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何家破了財,大哥大嫂這邊沒說什麽,老二何正閣那裏有閑話出來了。二嫂張氏娘家埋怨說攤上這樣的小叔子算倒了黴,以後家敗了都不知怎麽敗的。幾經傳話,到了何老太太耳朵裏就很不好聽了。
老太太一想,兒子大了,也該分家了。於是就跟大少爺何正軒說,你爹不在了,娘也不管事,你裏裏外外忙,到頭來沒準還不能落個好,幹脆你和你兄弟商量一下把家分了吧。
何正軒在北京上過大學。77事變後才回鄉。娶的太太是省城的大戶,老丈人做布匹生意。老二何正院隻在縣裏讀過中學,媳婦是本地的一個富戶。何正院不善言辭,不喜歡和鎮上人交往,在鄉下管管田地,收收租子倒是他喜歡的生活。二少奶奶也是勤儉持家的人,所以雖然家境富足,這兩人還是過著不太奢侈的日子。大少奶奶則不同,不僅穿衣打扮時髦,還喜歡和別人打牌,出手比較闊,其實用的多是娘家的錢。何正軒知道,這次老二家裏發牢騷,雖然以三少爺說事,其實很多是對著自己這邊的。以前老二媳婦那裏就有這樣的情緒,隻不過何秀才在世,他們不敢公開明說而已。
何正軒從北京回鄉後,一直呆在鎮上,即使是日本人在的時候。除了米行讓日本人占了做倉庫,其它生意還維持著。社會上讀書人少,像何正軒這樣上過大學的更少。加上何正軒為人低調,待人謙恭,口碑一直不錯。日本人在的時候,何正軒基本上靠錢財買安寧。不僅對日本人,皇協軍和維持會,就連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人他給過不少錢財。老爹何秀才雖不那麽詳細,但還是知道這些。何秀才對何正軒說,亂世能守就不錯了,不要太注重家業。所以那幾年,鎮上的生意基本沒怎麽賺錢。
何正軒和二弟商量了一下,給了何太太一個方案。家產一分為四。老大,老二,老三各一份,老太太和姨太太一份。不過雖然分四份,但管理還維持現狀,到年終按份分紅。然後各家的支出算在各自的帳上。家族賬目由何家老管家張麻子統管,各家支錢也由他記賬。另外,老三未婚,一切訂婚結婚費用仍需公攤。
老太太很滿意,不過她加了一條。老太太姨太太那一份等她們百年後歸入老大門下,算是延續家族長子長孫獨占一份的傳統。何正軒推托了一番,但老太太堅持,二少爺也沒意見,所以就定了。
對於分家的事,三少爺何正庭根本就不關心。何老太太問他,你是喜歡在鄉下守著田地還是到鎮上做生意。何正庭說,我無所謂,隻要娘你看著順心,什麽都可以,反正我現在什麽都不會。
除了何家大院,何家在鄉下另有兩處莊屋。何正軒建議都給了二少爺,因為他住在鄉下。何正軒還說,何家大院以後他不要,留給老三。其實,何正軒早有離開家鄉的打算了,隻不過現在老母在世,三弟未立業,加上社會不安寧,隻好暫在鎮上呆著。
這下更讓三少爺何正庭自由了。以前從大哥那裏支錢用還有些拘束,現在沒有了,反正用的是自己的錢。大少爺何正軒對何正庭也不太限製,因為他知道,老三雖花錢大方,但主要是吃吃喝喝,沒走歪道,賭博嫖娼從來不沾。這個也許與何秀才的嚴厲家教有關。何秀才在世不僅對幾個兒子這方麵要求嚴格,就連家裏的傭人和長工都不敢在這方麵出格。
鎮上人沒幾個人知道為什麽何家三少爺和鐵匠鋪的學徒扁頭成了好朋友。何正庭常拿著酒和肉菜到鐵匠鋪找扁頭。剛開始的時候,這讓扁頭和王文起一家都不自在。扁頭一個人和三少爺喝酒,讓姐夫一家看著一定不自在。而一家人加入進來扁頭大姐又得做很多好菜才合適。後來,王兆坤直接跟三少爺說了,以後你找扁頭喝酒就到酒店去,不過隻能晚上喝,白天扁頭還要打鐵。三少爺一聽,行呀,那以後我隻傍晚找扁頭。扁頭不喜歡上高檔飯館,說是在小酒館自在。就這樣,扁頭和三少爺十天半個月就會坐在小酒館對飲。
