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誰來紀念一下被仵德厚出賣而遇害的黃樵鬆將軍

(2007-06-13 10:55:11) 下一個
誰來紀念一下被仵德厚出賣而遇害的黃樵鬆將軍

1937年-1945年,他和日寇拚了整整八年
    
    我不知道這張照片是他那一年拍攝的
    我隻知道
    在1948年,厭惡內戰策劃起義的黃樵鬆將軍被他的老下級戴炳南仵德厚出賣,慘死的蔣介石法庭的槍下。。
  
       他死了快60年了
    沒有媒體關注過他,一名抗日戰場上的優秀將領
    在大家爆炒仵德厚的今天
    我發此貼以示紀念!
           
    黃樵鬆(1901-1948),原名黃德全,字道立,號怡墅,河南省尉氏縣蔡莊鄉後黃村人。原國民黨第30軍軍長,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的軍人。在抗戰中,他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參加娘子關、台兒莊和保衛武漢等戰役,屢建功績。抗戰勝利後,他不滿蔣介石的內戰政策,1948年11月在太原醞釀起義,事泄被捕,被押解南京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就義前他麵對敵人的屠刀,寫下“戎馬仍書生,何事掏虎子,不願蠅營活,但願藝術死。”的《絕命詩》,表達了他矢誌追求真理,願為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的精神。世界論壇網 http://www.????/gbindex.html
一些轉載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駐守湖北的26路軍27師官兵分頭由孝感、花園、廣水等車站開赴華北前線禦敵。行前,將士們懷著戰死疆場的決心,紛紛給親屬寫了訣別書。黃樵鬆時任79旅旅長,他寫給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說:“此歡揮師北上,將與日倭決一死戰!他不死,我便亡,最後關頭便是今日。”
    
      當黃樵鬆揮師北上時,北平已經失守,長辛店、良鄉等地亦為日軍占領。為阻滯日軍沿平漢路南進,黃樵鬆奉命率79旅為先頭,挺進良鄉附近。7月29日夜,占領琉璃河、馬頭鎮,繼而派出便衣隊在良鄉以北地區襲擊敵人。8月2日,在良鄉、竇店間遇敵裝甲車一輛,載日軍數十人。黃指揮部隊將敵車包圍,全殲日軍並將裝甲車擊毀。在戰鬥進行中,日機曾掠空低飛盤旋,被擊落一架。敵不甘心,複以汽車數輛,裝甲車兩輛載步兵百餘人瘋狂反撲,黃指揮部隊沉著應戰,將其擊退。8月11日,南口方麵戰事吃緊,為牽製日軍,蔣介石急電孫連仲令27師“即速進占良鄉”。黃奉命派出一個營、一個機槍連及便衣隊,當夜出發,翌日淩晨2時半一舉攀上城垣,衝入街市,與日軍展開巷戰。日軍經此意外襲擊,支持不住,丟盔丟甲。良鄉城幾乎全部克複時,接到蔣介石停止進攻良鄉的電話命令,黃率部撤出,返回琉璃河陣地。
    
      黃旅在琉璃河一帶堅持了40餘日,為保證友軍在涿州、保定一帶構築防禦工事,以及從側麵支援南口抗戰、掩護衛立煌軍前往南口增援都起了積極作用。直到 9月14日日軍從固安方麵渡永定河,三次衝入竇店並包圍馬頭鎮,黃旅才遵令撤離琉璃河地區,在完縣以北地區集結,參加保定地區會戰。保定會戰僅由於第2集團軍總指揮劉峙“膽怯畏死,未經激戰遂下令總退卻”,而致失敗。黃旅隨同27師掩護友軍撤退後,撤往行唐一帶。
    
      10 月,黃樵鬆率部隨26路軍轉戰晉東,陳兵娘子關。10月14日,日軍77聯隊分向舊關及僮澤關侵入,黃率79旅迎戰,並派部繞襲核桃園、關溝,經兩日激戰,肉搏十餘次,將關溝之敵殲滅。擊斃敵大隊長中島利男、少佐鯉登及其以下官兵300餘人。黃樵鬆曾賦詩一首,謳歌這一勝利。詩寫道:“陳兵娘子關,壯誌搏雲天。笑斬鯉登頭,放歌大阪山。”(臧克家:《追記黃樵鬆烈士的一些往事》,《山西文史資料》第33輯)
    
