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別再自欺自貶,走出家暴迷思

(2011-07-19 21:48:23) 下一個

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 瑪拉基書 2:16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他守誠實,直到永遠。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饑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 詩篇146:9                                               

在美國,華裔之所以能躍升為家庭暴力的高危羣體,是因為他們在處理家庭問題上,存有種種的迷思或誤解。麵對家暴時,施暴者往往能找出藉口來自欺欺人,推卸責任,令到受虐者誤以為自討苦吃,慚愧得自我封閉,變得有冤無路訴。今天就讓我們來剖析八個關於華裔家暴的迷思。

迷思一:家暴隻不過是「一時衝動」或「一巴掌」而已,情況並不算嚴重。

事實上,當施暴者攻擊時,是基於一個有意識的決定,絕非「一時衝動」。這是一項加強控製對方的漸進式心理戰術,導至受虐者長期受製於惶恐不安的威脅中。即使家暴不是時常發生,它始終還是一種恐嚇的手段;無論家暴事件發生的時間相隔多久,即使今次所發生的事故沒有煥醒上一次所發生時的傷痛,也會製造對下一次家暴突襲的恐慌。此外,家暴通常並不隻限於一句話或「一巴掌」,美國有30%的婦女被送往急診室醫治都是跟家暴案件有關的。無論家暴發生一次或數次,對受虐者的心理和身體上所構成的傷害都是嚴重的。

迷思二:一家之主有權控製每一位家庭成員

事實上,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其權利和義務。雖然一般傳統思想都認為外出工作賺錢的就是「一家之主」,但這並不代表做家務和讀書的成員就對自己的家沒有付出過。所以,無論是誰「主外」或誰「主內」都是維持一個家的重要磐石。更何況美國是一個講求人權丶平等和法治的國家;任誰也不能控製誰,甚至無故傷害他人的自尊及身體。

迷思三:施暴者道歉及送禮,聲稱會認真悔改

事實上,無論施暴者用物質來安慰丶口頭上的自責或者行動上的求饒,對他們來說都隻不過是一種把戲。施暴者通常會用這些技倆來控製受虐者,軟化對方的思想,甚至打消對方報警求助的意識。其實,施暴者很少會停止其暴力行為,反而會變本加厲。

迷思四:施暴者也是受害者,既受製於精神病丶酒精或毒品,又不擅於交際

事實上,雖然資料顯示男性也可以是家暴的受害者 (尤其是在言語暴力上),但是這 情況隻占了華裔家暴案件的5%,婦女仍然是家暴的主要受害者。至於家暴的成因歸咎於精神病或酗酒和吸毒,這更隻是掩飾問題的一個藉口。有研究證實,家暴與酗酒或吸毒是兩個完全不同範疇的社會問題;即使施暴者停止濫用酒精或毒品,也不能使他們停止其暴力行為。此外,施暴者亦絕非坊間所描述「欠缺社交技巧」的一群。其實,有不少施暴者都是「表裏不一」;他們在外頭刻意裝作友善,故此被懷疑施暴的機會很低。可是在家裏,施暴者的真麵目才會原形畢露,對家人使用暴力,造成永久的傷害。

迷思五:「家醜不得外揚」

事實上,若受害者在傳統家庭中成長或擁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思想,對家暴的容忍程度亦會相對地增加。可是,對家暴啞忍隻會讓問題惡化,更況且一個人所能承受的傷害和壓力始終有限;所以為了麵子而「百忍」,是絕對不能成「金」的,隻會有機會成「疾」。

迷思六:隻要受虐者改變自己,家暴便會停止

事實上,施暴者是絕對不會因為受虐者改善自己儀容或表現而停止其暴力行為。相反地,施暴者隻會找其他的藉口來責備和懲罰受虐者。我們要清楚知道,家庭暴力發生是因為施暴者有問題,絕對跟受害者無關。

迷思七:受虐者報警或離婚便會喪失居留的身份

事實上,這是一般新移民對家暴的錯誤觀念。不少通過婚姻赴美的新移民家暴受害者都以為在等候綠卡時不能報警或離開施暴的配偶,否則便會失去居留權和綠卡申請的資格。其實美國政府己經製定了「保護婦女防暴法案」,為受虐者提供身份上的保障;例如未有身份的受害者可以先申請U簽證,然後依法獨立申請綠卡。但由於該法案非常複雜,受害者應先向社區的護家中心及法律援助機構查詢詳情。

迷思八:家暴問題隻會存在於貧窮或未受過教育的新移民的家庭中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是家暴的受害者。有調查報告指出,受虐者中擁有專上教育程度的占了42%,而高中程度的則占54%。另一邊廂,施暴者超過半數擁有大學或以上的學位,而高中畢業的亦占了四成。換言之,有學識和富裕的並不代表與家暴絕緣,就像貧窮的亦並非一定是家暴的受害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