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與精英培養
(2009-03-08 00:59:56)
下一個
隨著兒子的長大,我覺得自己也在成長。
說句不好聽的話,我這人命硬:幼年失怙而致少年失依。尚在繈褓中便如被拋棄的幼女,天生卻有著一顆敏感孤傲的心,少年時雖回到了父母身邊,我已失去了那種小鳥依人的恬靜,我更像一隻孤雁,一隻愛幻想好悲傷且又好高騖遠的孤雁。幾乎沒有人知道我的那種不能說出來的痛:一個才剛10歲,未語已含3分笑的小丫頭,其內心深處卻有著難以言語的痛楚。就這麽哀傷著成長著期盼著,我走過了6年的歲月,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為了隻進了這麽一所大學,我與父母更是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心高氣傲的我,哪能把這麽所大學放在眼裏?你們讓我上這,我就讓你們後悔!很邪乎的一個丫頭,就是命硬了點,每一步都不易!既有天災更有人禍和己禍,這都是命!
也許有了這些鋪墊,我對孩子的態度是與眾完全不同。 想想我走過的路:小學時幾乎年年在轉學中度過,直到上初中後才安頓下來,父母從不曾為我的學習擔心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完成作業是我最高目標,別人用1小時作完的事我可以在5-10分鍾內搞定,決不多做一道題,更不曾在課外看看書或筆記。我之所以走到今天這麽慘,不是因為父母不曾推我,而是因為他們的無知毀了我!麵對也算高知的父母,我能說什麽?所以當我自己有了孩子後,我的第一概念是讓他吃好睡足身體健康,聰明與否是上帝賜與的,我不想也不能改變,但我會告訴他要如何使用現有的資源。雖然總體說來我做的很失敗:照他的實力該得到的東西,很多並沒得到—與奧數以0.5分的成績失之交臂;與奧物也錯肩而過;州裏第一Scholar 根本是非他莫屬,可他老人家連遞份申請都不願!我們這個數學強州,能進到全國前20 的,幾年來有幾人? 一年一人吧,最多了。可人家是來自家教和學校,咱這跟著公校跑,他們的老師也從不管高層次的比賽,全靠他自己!那麽多的失之交臂,是我的失職!如果我自他小時便樹立了嚴師的威信,他一定能得到這一切,但得到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成功,且我也極可能再也不是他真正的母親,而是他最不讚賞的一個老師而已。各位有沒有想過, 你的孩子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老師,其中不乏很好的,可母親隻有一個!我願是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母親,我告訴他他是我最好的兒子,他極有自知之明地:“也是最壞的,因你隻有我一個!”我叫他一聲木頭人家回我一句朽木,理由可充足了:“我是沒用的木頭,你是沒用的老木頭,那不是朽木是什麽?” 我們隻是愛爭吵的母兒倆。
我常常不能理解我們不少的亞洲父母們為什麽要把孩子當精英來培養,我們的孩子中有多少是精英?我說95%不是,更讓人寒心的說法應是:那些被當成精英來培養的99%不是精英。 你們不用砸我—那是你們自動對號入座,用金字塔的構造來說,5%應是不低了。諸君約是太聰明忒太順利,人生得意不思量,鑄就後浪不遲疑!像我這麽失敗,不得不停下來細思量,終於弄明白7竅通了6竅的含義。所以培養精英就好比在雕盆景,為什麽有不少人在問那麽多上了名校的孩子後來都到哪去了?盆景是定格在大學發榜之時,盆景之材成不了大樹。再換個角度說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十七八的孩子您已知他/她是或不是精英? 我還記得兒子6歲多時告訴他那學樹木出生的爹:“爸爸,種樹與種花草是不同的,大多數的樹木不需要那麽多的水和肥。” 換個說法是樹澆多了水施多了肥反而成不了參天大樹;如若是精英之材,從小給了太多的壓力反而失去了棱角,成不了英才;再說了若是金礦,最終總會被發掘,遲或早那是命。做父母能做的便是給他一個家一個避風的港灣,所以請 做孩子的父母不要做老師。
我看了網上很多人在討論讓孩子數學提前2年,Kumon, Sat班,其實無一可取。如果說你的孩子需要這麽多的幫助,就表示他並不Advance,聰慧如你,你的孩子應有他的長處,請發掘;至於SAT,你也許可以幫買本書讓他做做看再去考,看他的程度決定他該選什麽樣的大學。我們中國人的丟了西瓜撿芝麻的批評是不正確的,也許你的孩子更需要所謂的芝麻,所以是合適就好;如果是孩子的要求要上補習班,請答應他,同時也應告訴他,你希望他上所合適與他的學校,智慧常常是隨著年齡增長的,孩子有這麽向上之心,是好的,但不要太拔高他,拔高一點點是應該的,會對他很有利的,他最終會到頂峰的,而那些強其所難硬著頭皮往上爬的,隻怕是遍體綾傷,折翅斷翼。請不要說什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請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作不同的事,夢他的夢; 每個人都會失去很多不該失去的,但隻要不讓他失去童年的快樂,不失去他的本性便好。所以不照精英培養的,反而也許有一日成了精英。我觀察了周圍的孩子,發現中國孩子的成績確實不錯,但真正到了那個那種程度的,幾乎少而又少,一年能出那麽一個?亞裔的父母們,不要活在自以為是裏:某報記者登有一文介紹一群小中的,用的是They all taught ahead!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你很精英?我相信大家若是不那麽逼迫,給孩子多一些自由,他們中會有更多的精英湧現,那時候我不會說隻有5%。
---- 謹以此文緬懷兒子從小到達的旅程 失憶人於 3/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