      居雁門關東南的1000號高地,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由黃旅固守。日軍曾多次進攻均未得逞。21日,敵增調39聯隊配以飛機大炮猛烈攻擊。黃旅守軍與敵展開肉搏數十次,至23日山頂工事完全被毀平,官兵全部殉國。經此戰鬥,黃旅能戰官兵僅剩400餘人。但“忠勇之氣,犧牲精神,絲毫不懈”,“均抱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致蔣介石漾電》)
    
      此後,隨著太原失守,山西戰局急轉直下。黃旅奉命向晉南洪洞縣集結途中,曾在霍縣韓候嶺布防,給南下日軍以打擊。1938年1月,孫連仲部由晉調豫整補,黃樵鬆升任27師師長。
    
      日軍占領南京後,企圖打通津浦線,向徐州方麵大舉進犯。1938年3月,孫連仲第2集團軍奉命開往徐州東北的台兒莊。行軍路上,黃樵鬆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景,悲憤地寫下了“救國寸腸斷,先烈血成河,莫忘山河碎,豈能享安樂?”的詩句。22日,孫連仲率部到達台兒莊,以池峰城第31師占據台兒莊城寨及附近地區。23日,日磯穀10師團瀨穀支隊自嶧縣沿台棗鐵路支線南下,猛攻台兒莊。黃樵鬆率27師由賈莊星夜徒步向台兒莊附近集結。翌日晚,日軍突破台兒莊東北角,與池峰城部展開激烈戰鬥,黃部在斐莊、前後棗莊、孫莊一帶與敵展開拉鋸戰。
    
      28日,日調集兵力,再次發起猛攻,從西北角衝入台兒莊內。黃部郭團、杜團分向劉家湖、邵家莊、前園村、墳上等處進攻,並占領邵家莊,迫近劉家湖。29日,磯穀率師團主力自嶧縣附近南下,阪垣師團之阪本支隊從臨沂南下,一起猛撲台兒莊。黃樵鬆27師與張金照30師分左右兩翼出擊。4月2日,黃挑選奮勇隊員250人,從台兒莊東北角攻入,延至東門,乘勢向西北擴展;30師攻進西北角。翌日,莊內日軍向我發起總攻,集中炮火向東南角轟擊,黃部始由莊內撤出。4月6日,我軍對台兒莊發起全線反攻,黃部分向紀莊、王莊猛攻,進抵滄汪廟、東莊、李莊、陶溝橋等處。敵不支潰逃,晚11時將各村占領。我大部隨即向前後劉橋,劉家湖進擊,肅清各村之敵。此時池師等部也將莊內日軍肅清,從而取得台兒莊戰役勝利。
    
      台兒莊大捷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黃樵鬆自始至終率部戰鬥在第一線,在這次戰役中所部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戰後所部僅編為一個旅,在追擊敵人的戰鬥中擔任軍預備隊。
    
      5月,日由晉冀抽調大軍南下,企圖攻略徐州。黃部受命駐守徐州西北九裏山附近。徐州被日軍包圍,國民黨最高統帥部決定分五路突圍,黃部27師與 30師奉命掩護友軍撤退。5月19日,敵步騎炮兵附戰車數十輛,在空軍配合下猛攻27、30師陣地,“官兵皆深明大義,……雖孤軍重圍,仍極力苦撐,陣線屹然未動”(第二集團軍孫連仲部參加魯南台兒莊一帶作戰戰報》)至下午5時,待徐州城內軍隊全部撤離,黃始率部衝出重圍,24日到達淮陽附近。“沿途屢遭敵人追擊,損失奇重”(同上)。
    
      6月,孫連仲部駐湖北廣水一帶,27師駐應山。黃樵鬆利用部隊休整機會,編印了《軍民日報》,刊載戰地消息,反映部隊訓練、軍民關係等情況,激勵將士作好戰鬥準備;同時成立了抗戰幹部隨營學校,招納新生,補充戰鬥中的減員。1948年太原起義中,與黃樵鬆一道就義的30軍諜報隊長王震宇,就是這時從漢口招來的新學員。27師經過短期補充休整,開往大別山北麓潢川一帶,投入保衛大武漢的戰役。
    
