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異國第一家----紀實《異土》(3)

(2010-03-17 19:21:51) 下一個
    推著行李,一家四口出了檢查大廳,順利找到了接機人。來接機的人是我朋友的朋友的弟弟,一個二十來歲的留學生,他的熱心減輕了我們對異國他鄉的陌生感。在車上,我很自然的跟朋友要來了手提電話,打了個長途向父母報了平安,朋友很爽快的把電話遞給我,並教我如何撥號。當時我沒有感覺出什麽,事後才知道在奧克蘭打手提收費很高,特別是直接撥打國外,在國外居住的人都習慣節儉,能臉不帶吝色把手提遞給朋友的朋友撥打是大方的。 ­

    說來也幸運,這位熱心的朋友已經完成了留學課程,已經訂好了回國的機票,時間就在我們到達的第二天。一天的時間差讓朋友有機會替我們租好房子、接了機回到了自己的家——一個租來的臨時住所。 ­

   “家”在奧克蘭CITY裏麵的一幢六樓公寓裏麵,房號是2F,就是二樓的F房間,共有二房一廳,麵積大概是40來平房米大。兩個房間分放著三個雙人床,客廳有一套已經破了大洞的皮沙發,用一幅大棉布蓋著。床墊特別軟,軟得一坐下要站起來有些些不太方便;被子很不幹淨,不幹淨的程度已經到了我這個不太在意小節的人一躺下都有些不自在,但長時間的跋涉,加上時差關係使我們都感到疲倦,疲倦之餘也就把“不自在”慢慢變成了自在,稍作修整之後就躺下不久就睡著了,異國的第一個夢倒也香甜,一覺就到了當地時間的下午5點多,起身為出門做準備,今晚將在附件的一家叫“聚龍軒”的華人酒家為朋友送行,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的傳入總喜歡以龍來命名,龍的傳人在國外見到“龍”子也就覺得親切。 ­

    國外的就餐比較實際,沒有燕窩、魚翅之類的高檔菜肴,也沒有喝酒,以國內的標準來衡量,確實都是粗茶便飯,但即使是這麽幾道粗菜,店主這個龍的傳人還是收去了同胞157元紐幣,按當時的匯率,也就接近1000元人民幣,膽小的我著實被這裏的物價嚇了一跳,心裏對國外通行的AA製也就理解了。 ­

    送走了接機的朋友,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由於下午休息了,減去4個小時的時差睡覺也確實太早了,就倒弄起房東留下的一個電視機,那是一個80年代出產的老款16寸電視機,由於沒有外接天線,收不到清晰的節目,就掏出自帶的一台DVD機,想放卡通片應付一下纏身加纏心的孩子,可惜又因為是老款沒有插孔連接,隻能父子六眼對著幹瞪,心想“《北京人在紐約》不是能撿到電視機嗎?說不定這台電視機就是房東撿來應付同胞的。”心理一想到這點,想象出來的房東一臉橫肉就在眼前晃動。確實沒轍就隻好用舊招,講故事讓孩子早些入夢,自己也就能定下心來思考下一步該怎麽走。 ­

    孩子睡了,我打開電爐,煮了一壺開水泡茶,多年來養成的茶癮讓我把飲茶當成人生一件樂事,清淡的鐵觀音茶香讓我的思緒回到了故鄉,思念故鄉的茶友。鄭愁予說過“總想走出去,一步成鄉愁。”看來自己也未能免俗。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