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晉國何時有“王室”?—給巴仁兄弟拋一磚

(2007-06-29 14:52:18) 下一個
晉國何時有“王室”?—給巴仁兄弟拋一磚

看了巴仁兄弟的《戰國風流》自序,指望他這個係列也和以前的《史記》係列一樣有聲有色,不想看了第一節,並沒有多少有趣內容。我有所失望,所以給他提了意見。巴仁兄弟不太高興,說好東西在後麵,還說我沒看全部就說話屬於淺薄之見。另外,老粗兄弟出來說我沒有係列在走廊上發表,如此說巴仁兄弟沒有“水”實屬火氣太大。看來,要不弄點文字出來,連砸磚都沒資格了。

話說在前頭,我砸磚並沒有任何貶低巴仁兄弟的意思。我隻是認為,出書和在網上貼文是不同的。一本曆史題材的書出來應該有兩種意義,一是對曆史事件有新的史學發現,另一種是對過去曆史有新的描述。巴仁兄弟雖喜歡曆史,但沒有作過特別研究,所以我以為他不可能在他的書中對上麵第一意義有所突破。如此,他的新書應該是在第二方麵有一定創新。這類題材目前在中國文學界很火,而且巴仁兄弟先前的係列也是這種風格。可是,這次從他的第一集中我似乎找不到這種東西,這是我失望的原因。

如果這隻是個網絡係列,我也不說多話。但是要把這文章當成書來看,我就不能不認真了。今天我就以兩個曆史概念和巴仁兄弟探討一下,順便也向老粗兄弟亮亮“水”。

先看看巴仁兄弟的自序中的這段話[zt]:

俗語說:“樹大了分杈,孩子大了分家”。看起來,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然對此話了然於胸了。且看,原本家私殷實的晉國,養出了魏氏、趙氏、韓氏、知氏、範氏、中行氏這麽六個兒子,時稱“六卿”。六兄弟日以強壯,竟不再把本是老爹的晉王室放在眼裏。

按我的淺薄理解,巴仁兄弟給大家說了兩個事情:
1. 原本家私殷實的晉國,養出了魏氏、趙氏、韓氏、知氏、範氏、中行氏這麽六個兒子,時稱“六卿”。 這話讀著似乎讓人以為“六卿”是對這六個家族的特稱。
2. 晉國當時有個晉王室。

先看看第一件事情。如果巴仁兄弟是像街頭說書的那樣戲說,我讀著也就不說話了。可是作為一本書,這句話很容易讓人產生糊塗,不能不讓我較真了。

“卿”在中國曆史上是對官的稱呼。以下是我從維基百科中找到的對“六卿”的解釋,大家對六卿google以下就能找到:

六卿,官名。泛指僅次於宰相、三公的高級大臣,又稱六官,始見於西周,具體官職組成有以下幾種:

1、有曆史學家認為,周的六卿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設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

2、也有曆史學家認為,六卿是指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它們分別有另外的稱號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2、隋唐以降,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分當天、地、四時官,稱六卿,唐高宗時,曾改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書。

按這裏的定義,周朝時的六卿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是一個國家的官員名稱。如果說“六卿”是六個姓氏家族的稱呼,就不對了。不過巴人兄弟有一點是對的,那時的這六個官職務的確是讓魏氏、趙氏、韓氏、知氏、範氏、中行氏這幾家給把持著。所以,他要是說我雞蛋裏挑骨頭我也就沒話可說。不過,以後寫書最好把概念說明白點,免得像我這淺薄的人產生誤會。


巴仁兄弟還說這六卿“日以強壯,竟不再把本是老爹的晉王室放在眼裏。”這不免讓人感到晉國當時有個晉王室。 這就有點信口開河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晉國的曆史(詳細內容大家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http://www.tydao.com/suwu/lishi/jingj.htm)。

山西本是古唐國的封地。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之後,又平滅了反叛的劉累後代的唐國。周武王死後,其子誦繼位,為周成王。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叔虞受封的唐,實際上接受了劉累子孫所留的一切,其領地為山西的汾水、澮水流域。後來叔虞的兒子燮父改唐為晉,晉才在曆史上被記載成一個諸侯國。

盡管晉國曆史悠久,但春秋戰國時代,“晉國”從來就沒有以一個“王國”出現過,也根本沒有巴仁兄弟所說的“晉王室”。實際上,周王朝時代晉原是一個侯國,即二等諸侯國。約在公元前 680年,晉武侯滅緡侯即位以後,自稱為曲沃武公,私自提高了規格。為取得中央的承認,武公采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他把晉的全部珍寶、金玉、青銅器物送給了貪財愛寶的周天子。周天子受了曲沃武公的賄賂,封曲沃武公為晉武公,於是侯晉升格為公國,躍身諸侯列強。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封爵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從晉國世係計算,晉作為侯國經曆了17世,作為公國經曆了20世,公侯合計共37世 634年,加上自趙魏韓三家分晉成為三個侯國,至秦滅趙統一中國的 154年,合計為 788年。

不管怎樣,春秋戰國時代曆史上晉國根本就沒有像巴仁兄弟所說的所謂“晉王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