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絕碑
廣西柳州是座風光旖旎的亞熱帶城市,清澈的柳江在這裏拐過了兩個幾乎180度的大回轉,流向自北向南變為自南向北,然後馬上又從自南向北變為自北向南,市區裏柳江婉轉,奇峰聳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個景色秀麗的宜居旅遊之地。
然而多數人知道柳州還是拜柳宗元之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當年正好被貶到柳州任刺史,人號“柳柳州”,多麽巧合,想發牢騷說皇帝老兒不是故意的都沒人信。柳州市裏有“柳侯公園”,其鎮園之寶是宋代所立之“荔子碑”(因韓愈所撰碑文第一句是“荔子丹兮蕉黃”,碑名由此句頭兩字而來。荔子就是荔枝,為蘇東坡最愛吃的水果,當然大家都知道蘇東坡最心儀的其實是豬肉)。由於此碑碑文為韓愈所撰、蘇軾(蘇東坡)所書,所介紹歌頌的人物又是柳宗元,這三人都是人們景仰的唐宋名家,“人”、“文”、“字”三者皆為絕頂,所以該碑被人們稱為“三絕碑”。宋代時中國的文化中心尚在中原,在廣西這樣的南方偏僻地區有如此人文藝術登峰造極,極具曆史意義的藝術品真可謂千古造化,空前絕後。
#1 荔子碑
碑文
“荔子丹兮蕉黃,雜肴兮進侯之堂。
侯之船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
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
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嚬以笑。
鵝之山兮柳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齒 齒。
侯朝出遊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與鶴飛。
北方之人兮謂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
願侯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
下無苦濕兮高無幹,粇稌充羨兮蛇 蛟結蟠。
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於世世。”
此碑向稱“蘇軾第一碑文”,是公認蘇東坡寫的最好的碑文,堪稱蘇體書法典範,各代中國書法愛好者均反複臨摹,揣摩先賢的筆意,務求形似神似。
蘇東坡一生生活在北宋的黃金時代,大器早成,且未經靖康之亂。可他也免不了整個有宋一朝所有文人都有的毛病,就是“內斂”,或者說是“弱勢”。唐朝時中國國力強盛,整個社會自內向外迸發出掩飾不住的張力,所以才能產生李白,杜甫這樣極具浪漫主義,或者大寫意大手筆的大詩人,他們的詩作,文章都是外向的,奔放,熱情洋溢的,自然也產生了李靖,李績,郭子儀威風赫赫這樣的大將軍。而宋朝因為皇帝,統治階層自上而下地對武士集團,和士人集團的壓製,所以整個宋朝社會是病怏怏的,“弱弱滴”,好不容易出了個楊家將,嶽飛還都是悲劇人物。史書所載宋朝被遼,西夏,金,蒙古輪流上杆子“提勁打吧” 糟蹋等文字史料就不肖提了,僅從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宋朝遺留下來的一切文物看,如瓷器,佛像,繪畫,建築等,都是非常的低調,內斂,含蓄,纖細… …, 總之就是一個“衰”字了得。
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後人景仰象蘇東坡這樣的大文學家,和書畫大家。而且,由於他的幽默,機智和親民(有杭州“蘇堤”為證)及眾多饒有趣味的民間故事,蘇東坡還是mw!最喜歡的古代藝術家之一。
蘇東坡的書法是在學習諸多前人的書法基礎上發展而成,他的字總體而言沉凝穩重,樸素,規矩,但通篇看也有壓抑,縮手縮腳的感覺,其字帖或碑文整幅看並不給人帶來愉悅,和酣暢淋漓的快感,或者說令人血脈噴張的氣勢,之所以一代大家的字形成這個意境這和他所處的北宋那個朝代經濟上富足,政治上壓抑的大氣候是完全分不開的(我咋覺得我天朝現在也有點這個這個的哈)。
他老人家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 據說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這個特點非常重要,也非常顯著,所以有民間人士戲謔其為“柿餅”體。
黃庭堅將蘇軾書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年姿媚、中年圓勁、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為《治平帖》,筆觸精到,字態嫵媚。中年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 帖》。此詩帖係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為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鬱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 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嗬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是蘇東坡為數不多在解開了捁桎狀態下所寫的佳作。所以元朝鮮於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晚年代表作有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鬆醪賦》等,此二賦以古雅勝,姿態百出而結構緊密,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大家看這些蘇東坡的字帖應該能體會到他書法的特征。
#2 治平帖
#3 黃州寒食詩帖,蘇東坡公認最好的字帖
#4洞庭中山賦
數字兄(1234567)在其“回國雜聞”三峽遊記中提到雲陽張飛廟的蘇東坡題匾,我看了有些吃驚。因為所有蘇東坡流傳下來的字帖,碑文真跡皆無如此恣意外張的書法。
借用一下數字兄的照片。
#5雲陽張飛廟題匾
說這是蘇東坡真跡我心存疑慮。倒不是說這個題匾是假的,其實題匾上的書法也是一筆好字,不過風格和蘇東坡相差太大,他甚至寫的比蘇東坡寫的還好,這就令人感到意外了。就好像多年前英國曾組織了一次模仿卓別林的比賽,卓別林本人也去參賽卻沒得任何名詞,因為有人比他更像卓別林。此題匾上的字外張寫意,筆意奔放,動感十足,字體大小雜呈,對比誇張,形體流暢瀟灑,比蘇東坡最好的“黃州寒食詩帖”還放得開,可這些都不是蘇東坡甚至宋朝書法的特點,應該是近現代甚至是1949年以後的書法,為後人托名所書。我感覺此匾受“毛體”影響頗深,其作者應該也是書法家。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民間書法愛好者眾多,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許多近代書法家的寫字水平其實都超越了前人,可惜隻晚生了1000年。
蘇東坡的字如果放在現在,不會引人注意,拍手叫好,絕不會成名成家的。事實上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的字除開他們的優點之外實事求是將都有內斂,委瑣的毛病,但我們不應忘記我們今天看的更遠,做的更好因為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緣故。沒有前人的摸索和積累我們今天還在刀耕火種呢。
倒是宋帝“天下一人”的獨創瘦金體對後世影響更大,我高中的一位語文老師就能用粉筆寫得一手優美的瘦金體板書,是他多年苦練的成就。每當有外校老師來觀摩聽課他總是要“曬”一把,在黑板上故意寫上整版或半版的瘦金體板書,工工整整,橫平豎直,跟雕版印刷似地,令人稱絕!就這手就能鎮住不少外校老師,令他們對我的母校不敢小覷。
就中國書法而言,我印象很深的是2009年夏天在北京國子監看到一幅塗鴉,是在一個碑亭裏麵的“禦製新建太學碑”巨碑上寫成,不知何方神聖所書,能辨認出“革命”,“造X”等字,好象是“文革”時所書,可端的一筆好字,請大家欣賞。
#6北京國子監碑亭
#7 無名氏書法
我就納悶為什麽文革塗鴉都幾十年了到今天也不刷掉,難道是這書法好得連公園管理人員也不忍刷掉?天可憐見的。
*文中有摘自網絡的段落及照片,望原作者勿咎。我的座右銘是“網絡為我,我為網絡”。
*有興趣請留言探討,不過我先聲明mw!是個“out-of-the-door g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