      1938年8月,武漢會戰大別山北麓戰役開始。9月上旬,黃樵鬆所部在潢川以南地區與日軍進行過一些戰鬥。中旬,日軍13、16師團等部繼侵占葉家集、商城等地,沿商(城)麻(城)公路進犯大別山,集主力攻擊商麻公路上的戰略製高點鴉雀尖,發誓要拿下這一戰略要地。黃樵鬆親自指揮保衛鴉雀尖。當戰鬥激烈之時,師指揮所從山腰搬到山頭,黃樵鬆和參謀人員晝夜圍看地圖,指揮作戰。詩人臧克家當年寫的長詩《國旗飄在鴉雀尖》真實地記錄了這次戰況。詩中寫道:“士兵死了,連排長上去。連長死了,拿營長去填。”“沒有兵力給他增援,送去的是國旗一麵。另外附了一個命令,那是悲痛的祭文一篇:‘有陣地,有你。陣地陷落,你要死。錦繡的國旗一麵,這是軍人最光榮的金棺’。”黃師與敵人在商麻公路鏖戰月餘,直到10月下旬武漢撤守前夕,日軍始突破大別山。27師經老河口退到南陽休整補充。
    
      1940年,豫南日軍分數路向我進犯,5月1日在明港附近遇到黃樵鬆等部左右夾擊,損失慘重,至5日被殲2000餘人。這一消息轟動了後方,各報都在顯著位置上加以報道。(《中央日報》重慶,1940年5月 5至7日。) 5月18日,黃樵鬆為配合友軍進攻信陽,派出一團人乘夜穿過敵據點,突入敵人占領的信陽車站一帶,出其不意地消滅了一批日軍,並放火焚燒了敵倉庫。這一行動,也曾給全國軍民以鼓舞。
    
      守衛南陽是黃樵鬆參加抗日的最後一次激戰,也是他抗日史上的光輝篇章:1945年3月,日軍集結五個師團並騎兵第4旅團共7萬多人,戰車百餘輛,於21日分路向南陽、老河口、襄樊進犯。黃樵鬆此時已調任68軍143師師長,受命固守南陽。他一麵督促部隊整修城防工事,一麵屯積糧秣彈藥,還備棺材一口,親筆書寫“黃樵鬆靈樞”,表示決心與南陽共存亡。戰鬥打響後,黃率部頑強抵禦,當獨山為日軍占領時,黃樵鬆遷師部於一醬菜店的頂樓上,白天憑欄指揮,入夜親臨前沿陣地。日軍集中火力攻打小西關,黃部連續打退敵人四次進攻;東關、北關的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守衛馬武塚、臥龍崗、元妙觀的429團三個排,在戰鬥中殲敵近千人,直到彈盡援絕,全部壯烈殉國。經七晝夜激戰,頂住了敵人的壓力,我陣地巍然未動。後來黃部受命突圍。4月1日夜晚,士兵身穿棉衣涉水渡過白河。此時杏花初綻,河水仍寒。黃樵鬆回複再三,依依不舍地告別戰地:“別矣南陽城,回顧複回顧,紅杏暗送香,白水牽衣訴。”(《太原文藝》1980年第2期)這次突圍後,有人寫了一部名叫《鐵打宛城》的曆史小說,描寫了黃樵鬆堅守南陽的悲壯場麵。世界論壇網 http://www.????/gbindex.html

一些轉載
    
     1945年10月黃樵鬆回到30軍任副軍長,所部奉命與40軍、新8軍等部由新鄉沿平漢路北進,晉冀魯豫解放區進犯。1945年10月24日,在邯鄲以南馬頭鎮、崔曲地區,被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包圍。激戰至30日,11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勳率新8軍1萬多人在馬頭鎮通電起義。戰區副司令長官兼40軍軍長馬法五指揮30軍、40軍突圍南逃,在漳河以北地區又遭我軍伏擊,損失慘重,馬法五以下2萬餘人被俘。
    
      黃樵鬆本來就反對打內戰,此次率部北犯,更感到愧對祖國和人民。他喟然歎息:“撕殺半生,如今還要打內戰,國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範孟留:關於黃樵鬆烈士的證言。原件存山西省公安廳檔案館)1946年9月下旬,晉冀魯豫野戰軍發動臨汾戰役,30軍一個旅被全殲。年底,河南新聞界人士到豫西汲縣30軍訪問,黃陪記者考察團到前線,他無限感慨地說:“老百姓犯了什麽罪呀!”(王瘦梅:《出師未捷身先死——回憶愛國將軍黃樵鬆烈士》,《烈火永生》第四輯,河南人民出版社)記者問及他內戰是誰挑起的?他痛苦地搖搖頭,隻是回答。“天曉得!”在國民黨大造輿論,把內戰責任推給共產黨的情形下,他的回答也就不言而喻了。
    
