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很多人都認為“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

(2024-10-14 17:46:28) 下一個

        aa網上曾經爭論是鄧小平還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雖然鄧小平擔任總前委書記,是當時淮海戰役的最高負責人,但是,大多數人卻認為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

             為什麽會流行粟裕指揮淮海戰役這種說法呢?應該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華東野戰軍是淮海戰役的主要力量,粟裕是當時華東野戰軍前線最高指揮員:

         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中殲敵44萬,占淮海戰役殲敵總數的80%。在淮海戰役的三個階段的戰役中,參與了兩個半,分別是:第一階段攻打黃伯韜兵團全程參與;第二階段攻打黃維兵團參與了半個;第三階段攻打杜聿明兵團全程參與。

        但實際上,華東野戰軍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華東局書記饒漱石的功勞。在陳毅粟裕帶走華東野戰軍的18萬主力部隊以後,饒漱石在山東苦心經營,在三個人數少,武器裝備差的弱旅2,7,9三個縱隊6萬人左右的基礎上,從1947年7月到1948年7月,發展成了大約25萬人的戰鬥力強大的山東兵團和蘇北兵團野戰軍。僅僅1948年3-7月就殲敵15萬多,橫掃津浦路7百裏,解放了除濟南,青島以外的山東全境,為隨後順利解放濟南和實施淮海戰役,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軍事基礎和群眾基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饒漱石在山東取得的巨大成功,隨後的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而粟裕雖然是當時的華東野戰軍前委書記,代司令,對於華東野戰軍的戰績隻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作用。粟裕自從1947年7月分兵以後,幾乎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7月分兵的時候,陳毅粟裕帶領華東野戰軍的主力18萬人,其中粟裕直接指揮葉王陶的1,4,6縱三個縱隊有8.8萬多人。在南麻戰役,臨駒戰役損失慘重,西兵團減員近6萬人;粟裕直接指揮葉王陶的1,4,6縱三個縱隊在豫皖蘇根據地也無法站穩腳跟,隻得到濮陽休整;在隨後的豫東戰役中,西兵團又損失了3萬多人。根據1948年7月份統計的數據,粟裕直接帶領的葉王陶的1,4,6縱一共大約隻有6.2萬人左右,其中還有3月份濮陽整軍時,饒漱石給他們補充的近一萬人的山東子弟兵。所以說,粟裕帶領的西兵團在1947年7月到1948年7月一年的時間裏,是損兵折將,戰鬥力大大下降,並沒有特別值得稱道的戰績,對於隨後的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並沒有發揮決定性作用。

        而且,雖然粟裕被中央軍委和華東局書記饒漱石任命為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前線最高指揮人員,負責華東野戰軍作戰的具體行動,但在淮海戰役期間,他的表現並不出色,一個是反複推遲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導致黃伯韜兵團從新安鎮撤退到了碾莊,華東野戰軍一個多月的策劃和準備工作全部落空;再一個就是在碾莊戰役期間,不顧黃伯韜兵團的戰鬥力和碾莊具有完備的防禦工事的客觀情況,盲目樂觀,采取猛攻攻打的錯誤策略,造成解放軍戰士的極大的無謂的傷亡。所以在第一階段攻打黃伯韜的碾莊戰役,由於他指揮的攻擊進展緩慢,且無計可施,決心動搖,隻得由譚震林王建安指揮後期的攻打;在攻打杜聿明集團的階段,由於粟裕生病,是由陳士渠具體指揮攻打的,這些關鍵性的戰役,粟裕都全程沒有參與指揮。

         而且,雖然淮海戰役是粟裕首先提出來的,但是,粟裕提出的淮海戰役和毛澤東批準的淮海戰役雖然名字相同,但是,是兩個戰役目標毫無相同之處的戰役。

2,粟裕自己說的,是他指揮了淮海戰役:

          1978年7月,南京電影製片廠編導的石征先與傅繼俊等人,為撰寫《淮海戰役史》一書,專程采訪粟裕,一向低調的粟裕忽然說了句:“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我是給中央立下軍令狀的。” 對此,粟裕有個說法:“我覺得這不僅是個人問題,它關係到正確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正確總結華東解放戰爭的曆史。”石征先回憶說:“這句話讓我震驚,當時就做了記錄。”於是,石征先就到處宣傳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隨後,一大幫無恥文人,為了否定毛澤東的軍事水平,就緊跟著大肆宣揚“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粟裕的建議使小淮海演變成了大淮海”等等無稽之談。

