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糾正“粟裕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的謬論

(2024-10-09 19:00:49) 下一個

 

現在網上都認同一種說法,就是粟裕頂住壓力,英明果斷,“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有嚴重錯誤的謬論流行至今,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胡溫時代的一些無恥文人,通過抬高粟裕,來貶低毛澤東的軍事水平,用斷章取義或者歪曲曆史事實的方法,演繹和編造出來很多謊言謬論,比如“粟裕多次對抗毛澤東的命令”,“粟裕準確判斷出杜聿明的逃跑方向”,“淮海戰役是粟裕指揮的”,“粟裕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等等。

這裏,就糾正一下 “粟裕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  這個謬論  。

             那些文人,特別是編寫“粟裕傳”的那些人,完全是歪曲曆史事實,不顧當時的電報文件,把粟裕描繪成一個偉光正的戰神。看看“粟裕傳”裏怎麽寫的:

            “ 華野指揮機關很快就偵察得知蔣軍動向,判斷蔣軍有“集中兵力固守徐州及徐海段、徐蚌段,以阻我南下攻勢,掩護其加強江防及江南後方部署”。11月6日又發現駐守海州的第四十四軍有西撤新安鎮並歸黃兵團指揮的動向,在馮治安部的共產黨員何基灃、張克俠在發動起義上“行動要求更趨積極”。形勢的發展表明,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宜早不宜遲。

          粟裕當機立斷,決定把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提前兩天,即由11月8日晚改為11月6日夜間發起攻擊。當天戌時(19—21時),就把作戰部署上報中央軍委和陳毅、鄧小平並饒漱石,康生、張雲逸、舒同,劉伯承、鄧子恢、李達,同時下令部隊執行。

          作出這樣一個決定,不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膽略。粟裕心裏明白,他剛剛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這次機斷專行雖然為爭取戰爭勝利所必須,但也可能被視為無紀律行為而再次受到批評指責。可是,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了爭取戰爭的勝利,他置個人得失於度外,毅然決定提前兩天發起戰役。 ”

 

         在這裏,他們不僅編造了粟裕不僅提前發起了淮海戰役,而且是冒著被毛澤東再次批評的風險,是多麽的英明偉大。但是,一不小心,也透露出來粟裕在10月30號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的實際情況。

          相對來說,粟裕年譜比較實事求是。再看看“粟裕年譜”裏對這一過程的描寫是這樣的:

           10月23日與譚震林、陳士榘、張震聯名簽發“淮海戰役預備命令”:“決定集中華野全軍(包括西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及魯中南主力)....... 命令規定各縱隊於11月3日向指定地域開進,預定11月5日發起戰鬥。此令於10月24日夜油印,10月25日拂曉發出。

         11月4日辰時,發出《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命令各部於11月6日夜由集結地出擊,於8日晚統一發起戰鬥。

         11月4日巳時,與譚震林發出致第三、兩廣縱隊並報陳毅、鄧小平、中共中央軍委電:決定於11月8日晚按原計劃發起戰鬥,並於7日晚分別襲殲郯城、馬頭、邳縣、岔河、嶧縣守敵,以掃開前進道路,控製渡口架橋,並二路開進投入戰鬥。三、廣兩縱並冀魯豫軍區武裝亦應於6日晚同時向碭山外圍之敵發起戰鬥,以免暴露我主力企圖。??

        11月6日晨,率領華野指揮機關進至山東臨沂。各縱隊已全部展開,進入攻擊準備位置。獲悉敵第四十四軍有向西撤退到新安鎮可能,潛伏於馮治安部的共產黨員何基灃、張克俠在發動起義上更趨積極等情況,決定提前兩天發起攻擊。當天戌時,將作戰部署上報中共中央軍委、陳毅、鄧小平等。電報說:“淮海戰役決仍按已定方針執行”,今晚即以魯中南、第六、第七、第十縱隊掃除前進方向之敵,以第三、兩廣縱隊及冀魯豫獨立旅向豐縣、碭山線前進,掃清外圍之敵。令淮海、濱海地方武裝配合蘇北兵團一部接收新海,控製連雲港,使第四十四軍不能迅速與黃百韜兵團配合作戰。對黃百韜兵團,11月8日晚“完成分割包圍,展開攻擊”。中共中央軍委於11月7日20時複電:“完全同意魚戌(6日戌時)電所述攻擊部署,望你們堅決執行。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但將戰況及意見每日或每兩日或每三日報告一次。”