      黃樵鬆不願為蔣介石繼續效力,不久便告長假回到開封家裏閑居,曾在妻子王怡芳任教的省立第三小學演講,闡述抗戰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和平的重要。他還特意書寫了早年的一首詩作,把它懸掛在自己的住處。上書:“十年戎馬久離家,踏遍關山與水涯。待到功成歸故裏,攜兒月下種梅花。”(黃樵鬆遺詩,存太原雙塔烈士陵園)以表達自己不再參預內戰。但閑居年餘,還是被強令召回軍中。
    
       1948年,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等部經晉中戰役,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晉中地區。7月下旬逼近太原。8月中旬蔣介石急電胡宗南令30軍空運太原增援。30軍軍直部隊和戴炳南的27師(總計4個團的兵力)奉命集結西安機場等待空運,黃樵鬆則稱病住進渭南西關一家醫院,以圖躲避。胡宗南先後三次派人催促,最後一次還命副官長帶著他的手諭親到渭南促黃北上。黃樵鬆見實在躲不過去,隻好應命。
    
      黃樵鬆身不由己地到了太原,他麵對孤城一座,四麵楚歌,內心十分苦悶、彷徨。正在這時,他收到了原西北軍將領、他的上級高樹勳一封信。信中推心置腹地談到全國解放戰爭勢如破竹和太原危如覆卵的形勢,談到中國今後的前途,“灸心如焚”地關心他這位老友的命運,勸他“當機立斷,毅然舉起義旗,堅決回到革命方麵,創造自己的前途。”信後附有注意事項,要求“速派負責人來取聯絡”。當天,黃在住處(中國銀行宿舍)找來27師師長戴炳南。戴炳南,山東即墨人,自1932年起就跟隨黃樵鬆,深得黃的賞識重用,從營長、團長一直提拔到師長。黃對戴深信不疑,向戴透露了“來一個突變”即率部起義的想法。戴炳南表示“讚同”。
    
      11月1日,黃樵鬆派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穿越火線,到解放軍陣地,給徐向前司令員送去表示決心起義的信。徐向前親筆複了一封信,信中說:“貴軍長為早日解放太原30萬人民於水火,擬高舉義旗,實屬對山西人民一大貢獻。向前保證貴軍起義後仍編為一個軍,一切待遇與人民解放軍同。惟時機緊迫,為更慎密計,事不宜遲。”高樹勳也複了一信,強調“見麵後速令王回來,以便確定我們見麵地點”。黃閱信,當天再派王震宇、王裕家到人民解放軍指揮部,商議起義具體事宜。
    
      11月3日晨,黃樵鬆用電話把戴炳南召到宿舍,出示徐向前、高樹勳的信件。不料戴炳南看後神色大變,借口家屬在西安國民黨手中,勸黃將起義計劃推遲幾天。黃明白告訴他,已派王震宇等人前往聯絡,要戴將起義事迅速告訴各團長。當晚戴炳南回到師部,非但未向各團團長傳達,反而說服他的把兄弟旅長仵某(仵德厚)把各團長集中看管起來,自己趕往綏靖公署向閻錫山告密。晚10時,閻錫山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誘捕了黃樵鬆。次日上午,逮捕了從東山解放軍指揮部返回的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以及同來的解放軍參謀處長普夫、翟許友。6日,經北平,押往南京。
    
      黃樵鬆被捕的消息傳到西安,他在重池路204號的住宅被查抄。妻子王怡芳正在產褥期中,得知丈夫入獄的消息,心中悲痛萬分,拋下嬰兒趕往南京營救。
    
      蔣介石對黃樵鬆計劃起義十分惱怒。黃在太原被扣期間,蔣數次致電閻錫山,要閻將黃等押解南京。黃等到南京後,蔣即指令組織高等軍法會審,由餘漢謀任審判長,國防部第二廳。第三廳、軍法局、新聞局各派一人為審判官;並令“迅予嚴辦報核”。所以,黃夫人到達南京直至黃樵鬆被害的半個多月中,雖多方奔走,想盡辦法,也始終未能與丈夫晤麵。
    
