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民族和宗教信仰

(2014-10-02 14:53:39) 下一個

     民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曆史發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說的簡單一點,民族就是早期一群人有了自己的崇拜對象以與其他人群進行區別,因為他們的居住地相對封閉,和其他的人群之間較少交流,於是一個民族就產生了。 所以民族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曆史產物,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曆史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
     人類最早的社會集團是原始群,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需要,才結成穩定的集體——氏族。當時,最現實、最方便的紐帶是血緣關係。幾個親屬氏族又結合成部落。二次社會大分工破壞了氏族部落內部的血緣關係,在更大規模上以地緣關係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共同體——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規律。據說現在世界上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
     就拿中國人來說,我們中國人到底應該怎麽稱呼自己?炎黃子孫,漢人,唐人,中國人,是這些稱呼都可以呢,還是哪一個稱呼更加符合我們的身份?從中國人的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覺得炎黃子孫,華人,中國人可能更加符合我們的身份。那麽我們為什麽稱為漢人呢?這個名字大概是因為漢朝強大,我們都引以自豪,而且統治時間長,是春秋戰國之後的最早的朝代(對秦朝有點不公平)。所以就稱漢人,並且稱自己為漢族。
     其實漢人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了,就是說既不是炎帝族,也不是黃帝子孫,而是炎帝族,黃帝族,蚩尤族的融合體。後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融合,才形成了今天的漢族。而且少數民族和我們應該也是一樣,是早期的炎黃子孫,隻是在戰爭中被打敗,被驅趕到了邊遠偏僻封閉的地方,因為不與外界交流,就保留了很多過去的生活習慣,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就象一個個桃花源一樣。正是由於漢族是很多個民族的融合體,就很難形成統一的膜拜對象,於是就沒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了。
    宗教信仰指人們對其所信仰的神聖對象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在他們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
     在原始人類智力和能力很不發達的原始社會階段,人類出自內心地對日月星辰運轉的神秘力感,日夜冷暖的更替輪回,自身生命的存在與信托,感到越發的困惑與無助,對死亡產生了巨大的恐懼與不安,對主宰人類命運的自然力量以及社會力量背後的那種不可琢磨的偉大超自然超社會的力量頓生一種難以抗拒的頂禮膜拜之感。從而導致人們以一種虔誠的態度“仰望”這種偉大的力量,對它產生一種信任依托之感,希望能借助他這個無限的終極力量解決自己心靈的恐懼和困惑。
     任何信仰都指向未來,指向所求的方向,指向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形成某種信仰,表明人們決心按自己已有的某種理念來生存,願意自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希冀按自己的願望來改造心靈、改造自己、改造人生和改造世界。信仰來自於人的內在需求和對崇高美好的盼望。信仰充滿著希望,或是對生命的希望,或是對愛的希望,或是對正義的希望,或是對和平、和諧、同情以及真、善、美的希望。
     所以說,信仰隻是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產生的一種安慰自己的精神產物,也就是說人們製造了上帝,並拜倒在上帝的腳下;所以說宗教是人類的精神鴉片也是很有道理的。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界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過去很多神秘現象,現在都有了比較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釋,人們對宗教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把他當作一種文化去了解他而不是象過去那樣,盲目地迷信他。
     由於現在通訊非常發達,人們的思想,文字交流非常容易,人們的信仰不再隻是局限在一個單獨,封閉的環境,因此,未來不會再有新的民族出現。而且隨著人們相互交流的增加,很多民族也在逐步消失,比如在中國,很多少數民族都在被漢化。因為現在交通十分發達,人們環球旅行非常方便,人們的生活不再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小圈子裏,而是一個互相融合的過程,比如在美國,黑人白人結婚,華人和其他民族通婚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所以,未來民族概念和意識會越來越淡化,越來越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曆史時期,民族就會消亡。也就是說民族形成之後,各民族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差別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複到全球無民族差別的狀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今留' 的評論 :
多謝誇獎。
民族消失了,作為產生民族的內在因素,宗教信仰當然也就銷聲匿跡了。
我覺得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治人,就是怎麽樣當官;另外就是讓人們承認人的等級不同,並安於這些等級差異繼續存在;最關鍵的是壓製和反對任何新發明,新創造,是阻礙科技發展的。特別是兩千年前的東西完全不會適應現代社會。
要知道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能夠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從而使人能夠成為世界的主宰。具體到當今世界,就是要發展科學技術。
所以歐美國家不會采用儒家文化,而中國則不應該再采用儒家文化。
當然,儒家修身養性的個人修養的說法還是不錯的,但下麵的治國平天下就很不應該了,他憑什麽,靠什麽去做和做到,做好?
今留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章。結論是人類會走到無民族差別的狀態,而人類的精神鴉片呢?我的看法是:人類必定會走向我國改良式的儒家思想。請參閱我的博文【儒家思想】與【人道主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