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幸福家庭要有安全感(何仲柯醫生)

(2011-08-13 19:45:51) 下一個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世記二章15節)


這裏聖經所用的第二個:安置,nuch,是安息的意思。家,需要是個安息的地方。這世界有苦難、有鬥爭、有喧嘩、有各種冷酷凶殘的事。家,應該是個避難所,在其中可以得到片刻的溫馨、寧靜、安慰、扶持。男人在這方麵,無可置疑的,是占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的。我最近有個機會,回到我六十年前到過的一個小鄉村。那時,我大概隻有五、六歲。但是那次的經曆,給我留下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時代,我們一家來到福建一個偏僻農村。條件不好,日軍和美軍的飛機都來炸。又是雨季,河水泡進房子裏,停了電,附近的監獄也破壞了,犯人全部逃掉。我爸爸在工作的單位,還沒有回家,我們這些小朋友們,正是嚇得慌作一團。這種光景,正是家庭需要安全感的時候。終於爸爸回家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四十年之後,又一次,我的家被小偷撬了。那一段時候,每逢晚上我需要去醫院看病人,一路上,我總是七上八下地,為著我的家人擔心,小時候的回憶,不禁重現。


給孩子安全感


家庭需要有安全感,對孩子們的健全成長,是個必需的條件。初生的生物,總是那麽地無助。但是許多動物,一生下來,就會自己到處爬,或是逃生,或是找吃的。隻有人類這萬物之靈,生下來,可能是最無助的了。什麽都要大人來照顧。沒有大人照顧,絕對是活不了的。我喜歡種花。有時我還會在小塑料罐子裏,種小花種,也是人生的一寫意事。特別當小花種還是幼小時,我們不可以隨便將它移來移去的。它需要生根建造,才能向上開花結果。一個花種,今天把它搖一搖,明天把它倒出來,後天堆上冰塊,大後天澆上滾水,叫它如何能夠活?我們曾經討論過,孩子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可能是從出生到六歲。我們曾經提過,愛的聯係,可能最重要的,是在那段時間裏建立的。安全感也是如此。孩子在那個歲數,樣樣還不大了解。稚齡的孩子,有個最大的障礙,那就是言語的溝通。這種還不能溝通的嬰孩,有不舒服,一般以哭來表達,提供溫馨和安全感,並且找出它不舒服的原因,是父母親的天職。有些人會說,嬰孩哭的時候,該讓他去哭,不要抱他,恐怕寵壞了。其實小嬰孩,如果沒有不舒服的話,不會一直哭的。他還是那麽小,正是啞子吃黃蓮有苦難言。大人如果不理他的話,他會有個被遺棄的感覺。有些大人,更無理的以暴力來解決。在急診室裏,我更見過不少這種的情形。嬰孩哭不停,大人就大力地搖它。結果嬰孩是不哭了,也不醒人事。檢驗之下,是腦震動!那時才後悔不及。

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們,從小的時候,特別是嬰孩的階段,應采取的態度就是寧可給他們多一點關懷,勝過冤枉了他們。當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盡量地給他們。其實那段時間不長。孩子如果從小已經建立了安全感,他很快就會有獨立性,不會整天粘住父母的。反之,那些在小的時候,得不到父母提供的溫馨和安全感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安全感,待人接物也不知道如何做決定,更談不上信任。自己建立了家庭時,更加不知道如何給自己的家庭提供任何的安全感,正是上一代的錯誤傳遞給下一代。這種從幼兒時候建立下來的錯誤,長大之後,怎樣分析,都分析不出來的,老早已經成為這人的個性了。

