕破壞作用是相當大的。

儒家有很多優秀思想,但是在婚姻製度上的理論是有缺陷的,應當做檢討,尋求更正的機會,使自己更加完善起來。[2007-1-2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