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人物素描:評書票友班三爺
清末八旗子弟喜歡養鳥鬥蛐蛐兒的多,喜歡讀書寫字兒的少。少歸少,但並不是沒有。宣武門外西草廠胡同的班三爺就喜歡讀書。不過班三爺讀書不像有些孩子,讀書是為了進城當官謀生,所以拚命去苦讀枯燥的四書五經,班三爺把讀書當作養鳥鬥蛐蛐兒一樣的娛樂,所以他正經書沒看幾本,亂七八糟的歪書讀得挺多。
班家雖然是旗人,但是到了班三爺他爸那一代,已經丟了鐵杆莊稼。不過班三爺他爺爺有遠見,從內城偷偷搬出來,在西草廠胡同買了一個三進大院子,自家住裏院,把前院和中院出租出去。宣外一帶會館多,但是再多也不能把全中國各個地方都收進來,總有偏僻的地方被遺漏,那麽這些地方的人來京出差,也要找地方住。班家就把房子出租給這些人,說白了,就是一個無名地區聯合會館。
班三爺從小看到家裏有了這個進項,吃喝有保障,就無論如何也建立不起功名之心。他爸就是說破了天,班三爺也不讀正經書,不走讀書當官的路。班三爺的觀點是,讀書就是讀書,如果為了當官而讀書,那就是偽君子。1905年班三爺18歲,這年朝廷廢除科舉,班三爺打心眼裏高興,對他老爸說,您瞧瞧,連老佛爺都明白了,科舉招上來的都是官迷白癡,辦不成大事,所以給廢了吧。
1912年大清變民國,班老爺子病死了,班三爺也25歲了。這年他娶了一個漢人媳婦,知書達理,敬奉婆婆,手腳勤快,辦事精明。過門不久就接手了前院中院的客房出租業務,管理得井井有條,用不著班三爺操半點心。所以班三爺看閑書累的時候,就去泡聚閑齋大茶館,跟老茶客們東聊西扯,消磨時光。
民國初期,思想開放,言論自由。書刊報紙上白紙黑字,各類言論都有,隻要不太過分,就沒有人追究。所以民間也不怕說錯話,聚閑齋茶館柱子上原來那塊莫談國事的牌子,被摘了下來,改成說評書的書碼牌子,那時候京城時髦書茶館,借說評書,談古論今,批評時政。聚閑齋邱老板也趕時髦,請說書藝人來他這裏轉場,吸引茶客。
班三爺因為讀過不少亂七八糟的書,對曆史和時政有自己的看法。說書藝人上麵說,班三爺端著蓋碗茶,斜著眼睛聽,等一段完了,書童端著笸籮收錢的時候,班三爺扔幾個大子兒,然後就跟同桌的人發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評書藝人嚴大嘴來說《西漢演義》,把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說成是蓋世無雙的大英雄。班三爺則不這麽認為。他認為劉邦做事不講規則,不講誠信,為中國曆史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劉邦項羽劃定楚河漢界之後,項羽按約班師回朝,但是劉邦背信棄義,背後發動突然襲擊,純粹是小人伎倆。茶客們聽了有興趣,給班三爺敬了一支洋煙卷,請三爺接著說。
三爺說,劉邦這小子後來對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也不講誠信,原本說好了共同坐天下,但是得了天下之後,他把那些功臣當作不打獵時多餘的狗,一個一個給烹了。劉家的天下是保住了,但是中國的道德時代從此就算結束了。後來的皇帝都跟劉邦學,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這就叫做成者為王敗者寇,這就是說當上王的,隻不過是成功的土匪罷了。
茶客們說,班三爺,您這話要是放在前清,說不定就被押送菜市口了。
班三爺一笑說,這不是民國了嗎?
班三爺的奇談怪論,經常吸引一些人。後來邱老板動員班三爺,要不然您也下海說一場?邱老板還真把班三爺給說動了。班三爺跟嚴大嘴拜了師傅,裝模作樣地學了幾天抖扇子,摔驚堂木,然後就在聚閑齋下海玩票說書。
袁世凱死後不久,中國陷入軍閥混戰,言論管製越來越嚴,終於有一天,邱老板重新掛上了莫談國事的牌子。班三爺也從此閉上了嘴巴。[20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