我們有一個孩子,在嬰孩階段,除了我們倆人之外,誰都不能抱!那時我們倆人都在詩班裏事奉,需要男高音,就我唱,我太太指揮;需要女高音,就她唱我指揮。背著嬰孩,很難唱歌,所以隻好由指揮那位背了。我想大家很少見到詩班指揮背著一個嬰孩在指揮的!我們也理不了旁人側目,孩子的安全感對我們最重要。結果這孩子,到了三歲,自己要求要一個房間睡覺,決定要做醫生,一生都沒有改變過。她十八歲就自己遠渡美洲大陸,到三千英哩外去獨自生活。處世待人,人生計劃條條有理,麵對不公平的事,敢說敢言,處處表現她的把握。我們回頭一看,覺得在她小的時候,我們給她的時間,一點都沒有白費了。


家庭的安全感


給孩子安全感,不單是對他本人所有的接觸,也是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

第一,是住處的固定性。我大兒子小的時候,每逢我們出門回家,他總要先到他的房間看看,東西是否樣樣照舊,看後才放心。對兩三歲的小孩,他自己的一點點東西,有很大的意義。他那一張被,他的玩具娃娃,他的床,連他附近的路,都給他有安全感。我們有另外一個孩子,在她還不過是兩歲多,有一次主日早上,我被邀請到另外一間教會講道,出了家門,一轉上另外一條路,立刻就問說,我們要到哪裏去?那時車子並沒有嬰兒或幼兒座,坐在椅子上,真不知道她從何得知我們走了另外一條路。大概隻是見到外麵的電線和電燈柱有不同罷了。從此我們學會了,有不同的安排,事前必定先和孩子們交通清楚。就如小兒子五歲的時候所做的:我需要有心理上的準備!可惜今天有多少大人,隨心改變工作,並沒有將孩子們的心境放在考慮中。

第二,是父母親必須要在。這一點,我們在討論父親需要定位的時候,已經指出來了。我再說,對一個孩子來說,全世界上,沒有一位可以代替父母親的。就算是有好的祖父母,或者是很有愛心的養父母,就算長大了,他的心中總還是會有個空間,是隻有他的生身父母才可以填滿的。

第三,是父母親需要負責任。父母親如果無所事事,叫家庭的經濟,整天陷在危機裏,孩子下一餐從哪兒來,也不曉得。孩子那裏會有安全感呢?我曾經遇到一位十幾歲的孩子,他的父親整天酗酒,家裏四壁蕭條,常常要挨餓,幾乎每天晚上都是哭泣地去睡覺。

第四,是家庭的氣氛。父母親,人雖是在的,也算是有供應,一家溫飽不成問題,但是卻是或者心不在焉,或者寧可叫全家的人認為他不在。我在行醫的時候,有時觀察一些母子的關係,覺得很有意思。一般的孩子們都不喜歡到醫生的診所的。但是有些卻是特別的緊張,看他一眼,就放聲而哭,到處抓東西不放,抓住媽媽更是緊緊地死不放。媽媽給搞得不知如何是好。有時媽媽會問我為什麽這孩子這麽緊張,我觀察一下媽媽,就拿個鏡子給她看。媽媽的一頭飛絲,金晴火眼,手如鋼條,嘴唇亂抖,正是孩子的一副緊張樣子的反照。生活在緊張的環境裏,孩子自然是緊張的;生活在一個不講話的環境裏,孩子自然是噤若寒蟬;生活在一個吵吵鬧鬧的火藥庫裏,孩子自然是個吵鬧的人;生活在一個尖酸刻薄批評的環境裏,孩子自然沒有一個健全的自我形象,並且學會了對事對人都專好批評;生活在一個彼此鬥爭的環境裏,孩子自然是不知道何去何從,跟誰才好,一生也隻知道要鬥爭,卻不知道在鬥什麽。相對地,生活在一個溫馨的環境裏,孩子就學會溫馨;生活在一個鼓勵的環境裏,孩子就建立了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並且學會欣賞別人;生活在一個善於溝通的環境裏,孩子就學會如何與任何人談話;生活在一個積極快樂的環境裏,孩子就會有一個喜樂的人生觀;生活在一個彼此尊重的環境裏,孩子就學會自愛愛人;生活在一個和睦的環境裏,孩子就一生和善待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