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單個原子中的宇宙》 達賴喇嘛 著 nile節譯 (2)

(2007-11-11 03:24:37) 下一個

第三章:空,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 (續1)

有人會問,相信事物有獨立的內在的本體除了是一種對實在的誤讀,還會造成什麽問題呢?對於龍樹來說,這樣一種理念的後果很嚴重。龍樹認為正是因為相信有內在本體才會導致人們在與周遭世界和芸芸眾生的互動中表現出永無休止的妄行與妄見。對於我們喜好的內在屬性生發無明的執著,而對我們厭惡的內在屬性生發無明的憎恨。龍樹指出執著於事物的獨立存在是煩惱產生的根源,而煩惱反過來引發一個由行為,反應和傷害構成的破壞性鏈式反應。龍樹分析到最後,空不僅僅是對事物觀念上的理解,而且有深刻的心理和倫理的意義。

我曾經問我的物理學家朋友 David Bohm 這個問題: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來看, 相信事物有獨立的內在的本體除了是一種對實在的誤讀,還會造成什麽問題呢?他的回答意味深長。他說如果檢查一下各種對人類作出區分的思潮,例如種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它們思想根源的關鍵元素就是認為事物天生就是分割的,互不關聯的。正是基於這個錯誤認識人們相信每一個部分本質上是不依賴於其他部分而獨立存在的。 Bohm 的反應,基於他在量子物理學領域的工作,與龍樹兩千年前著作裏的觀點異曲同工。誠然,嚴格說來,科學不涉及倫理和價值評判。但是,事實上科學,作為一種全人類的事業,仍然與影響人類福祉的基本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在某種意義上, Bohm 的反應並不奇怪。我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和他一樣理解科學的基本理念與人性的關係。

以我所理解,現代物理學在 20 世紀初經曆過一場危機。牛頓,麥克斯韋爾和其他很多科學家建立的經典物理大廈為我們的表象世界提供了似乎有效的解釋完美地迎合我們的常態感覺。而相對論的發現和量子力學揭示的亞原子水平上物質的奇怪行為動搖了這個大廈的根基。正如 Carl von Weizsacker 向我解釋的,經典物理接受一個機械的世界觀,某些普適的物理法則,包括重力和力學定律,有效地決定了自然的行為方式。在這個模型裏,有四種客觀實體 — 物體,力,空間和時間 — 而且所知的客體和能知的主體有明確的區別。但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提示我們必須從原則上擯棄主體和客體的分離,並由此而摒棄我們經驗數據的全部客觀確定性。然而, von Weizsacker 堅持認為我們描述量子力學和那些證實量子力學所描繪的新的世界圖景的實驗所用的術語正是屬於量子力學所反對的經典物理學的術語。除了這個問題, Carl von Weizsacker 認為我們需要不斷地追尋自然裏的統一性,根據最新的科學知識更正對於存在,科學和人類的地位的理解。

盡管佛教長久以來在傳統中享有權威,在這些科學發現麵前,我感到它也一定會願意更正它的早期關於原子的理論。早期佛教的原子理論一直沒有得到重大的修改。它認為物質是由八種所謂的原子性的物質積聚而成的: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和色香味觸四種所謂的衍生物質。地性持久,水性調和,火性增益,風性運動。一個“原子”被看作是這八種物質所構成的,並以此為基礎解釋宏觀世界的物質存在。根據最早期的佛教學派之一 Vaibhashika ,這些單一的原子性的物質是物質的最小組成,不可分割而且沒有結構。當這些“原子”們聚集成為物體時, Vaibhashika 的理論認為每一個單獨的原子之間互不接觸。來自風元素和其它力的支撐使它們整合為一個係統而不會坍塌或無限擴張。