      11月19日,國民黨國防部特別法庭開庭宣判。前一天,黃樵鬆已給妻子寫好《遺書》。《遺書》談到他們夫妻間十幾年的恩愛生活,談到年邁雙親和七個幼年兒女的生計,談到身後事要從簡料理。還說自己“平生酷愛藝術,今為藝術而死,夙願得償”,勸妻子“平住氣、穩住心,很慎重地籌劃後半生的事情。”(黃樵鬆烈士遺書,原件存太原雙塔烈士陵園)宣判開始,法官指問黃樵鬆為什麽要叛變?黃樵鬆義正詞嚴批駁說:“我不是叛變,我是不願打屠殺人民的內戰!”接著為同伴掩護說;“宣傳部長(指晉夫)是我請來的,王震宇是我命令他去的。要殺殺我一個人,他們無罪!”晉夫大聲叫喊:“黃軍長,你沒有罪!有罪的是他們,該殺的也正是他們!死,嚇不倒我們,會有人替我們報仇的。全國就要解放,南京也一定要解放,清算他們的日子就要來到了。”(《威武不屈的革命戰士——追憶為解放太原壯烈犧牲的晉夫同誌》,《山西革命烈士史料》第一輯)但法庭竟以“率部投降共軍”的罪名,判處黃樵鬆、王震宇死刑。以“煽惑軍人逃叛既遂罪”,判處晉夫死刑。黃樵鬆、晉夫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11月27日,黃樵鬆、晉夫、王震宇三人終被槍殺於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獄刑室。
    
      其後,王怡芳出重金買通獄卒運出三人遺體,置棺立碑並葬於莫愁湖畔。次年4月,南京、太原同日解放。戴炳南被搜捕,受到人民的正義裁決。
    
      黃樵鬆烈士的骨灰於1979年遷往舉義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省政協及省城各界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薄一波、程子華等領導人送了花圈和挽聯。王益民代表山西省委致悼詞,稱讚“黃樵鬆烈士是一位有正義感、有民族氣節的軍人,是一位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的愛國人士,他為解放太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雖死猶生。”。這是對黃樵鬆最公正的評價。世界論壇網 http://www.????/gbindex.html

我不平!黃樵鬆將軍出生入死和日寇拚了八年!
    為何沒有任何媒體炒他一下?
    這個47歲的中年人僅僅是不想讓自己的部下白白送死
    但他的部屬卻想的升官發財!
    請看
    =========
    仵德厚因此功被國民政府提拔為二十七師師長
    ========
    
    如果這個買主求榮的砸碎被媒體稱為抗日老英雄
    請問,為何不給黃樵鬆將軍也露露臉?
    
  
  
  仵德厚生平
    
     1948年7月至1949年4月解放軍圍攻太原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二十七師少將副師長率所部駐守太原,配合二十七師師長戴炳南瓦解了三十軍軍長黃樵鬆計劃向人民解放軍投誠的計劃。黃樵鬆因此遇害,同時遇害的還有與其談判投誠計劃的人民解放軍8縱參謀處長晉夫等兩名幹部。值得一提的是,晉夫是代替時任 8縱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前往談判的。仵德厚因此功被國民政府提拔為二十七師師長,而城破被俘後,則被判徒刑十年。
    
    1948年11月的黃樵鬆起義被瓦解使得太原解放的過程成為了解放戰爭中最殘酷的幾場攻堅仗之一。
    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間,駐守太原的國民革命軍傷亡六萬餘人,進攻太原的人民解放軍傷亡四萬五千餘人。圍城期間太原極度缺糧,出現人肉相食的情況,至今尚未有權威的平民死亡數據。
    1959年,仵德厚十年刑滿釋放,服刑期間仵德厚認罪表現積極。服刑後又被指定到山西省太原東台堡太原磚廠當工人,並沒有獲得完全的自由。
    1975年,毛澤東簽署發布“凡在國民黨縣團級以上軍警憲特一律釋放,與家人團聚“的命令,仵德厚得以返回家鄉。獲釋之後,一直居住於陝西省涇陽縣龍泉鎮雒仵村。
    1986年,仵德厚被吸收為縣政協委員。
    
    
    ======================
    
    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間,駐守太原的國民革命軍傷亡六萬餘人,進攻太原的人民解放軍傷亡四萬五千餘人。圍城期間太原極度缺糧,出現人肉相食的情況,至今尚未有權威的平民死亡數據。
    
    看看吧!這就是老流氓仵德厚“忠誠”的最直接惡果
    如果不是仵德厚,戴炳南兩個雜碎出賣老上司,造成太原國軍反水失敗!
    這十餘萬人是不是都能好好的活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