 

         在“粟裕年譜”裏,比較詳細地說明了幾份文件的基本內容,關於“提前發起淮海戰役”,隻是沿用了”粟裕傳“的說法,沒有過多解釋,而且把“提前發起淮海戰役”這句話放在了一段的中間,似乎有故意隱瞞這一說法的意圖。但是,“淮海戰役決仍按已定方針執行” 其實是對“提前發起淮海戰役的” 否定。

          粟裕本人怎麽說的呢?他根本就沒有提起一句“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11月7日我們得知敵四十四軍已在6日撤離海州,向黃伯韜兵團靠攏,我軍立即進占海州、連雲港。原定攻打海州已不需進行。當時東北之敵隻剩下錦西葫蘆島一處。中央軍委幾次通知我們這處敵人的動向。海州、連雲港被我攻占後,如蔣介石將該處敵人經海路南調徐州戰場,也隻能繞道上海、浦口,再轉運到蚌埠,將失去及時支援的時機。同時,長期隱蔽在國民黨軍中的何基灃、張克俠兩將軍即將率部在台兒莊、賈汪地區起義,一旦起義成功,華野可以通過其防區迅速切斷黃伯韜的退路,全殲黃伯韜兵團已更有把握。此外,我們又得到敵人有撤退徐州,以淮河為第一線防禦之說。有了上述這些條件和情況,我覺得淮海戰役發展為南線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我們對戰役發起後及下一步作戰形勢作了估計,我和陳士榘、張震於11月7日午時聯名發電譚震林、王建安,並報中央軍委、陳鄧,建議中野主力直出徐蚌段,切斷徐敵退路,使邱、李不能南撤;華野主力於殲滅黃伯韜後,協同中野攻擊徐蚌段,孤立徐州;下一步或繼殲黃維兵團,或殲滅孫元良兵團,或奪取徐州。當時我們認為,不論如何發展,孤立徐州、截斷徐敵陸上退路,甚為必要。"

 

        在淮海戰役期間,自始至終和粟裕在一起的張震在回憶淮海戰役裏,也沒有一句提起“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的話:“11月6日,我軍開始淮海戰役第1階段作戰,早在10月23日,華野於山東曲阜下達預備命令;11月4日下達作戰命令。在敵下達命令的同日,我軍已開始行動了。華野主力於6日自贛榆、臨沂、滕縣、單縣地區向南開進,一部自宿遷向北開進,野司進至郊城以西的馬頭鎮指揮。7日中午,粟裕、陳士榘和我得知敵44軍已撤離海州、連雲港,向黃百韜靠攏,駐守臨城、台兒莊地區的3綏區及所屬59軍、77軍的大部,翌日(8日)即將在何基津、張克俠兩位長期在國民黨軍中從事地下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領下起義,我們3人立即發電給率領7縱,10縱,13縱直插徐州以東的華野副政委兼山東兵團政委譚震林、山東兵團副司令員王建安,按預定計劃迅速切斷隴海線東段,並統一指揮自宿遷北上的11縱、江淮軍區兩個旅,阻擊邱清泉東援,求殲李彌一部,保障我在運河以東攻殲黃百韜。      

         11月6日晚,魯中南縱隊對郊城山東省保安旅王洪九部發起攻擊,7日晚殲滅該敵。陳士榘參謀長率前指進至新安鎮以北,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鬥預定於8日晚完成包圍發起攻擊。黃兵團於7日自新安鎮地區西撤,一部剛過運河以西,大部尚在河東”。

 

        其實,隻要看看華東野戰軍1948年11月4日發布的“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攻擊命令”以及給中央軍委的“魚戌電報”,再參考“粟裕年譜”,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粟裕根本沒有提前發起淮海戰役的結論。