扁頭大姐對此還是不太高興,怕扁頭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王兆坤勸她,說你這兄弟呀,平時和誰都不說三句話,在鎮上也沒什麽親近的人。三少爺雖然好吃懶做,但心地不壞,和他交往,對扁頭有好處。
當然除了扁頭以外,何正庭還有其他玩伴。釣魚,打兔子他什麽都玩。有時他也到莊屋二哥家裏呆段時日,鄉間端午節劃龍舟,過年舞獅子等等他也參加。遇到誰家有紅白喜事,他還喜歡過去隨個禮吃個飯,所以三鄉四保誰都喜歡他。不過就頻率而言,他和扁頭的交往是最密切的。
1947年端午節後,扁頭居然一個多月都沒見何三少爺過來。不僅扁頭心理有點犯嘀咕,姐夫王文起也都覺得有些奇怪,說:呃,怎麽回事,怎不見三少爺了?要不扁頭去何家大院看看怎麽回事。
一天下午,收爐子比較早,扁頭就到了何家大院。見了何正庭後扁頭才知道,何三少爺正為自己婚事和何老太太慪氣呢。
何正庭雖沒訂婚,但何秀才與孫破老屋的孫麵匠在一次喝酒時說過兒女婚事。孫麵匠的二女兒孫紅桃小時候長得齊整,何秀才很喜歡,說這孩子幹脆配給我家老三吧。孫麵匠當然高興,說我哪能攀你詩書人家。何秀才說,既然老弟同意,等孩子大了就過來提親。
然後大人小孩就開始笑這兩個孩子。何正庭每次到孫破老屋表叔家去玩,就有人指著孫紅桃說是他媳婦。何正庭很反感,所以後來便去得少了。
如果何秀才在世,這門親事沒準就已經定了。大少爺二少爺也都是在虛齡十七八歲時訂的婚。。但何秀才一死,何老太太和大少爺就沒把這件事放在日程之上,加上三少爺整天晃蕩,根本讓人覺察不到已經到了娶妻生子的歲數。
沒想到,三少爺今年在端午節的龍舟賽上自己看上了一個姑娘。他把這個意思告訴了何老太太。沒想一向脾氣好的何老太太不僅立馬拒絕了何正庭,還立刻告訴大少爺何正軒,立刻派人到孫麵匠家提親。
何老太太做出此決定並不是她多喜歡孫紅桃,而是認為何正庭自己看上的那位姑娘和何家太不門當戶對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孫家是何老太太的娘家,她覺得這樣拋棄陳諾很不好。
何正庭自己看上的是私塾先生王鼎元的女兒王翠兒。王鼎元老家在王家衝,小時候家境還不錯,父親本想供他讀書搞個功名。不料科舉廢了,連撈個秀才的機會都沒趕上。後來,父母亡故,家境衰落了,王鼎元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隻好在鄉下辦個私塾教附近兒童識字讀書維持生計。
王鼎元有個壞毛病,嗜酒如命,一有錢就要喝幾口,所以雖然教私塾比一般農民收入要高些,但王鼎元存不起錢。到了40多歲,不僅家裏田地賣了,王鼎元連個媳婦也沒娶上。後來還是他的姑姑幫他娶了貓山那裏一個新寡的女人。
女人很會持家,並徹底讓王鼎元戒了酒癮。沒過幾年,不僅幫王鼎元把茅草屋的私塾換成了瓦房,還給他生了個女兒王翠兒。可老天偏不長眼,王翠兒四歲那年秋天,她娘就得了肺上的毛病。吃了一些郎中的湯藥總不見效,冬天裏便過世了。
女人走了,王鼎元的姑姑把王翠兒帶去過了幾年。王鼎元又恢複了婚前的一切習慣,天天與酒相伴,直到王翠兒10歲時回到自己身邊時,王鼎元才再次醒悟過來,從此再沒沾酒。
鎮上的學校校舍雖然沒有重建起來,但已經在胡家祠堂裏複課了。王鼎元的許多私塾弟子也轉到那裏,因此他家的日子更加困難了。
後來還是何家大少爺知道了王鼎元的困境,就跟鎮小學的校長說了一下,讓王鼎元在那裏當了個國文老師。就這樣,王鼎元帶著女兒也住到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