         但是與石征先同時在場采訪粟裕的傅繼俊回憶,粟裕這句話的意思被歪曲了。傅繼俊說:“由於淮海戰役是中央軍委和總前委集體指揮為眾所周知,而粟裕將軍又是這指揮集體中的一員,所以我們都把將軍這句話理解為‘淮海戰役是我參與指揮的’。沒有人理解為淮海戰役就是粟裕將軍一人指揮的,沒有別人指揮的。” 傅繼俊又說:“可是,近來卻看到有人拿這句話大作文章,並任意的揣測和發揮。看了著實讓人不解和不快。抓住這句話不放、且上綱上線的人,不顧當時的背景和氛圍,也不顧粟裕將軍曾多次在談到淮海戰役時強調中央軍委領導和總前委常委正確指揮的事實,不由分說地硬把這句話當作將軍的正式宣言,企圖讓人們相信:粟裕將軍自己說的‘淮海戰役是他一個人指揮的’。這種人無論是打著‘挺粟’的旗號,還是另有企圖,都是對粟裕將軍偉大人格的極大侮辱和褻瀆!將軍征戰一生,出生入死、功勳卓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何時何地與何人爭過功來?"

       據說張鼎丞的女兒張九九有下麵一段對粟裕的評論:“我不讚成從朱楹和鞠開他們開始的,對粟裕叔叔的過份神化,尤其是鞠開不該到處寫文章,接受采訪,宣揚粟裕讓帥,到處說淮海戰役是粟裕指揮的......。昨天說,提出“淮海戰役由陳鄧指揮”是粟裕對淮海戰役的一大貢獻,今天又說陳鄧根本沒有指揮淮海戰役。這些都是無中生有。根本是對粟叔叔的損害,是破壞黨的原則的說法。如果真的如此(粟裕說他指揮了淮海戰役),那1958年對他的批評就完全正確了。那個張雄文更是胡說八道,說的根本不是共產黨的話!可謂荒唐反動!”??

         那麽,粟裕當時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根據他晚年在其它方麵的自我吹噓的表現,處處表現出他多麽的與眾不同,多麽優秀出色,他很有可能真的認為淮海戰役是他指揮的。也就是說,張九九說的1958年對他的批評是正確的。

       從粟裕的一貫表現來看,他自我吹噓不僅僅是晚年,即使在早期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1958年聶榮臻對他說過這樣一段話:“過去我對粟裕同誌也是認識不足的......但到總參謀部工作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對工作極不負責任,開始我還以為我的領導有毛病,沒有發揮他的積極性;以後又發現他宣揚自己誹謗別人,才認識到他有毛病。因而直到這次大會對他的揭發和批判,從整個曆史貫串起來看,才真正認識到粟裕同誌的錯誤本質和真麵貌。”

       其實,粟裕的另外一個講話,應該說是比較切合實際的:1949年1月20日,粟裕在華野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淮海戰役確實是一次偉大的戰役。我們取得了勝利,這是因為有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和總前委的正確領導,後方黨政軍民的全力支援,各兵團、各兵種的協同作戰,到會各同誌機動靈活的指揮,全體指戰員不辭辛勞的英勇作戰。”

2,大家對鄧小平的反感:

          鄧小平曾經說:“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由五個人組成,其中三個人是常委,我當書記。毛主席對我說:“我把指揮交給你。”這是毛主席親自交代給我的”。??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在《對二野曆史的回顧》(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一文中記錄了這樣的一段話。

      但是,由於鄧小平上台以後,目光短淺,複辟資本主義,一切向錢看,導致無官不貪,黃賭毒遍地開花;針對漢人的殘酷無情的“一胎化”政策導致中國人口急劇下降;民族政策導致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肆無忌憚地屠殺無辜的漢人等等引起國人的極大反感。所以,對於他說的一切,大家都會打個問號。

       而且,雖然鄧小平作為總前委書記,但在所有的淮海戰役的電報裏,總前委並沒有出現過幾次;鄧小平在淮海戰役中也沒有很出色的作為,中央軍委發的所有的電報都是以陳鄧,或者是劉陳鄧開頭,他並沒有排在第一位。即使在”中央軍委祝賀淮海戰役勝利的賀電“裏,也是以劉陳鄧開頭。所以,鄧小平說是他指揮了淮海戰役,理由顯然是不充分的,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也就不會有多少人認為是鄧小平指揮了淮海戰役。但是,淮海戰役前線總歸需要一個人指揮的,於是,大家就認為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再加上有些人別有用心地推波助瀾,“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就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觀點。

      雖然大家對鄧小平說的“淮海戰役是他指揮的”不甚認同,但他當時畢竟擔任了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書記,是總前委當之無愧的最高負責人,所以,鄧小平說他指揮了淮海戰役,要比粟裕說是由他指揮更靠譜一些。        

       所以說,說“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根據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和淮海戰役總前委,粟裕等人的來往電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全局策劃和指揮的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總前委隻是前線一個具體執行機構,鄧小平,粟裕隻是其中的一個執行人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