           如前所述,1948年11月4日,發布“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命令“各部統於六日黃昏由現地開進”,“定於本月八日晚統一發起戰鬥”。

            11月6日戌時,將作戰部署上報中共中央軍委、陳毅、鄧小平等。電報說:“淮海戰役決仍按已定方針執行”,“今晚即以魯中南、第六、第七、第十縱隊掃除前進方向之敵,以第三、兩廣縱隊及冀魯豫獨立旅向豐縣、碭山線前進,掃清外圍之敵”。“對黃百韜兵團,11月8日晚完成分割包圍,展開攻擊”。

         所以說,“提前兩天發起淮海戰役”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隻是在“淮海戰役攻擊令”??裏,是11月7號開始攻擊郯城的土匪王洪九部,11月8號開始攻擊黃伯韜兵團;“魚戌電報”提出11月6號晚上攻擊郯城的土匪王洪九部,11月8號開始攻擊黃伯韜兵團。 11月6日“魚戌電報”和11月4日“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攻擊命令”相比,隻是提前了一天發起預備戰役,為的是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而11月8號攻擊黃伯韜兵團的時間始終不變。

        如果真的說淮海戰役提前的話,也隻能是被迫提前了幾個小時,也就是從計劃的11月8日晚上提前到了下午。因為華東野戰軍九縱11月8日早上已經發現黃伯韜兵團撤退,迅速報告給前委;粟裕在申時(15-17時),與陳士榘、張震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陳鄧華東局、中原局電報告:已查明黃百韜兵團分批西撤,並作出圍殲黃百韜兵團於新安鎮西南、運河以西地區的部署。??華野各部奉令行動:第四、第八縱隊由南向北直插運河車站,側擊黃百韜兵團。第一、第六、第九縱隊沿隴海路南側向西勇猛追擊黃百韜兵團,第一縱隊包圍第六十三軍於窯灣地區,第九縱隊殲滅六十三軍一個團於堰頭地區。第十一縱隊和江淮軍區兩個旅沿運河西岸向曹八集、大許家之線進擊。第二、第十二縱隊和中野第十一縱隊經宿遷、睢寧向徐州東南迂回堵截黃百韜兵團。

          實際上,粟裕不僅沒有提前發起淮海戰役,反而是利用毛澤東對前線指戰員的信任,寬容和大度,多次將發起時間一而再,再而三向後推遲,從10月10號,推遲到10月20日,然後推遲到10月25號,再推遲到10月28號。好不容易到10月23號簽發了“淮海戰役預備命令”:“決定集中華野全軍(包括西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及魯中南主力)....... 命令規定各縱隊於11月3日向指定地域開進,預定11月5日發起戰鬥。此令於10月24日夜油印,10月25日拂曉發出。到了10月30日,又把攻擊發起時間推遲到11月8號晚上。

                其實,華東野戰軍的全體將士,早就磨拳擦掌,躍躍欲試了,比如聶鳳智的9縱,在濟南戰役期間作為主攻部隊,傷亡很大,但是仍然能夠在10月30號就出發,11月5號就已經到達距離新安鎮25公裏的預定攻擊位置,隻等11月8號??晚上一聲令下,全軍即可立即出動,攻打黃伯韜兵團。其它在濟南戰役時參與打援和阻援集團的18萬將士,在濟南戰役開始以前的9月份就已經準備好了。黃伯韜兵團從新安鎮撤退的消息,還是聶鳳智的9縱最早發現的:“1948年11月8日清晨,當解放軍華野九縱副參謀長葉超率領的偵察營趕到新安鎮時,黃百韜和他的兵團部已離開此地十幾個小時了”。

              由於粟裕一再推遲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使前期一個多月的準備工作完全泡湯了,“戰役預備命令”、“攻擊命令”規定的作戰計劃完全落空,把整個殲滅黃伯韜兵團的戰役由充分準備的戰役打成了無準備之戰,所有攻擊部隊不得不倉促應戰,邊追邊打;把一場共軍很容易打贏的戰役,打成了一場險象環生的極為艱難的戰役。編造粟裕“提前發起淮海戰役”的謬論,隻能欺騙讀者一時,不可能一直欺騙下去,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