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兒女之遇(十):要不要課外輔導和補課?

(2021-11-07 16:57:19) 下一個

上接《兒女之遇(九):學英文》

(十)要不要課外輔導和補課?

記得大女兒10年級以前各門功課都是全A,初中體育課因為體能稍差,成績是A-,於是讓我帶她到公園鍛煉一段時間就達標到A了。10年級開始不久,有些科目成績開始下掉,數學成績從A掉到B。於是夫人找到一個數學輔導老師,每周六上午我帶女兒去補數學《代數》,然而女兒在學校的數學成績繼續下掉,從B到C,一直掉到F,這才停掉數學補課。當時沒有想通這個原因,怎麽會越補越差?!難道就像一根木梁、本來沒有斷裂的跡象,打了一堆釘子後反而在釘釘子的地方更容易斷了?!當時的直覺是浪費了孩子很多思考的時間,單純地死記硬背,效率很低,也不能舉一反三。

等到2個小的上小學時,發現他們在小學的數學成績還沒有大女兒當年在小學學的那麽好。夫人有些擔心,覺得應該給他們補補課,於是打聽到一個數學輔導老師,別人都說很不錯。本來我對很多課外輔導有看法,覺得補課或輔導有些不妥,但又說不清楚原因和道理。夫人也有些疑惑,但看到許多其他家長都在給孩子課外輔導和補課,就說服我去聽聽這個老師的數學新開班介紹講座,然後讓我做決定。介紹講座開始前,和這位數學老師閑聊中說起數學老師和我們都是恢複高考第三年1979年高考的。當他問我數學考了多少時,我印象裏我們中學老師高考成績都不太好,想著當老師的他的高考成績也不會太好,我還怕傷了他的自尊,就謙虛地說:“我那年運氣好,很多考題考前似曾碰到過類似的練習題,最後一題來不及做完,被扣了6分,所以考了94分”。沒想到他說:“那我比你運氣還好一點,數學96分”。我當時頓時心生欽佩。開始講座時,他分析美國的數學教育的課程安排得很不科學:線性代數還沒有教完,就開始學幾何,這中間有一個大洞,使得學生的基礎不紮實。聯想到大女兒當年的情形,當時我聽得毛骨悚然、口幹舌燥。講座過後,當夫人問我怎麽決定,我斬釘截鐵地說:“補!讓2個小孩都補課,路程遠一些沒關係,每個周日我來送”。就這樣2個小的就開始了數學輔導課,他們的方法就是做大量練習題,記得兒子安迪當時說:“STUPID(真蠢),我都會做了,為什麽還要做那麽多相似的、重複的練習?”,但我覺得這種方法和我們高考前大量做題是一樣的,就強迫他們堅持,果然那一學期2個小孩的數學成績在班上就領先了,讓我們感到補課還是有作用的。然而,半年過後,效果就不明顯了,一年後,好像就沒有什麽作用了,他們在學校的數學成績有下降了。於是夫人就又找到另一位離家近的數學輔導老師,據說和學校的課程聯係比較緊密,對學生做作業有好處,和老師初次接觸時也感覺他在數學方麵身手不凡。夫人這一次問我意見時,我感覺所有老師,就像過去練功習武的,都有一定的特長,但都是招數有限,不用跟著學很長時間,就跟夫人說:“不同的老師,就學半年”,小孩子新鮮感,開始能好好學,時間一長就疲掉了。

後來我才明白:除非是孩子的興趣,否則不要補課。孩子有了“缺”和“漏”才需要去補課,補習班是學校所學的翻版,隻是學習的場所不同。學校學不好,上補習班就能學好?不懂得改變學習方法和找到學習的興趣,結果隻是在做重複的事情。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和效果,我們總結和分析過後,有4個很強的理由,得出結論以後再不要讓孩子上補習班了:

(1)如果孩子不反感,就算有效果,但是這裏有一個效率問題:花了那麽長時間,得到一個A,就是在培養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像工作,別人8個小時可以把工作做到很好,你的孩子,則需要另外加班2個小時才能和別人一樣優秀。所以,應該設法提高孩子在校的學習效率,而不是通過補課來提高成績。

(2)如果相同時間內不能學得紮實,就沒有必要多花時間學得很紮實。紮實有什麽用?學的時候,如果隻是60分,那就接受這60分,說明孩子的興趣就那麽大,不用再花很多時間去重複這個部分,過去就過去了,有洞就有洞。因為學校的學習隻是訓練孩子成長的手段,不是目的。例如,小孩子學走路前,需要先學爬,有些會爬得很好,有些不太會爬,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小孩爬得很好之後,才能保證以後走好。到了可以走路的年齡,有的很快就像模像樣,動作標準,有些跑跑顛顛,我們並沒有必要非要讓小孩爬的很到位,才進行學走路的階段。同樣的,學生學習幾何、代數,這個學得好壞,對以後工作或學習沒有很大的影響。這隻是一個方法,是一個訓練過程,是手段、不是目的。補課是典型的為了追求手段,而忘記了目的。

(3)學得太紮實沒準還有壞處!因為學校學習的很多知識隻是相對真理,對相對真理太紮實,可能對提高靈商和掌握絕對真理不利,是對開悟的束縛。學得不紮實說明:一是沒興趣,二是不適應這個遊戲規則,三是想象力沒有被破壞(從哲學的角度,也可能是好事,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在學校成績一般的同學,走向社會後反而會很成功,除了一方麵情商高,還有一方麵,就是沒有被相對真理徹底洗腦,想象力沒有遭到破壞。

(4)從認識論上講,我們學習知識有:反映論即獲取知識是後天的,需要上課或實踐才能獲得。也有先驗論即所謂的天賦,有些人生下來就具有的超凡能力或聰慧的遺傳等,但需要一定的方式去挖掘。人的潛能很大,但很大一部分是先驗論的知識,如想象力和形象思維等,許多發明創造都是靠想象力和高層潛意識的突破,這些不能靠補課來提高,這些需要特定的條件,如非常有興趣和專注的情況下,才能有較大進步。找到有興趣的領域進行方法上的突破,在有興趣的領域裏,不斷地提高效率,積累知識和方法。補課是過分強調後天學習的行為,是強調反映論。很多課外輔導,其實是家長的興趣,不是學生的需求。家長對孩子有一種奇怪的擔憂,就像感冒,不管吃不吃藥,7天才能好,但家長如不做點什麽,良心上過不去。所以有人提議,給小孩一種麵包或維他命(其實就是普通的麵包或維他命C),說是為了治感冒,其實是為了讓家長心裏好受一些。孩子學習不好,通過補課,隻要花了錢了,不管結果如何,家長心裏好受一些。

美國的暑假一般將近3個月,沒有假期作業。學校的本意是讓學生在業餘時間和長假期裏,根據每個人不同情況,在有興趣的地方花時間。這樣到了初中時,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就會逐步明朗,從而有的放矢的選擇不同的課程。我們這些亞裔家長在美國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配合學校的教育方法,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甚至扼殺了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從長遠來講也抑製了他們將來的創造力。許多亞裔學生高中畢業時不知道大學要報什麽專業,就是因為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如果從小學就開始發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上大學選專業是水到渠成的事。

等到安迪也上初中後,不管他們在學校的各科成績如何,我們就停止了各種課外補課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尋找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未完待續)

下接《兒女之遇(十一): 偏食影響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