不用說,這樣的理論一定是受其他印度哲學學派特別是 Nyaya 和 Vaisheshika 的邏輯體係的影響發展而來的。如果檢查一下印度的古代哲學著作就會發現那裏有一種不同的學派和係統之間通過爭論和對話相互刺激的傳統。這些古代印度學派 — 如佛教, Nyaya , Vaisheshika , Mimamsa , Samkhya 和 Aidvaidavedanta— 有著共同的基本目標和分析方法。這種思想學派之間的激烈爭論在印度佛教早期到中期以及現代西藏一直是知識和哲學思想發展和修正的基本動力。

最早已知佛教有關原子的 Vaibhashika學派理論可能記載於 Dharmashri 的《 Essence of Higher Knowledge 》和著名的《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第一本書一般認為寫於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一世紀。盡管沒有譯成藏文,我聽說在公元三世紀有中文譯本。 Dharmashri 的著作代表了一種將早期佛教哲學係統化的嚐試。其中許多基本觀點在他之前一定已有流傳。與第一本書不同,《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是一部匯編。成書於公元一到三世紀。《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古佛教哲學學派的原理。它提供的理性的哲學基礎回擊了對這些原理的非難。盡管西藏佛教對《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中的論證非常熟悉,這本著作本身從來沒有譯成藏文。

在上述兩部著作,特別是第二部的基礎上, Vasubandhu ,印度佛教哲學最偉大的燃燈者之一,於公元四世紀寫下了他的《 Treasury of Higher Knowledge 》。這本書綜述了《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裏的主要觀點並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在西藏,這本書是早期佛教哲學和心理學的標準教程。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喇嘛時,我必須背誦 Vasubandhu 的《 Treasury 》。

至於原子的聚集和原子與所形成的物質之間的關係,早期佛教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有意思的是在《 Treasury of Higher Knowledge 》一書中甚至有不同“原子”大小的討論。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大概是一個兔子的“原子”的 1/2400 。不管那是什麽意思,我沒法知道 Vasubandhu 是如何算出來的。

在接受這種基本的原子理論的同時,另一些佛教學派質疑不可分割的原子的概念。也有些學派懷疑四種衍生的物質色香味觸是物質的基本構成。例如, Vasubandhu 自己就因為他批評原子是客觀真實不可分割的觀念而著名。他辯論說,如果獨立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存在,那麽就無法解釋日常世界裏的物體形成。為了這樣的物體的出現,一定要有辦法解釋簡單的原子如何能聚集成為複雜結構的係統。如果物體一定是由原子聚集而成的,設想一個單個原子被六個不同的原子所包圍,前後左右上下各一。我們可以問:中心原子與東麵的原子接觸的部分同樣也和北麵的原子接觸嗎?如果不是,中心的原子一定有一個以上的部分,因而至少是理論上可分的。中心的原子有一個部分與東麵的原子接觸但不與北麵的原子接觸。相反,如果這個東麵的部分確實與北麵的原子接觸,那麽就沒有什麽不允許它與其他各麵的原子接觸。如果是那樣, Vasubandhu 辯論道 , 所有 7 個空間位置上的原子,一個中間的和六個包圍它的,會是一樣的,而且會坍塌成為一個原子。 Vasubandhu 說這個理想實驗的結果表明,不可能用簡單物質的聚集,如不可分割的原子,來解釋宏觀世界裏的物體。

我個人從來沒能理解香味觸這種東西是物質的基本構成的觀念。但我可以理解人們如何能發展出一個認為四元素是物質基本構成的理論。無論如何,我個人的感覺是,佛教在這方麵的思想,基本上是推想的,原始的物理學,現在必須加以更新,代之以用現代物理經過實驗祥加證實的,如電子圍繞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原子核旋轉這樣一種對物質的基本結構的理解。當人們聽到現代物理學對亞原子的描述,比如誇克和輕子時,很明顯,早期佛教的原子理論和他們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的概念最多隻能算是粗糙的模型。但是,佛教理論家的基本思想的方向還是正確的,那就是即使是物質最微妙的構成也必須理解為由部分所組成的。

(待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